三部樂·賦姜石帚漁隱

三部樂·賦姜石帚漁隱,宋詞,作者:吳文英,《三部樂》,詞牌名。雙調,九十九字,上片十句四仄韻,下片十句五仄韻。

作品原文

三部樂·賦姜石帚漁隱

江鶂初飛,盪萬里素雲,際空如沐①。詠情吟思,不在秦箏金屋。夜潮上、明月蘆花,傍釣蓑夢遠②,句清敲玉。翠罌汲曉,欸乃一聲秋曲。

越裝片篷障雨③,瘦半竿渭水④,鷺汀幽宿⑤。那知暖袍挾錦,低簾籠燭。鼓春波、載花萬斛。帆鬣轉⑥、銀河可掬。風定浪息,蒼茫外⑦、天浸寒綠。

注釋譯文

作品校注

①際:一作“霽”。空:一作“雲”。沐:一作“沫”。

②此句一本無“傍”字。

③此句一作“片篷障雨乘風”。

④瘦:一無“瘦”字。

⑤鷺:一作“伴鷺”。

⑥轉:一作“搏”。

⑦蒼:一作“滄”。

作品譯文

作品鑑賞

《三部樂》詞牌名。雙調,九十九字,上片十句四仄韻,下片十句五仄韻。

“姜石帚”,據《白香詞譜箋》:“(姜)夔字堯章,鄱陽人,自號白石道人,又號石帚。”又《宋六十家詞選例言》中,也稱姜夔為姜石帚。又《宋詞三百首箋注》“姜夔”條注釋,引先著詞潔》說:“張三影(先)《醉落魄》詞有‘生香真色人難學’之句。予謂生、香、真、色四字,可以移評石帚之詞。”又宋翔鳳樂府餘論》說:“詞家之有姜石帚,猶詩家之有杜少陵。”又鄧廷楨《雙硯齋隨筆》言:“朱希真之‘引魂夜,消瘦一如無,但空里疏花數點。’姜石帚之‘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暗香》)。一狀梅之少,一狀梅之多,皆神情超越,不可思議。寫生之獨步也。”朱彝尊說:“填詞最雅,無過石帚(姜夔)。”(見《詞綜·發凡》)

另據夏承燾唐宋詞人年譜》中《吳夢窗系年》定吳文英生於1200年(宋寧宗慶元六年);而姜夔據現有史料推斷,生於1155年(宋高宗紹興二十五年),卒於1221年(宋寧宗嘉定十四年)。時吳文英已二十一歲,因此詞中的“姜石帚”極有可能指的是與夢窗亦師亦友的忘年交——姜夔。又據吳潛暗香疏影》詞序說:“猶記己卯(1219)、庚辰(1220)之間,初識堯章於維揚,至己丑(1229)嘉興再會,自此契闊。”己丑即1229年(宋理宗紹定二年),吳潛已在1217年(宋寧宗嘉定十年)與夢窗兄長翁逢龍同年進士及第。吳潛又是姜夔的朋友,據記載姜死時,得吳潛之力葬於錢塘門外西馬塍。因此吳潛的記錄可作為有力證據,證明姜夔卒年至少在1229年(己丑年)後。是年吳文英已30歲,更有可能與姜夔在杭嘉湖一帶相遇結交。

在《夢窗詞》中除這首《三部樂》外,另有《解連環·別姜石帚》、《齊天樂·贈姜石帚》、《惜紅衣·余從姜石帚游苕霅間三十五年矣重來傷今感昔聊以詠懷》、《三姝媚·姜石帚館水磨方氏會飲總宜堂即事寄毛荷塘》、《拜星月慢·姜石帚以盆蓮數十置中庭宴客其中》等共六首之多,由此可見吳姜兩人交非泛泛。另外,《夢窗詞》集中僅有四首《滿江紅》詞,就有二首是依照姜夔所創的平韻格照填平韻的。所以說詞中的“姜石帚”,應是姜夔無疑。“漁隱”,即是說姜隱居江南水鄉,垂釣自娛。姜夔一生嚮往於江湖隱逸生活。據明人張羽《白石道人傳》說:“(姜夔)嘗遇溪山清絕處,縱情深詣,人莫知其所入;或夜深星月滿垂,朗吟獨步,每寒濤朔吹凜凜迫人,夷猶自也。”因此“漁隱”本是姜夔的志趣所在,自能自得其樂。漁隱,又說為船之名。

“江鶂”三句,描述江南水鄉景色。“鶂”,即鷁鳥,水鳥的一種,像鷺鶿,能高飛。漁人每在船首畫鷁首,以祈船行飛快。此言江鶂聞到人聲在江邊撲簌簌地沖天飛去,劃開了空中萬裏白雲,瓦藍的天際像沐浴過一般給人以溫潤感。“詠情”兩句,贊姜的詩詞。“金屋”語出《漢武故事》:“阿嬌為武帝姑,館陶長公主女兒。武帝幼時,長公主抱置膝上,問:‘兒欲得婦否?’並指阿嬌說‘好否?’武帝笑答:‘若得阿嬌,當以金屋貯之,’”後世以“金屋藏嬌”泛指用舒適的條件安置所愛女子。此言姜在詩詞中並非專注於歌頌彈箏而歌的鄉野俗音和男女間的愛情糾葛。“夜潮上”三句,緊接前句意。說姜的詩詞字句清越,發聲抑揚頓挫,如擊玉之音;詩詞中的內容如一幅明月之夜隨著潮水的漲落在江灘蘆花盪邊垂釣的漁翁圖。“翠罌”兩句,言對姜的詩詞閱讀之感。讀了姜的詩詞猶如清晨飲下了一瓶用翡翠色的瓷瓶打來的清冽的泉水,所謂“醍醐灌頂”,激人清醒;又好像蕩漾在山水之間,聽到了漁夫粗獷的漁歌一般。“欸乃”句用柳宗元漁翁》“欸乃一聲山水綠”句之意。上片從描述姜石帚漁隱處景色入手,讚揚了姜以詩詞寄情山水,閒雲野鶴般的意趣。

下片頌姜的人品。“越裝”三句,贊姜之漁隱生活。姜身穿江南水鄉中蓑衣斗笠的漁人裝束,像他的祖先姜尚隱居渭河旁一樣,在江邊夜宿船中,垂釣“漁隱”。這是說姜能“窮則獨善其身”。“那知”兩句,言石帚不知幾時能春風得意,穿上那和暖的宮錦官袍,像用竹簾圍遮保護的燭光一樣,無憂無慮地安享皇家俸祿,這也是贊姜有“達則兼善天下”之能。“鼓春波”四句贊姜所乘的船上載著各種名花可供他隨時觀賞;(這可用夢窗《拜星月慢·姜石帚以盆蓮數十置中庭宴客其中》一詞證之)他絞緊了帆索,乘風破浪溯流而上,似可直抵天河遊玩。而在這風平浪靜的江湖上,也可以遠眺那沉浸在一派深綠色中的茫茫天際。結句應開頭,重現自然景象。全詞緊緊圍繞題旨,盛讚姜石帚自由自在的“漁隱”生活。

作者簡介

吳文英,宋代詞人。字君特,號夢窗,晚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後出嗣吳氏。一生未第,游幕終身。紹定(宋理宗年號,1228—1233)中入蘇州倉幕。曾任吳潛浙東安撫使幕僚,復為榮王府門客。出入賈似道、史宅之(史彌遠之子)之門。知音律,能自度曲。詞名極重,以綿麗為尚,思深語麗,多從李賀詩中來。有《夢窗甲乙丙丁稿》傳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