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葉青[植物]

三葉青[植物]
三葉青[植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三葉青,正名:三葉崖爬藤(學名: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又名金線吊葫蘆、蛇附子、石老鼠,屬鼠李目,葡萄科草質藤本。全草均可入藥,以地下塊根和果實的藥用效果最好。 三葉青每年3-6月均可開花,4月至秋季均可結果,花果期較長,開花後一個月左右開始結果,果實綠豆般大小,成熟後色澤鮮紅艷麗,味甘、性涼,具有滋補功效,屬極品。三葉青藥用價值的好壞不在於其大小,和其它名貴中藥材相仿,而在於生長年限和選擇合適的採挖時間,每年冬至到驚蟄期間選擇生長期三年以上的三葉青進行採摘,此採摘法質量好(休眠期)品質高,此時採摘的三葉青塊根,澱粉含量在70%以上,藥用效果最好。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三葉青 三葉青

草質藤本。小枝纖細,有縱棱紋,無毛或被疏柔毛。卷鬚不分枝,相隔2節間斷與葉對生。葉為3小葉,小葉披針形、長橢圓披針形或卵披針形,長3-10厘米,寬1.5-3厘米,頂端漸尖,稀急尖,基部楔形或圓形,側生小葉基部不對稱,近圓形,邊緣每側有4-6個鋸齒,鋸齒細或有時較粗,上面綠色,下面淺綠色,兩面均無毛;側脈5-6對,網脈兩面不明顯,無毛;葉柄長2-7.5厘米,中央小葉柄長0.5-1.8厘米,側生小葉柄較短,長0.3-0.5厘米,無毛或被疏柔毛。花序腋生,長1-5厘米,比葉柄短、近等長或較葉柄長,下部有節,節上有苞片,或假頂生而基部無節和苞片,二級分枝通常4,集生成傘形,花二歧狀著生在分枝末端;花序梗長1.2-2.5厘米,被短柔毛;花梗長1-2.5毫米,通常被灰色短柔毛;花蕾卵圓形,高1.5-2毫米,頂端圓形;萼碟形,萼齒細小,卵狀三角形;花瓣4,卵圓形,高1.3-1.8毫米,頂端有小角,外展,無毛;雄蕊4,花葯黃色;花盤明顯,4淺裂;子房陷在花盤中呈短圓錐狀,花柱短,柱頭4裂。果實近球形或倒卵球形,直徑約0.6厘米,有種子1顆;種子倒卵橢圓形,頂端微凹,基部圓鈍,表面光滑,種臍在種子背面中部向上呈橢圓形,腹面兩側窪穴呈溝狀,從下部近1/4處向上斜展直達種子頂端。花期4-6月,果期8-11月。

生長環境

生物學特性:喜涼爽氣候,適溫在25℃左右生長健壯,冬季氣溫降至10℃時生長停滯。耐旱,忌積水。對土壤要求不嚴,以含腐殖質豐富或石灰質的壤上種植為好。

三葉青的耐陰性強,抗病、少蟲害,十分耐寒。可塑性強。陰濕的室外環境可鋪地栽植,成活率、覆蓋率很高,生長速度快。

分布範圍

產湖南、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湖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生山坡灌叢、山谷、溪邊林下岩石縫中,海拔300-1300米,因產地不同,其形狀、藥性會略有差異

藥用價值

中藥材三葉青的用藥部位為葡萄科崖爬藤屬植物三葉青的塊根、果實或全草,全年可進行採收,曬乾或鮮用均可。其性平、味微苦,具有清熱解毒、祛風化痰、活血止痛等功效,主治毒蛇咬傷、扁桃體炎、淋巴結結核、跌打損傷、小兒高熱驚厥等疾病。

1.治療病毒性腦膜炎 取乾燥塊根,成人5錢,小兒3錢,水煎服,每日1劑。治療104例,服藥3劑後86.5%的病人症狀體徵即行消失,服4劑後全部治癒。但停藥後每易復發,故治癒後須連續再服幾帖以鞏固療效。治療期間和治療後未發現明顯不良反應。此外,該品也可套用於其他病毒性疾病,如乙型腦炎、病毒性肺炎、黃疸型肝炎等。

2.治療急性支氣管炎、肺炎、咽喉炎、腸炎、膽道感染及眼瞼蜂窩織炎等感染性疾病:取三葉青塊根加工製成注射液,每支2ml,每1ml含生藥2g。每次2-4ml肌肉注射;每天2-4次。共治84例,除膽道感染曾合併套用清熱利膽中草藥外;其餘均以三葉青為主,部分曾加用對症治療,結果治癒52例,好轉12例,無效20例。

3.預防及治療癌症:取3年以上成熟期,個體飽滿無皺皮,肉質呈銀白色塊根,低溫冷凍乾燥後進行,300目破壁處理,製成飲片,每包2g,每日三次,每次一包。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對120例患惡性腫瘤病人進行臨床觀察,完全緩解52例,緩解部分緩解總計94例,總有效率為78.33%。

一、與清熱解毒類中藥的區別

一般的清熱解毒藥如七葉一枝花、半枝蓮、白花蛇舌草,是以毒攻毒,都有毒性,而三葉青長期食用是安全無毒的;一般的清熱解毒類中藥食用後胃口差,而三葉青具有理氣、健脾、開胃的功效;一般的清熱解毒藥不具備提高免疫的功能,三葉青能增強人體免疫,不但能提高細胞免疫,還提高體液免疫,即促進干擾素、白細胞介素生成,誘發腫瘤壞死因子。

二、與金絲吊葫蘆大有不同

三葉青也叫金線吊葫蘆,長三瓣葉,生長於陰濕處,塊根顆粒小於鵪鶉蛋或相仿,切面為粉白色,橫切面見粘液細胞,性涼無毒。金絲吊葫蘆為豆科植物,開花結豆莢,別名也稱三葉青,又稱土兒,長5-7枚小葉,生長於田埂上,塊根顆粒大小與土豆相仿,切面為粉紅色,橫切面未見粘液細胞,性平,有小毒。

三、屬葡萄科藤本植物

三葉青屬葡萄科藤本植物,生於山谷疏林中或石壁陰濕處,性涼、味甘、無毒,主要以塊根入藥。《貴州草藥》載三葉青有散熱、理氣、補脾的作用,主治高熱、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咽喉炎、肝炎、胃炎、子宮頸炎、淋巴結核、敗血症及病毒性腦膜炎。現代醫學研究證實,三葉青提取物能有效抑制腫瘤細胞增殖,促進腫瘤細胞凋亡。

栽培技術

用打插繁殖。於春、夏季進行扦插,以春季較好。選擇健壯的枝條,剪成長12-15cm的插穗,斜插入苗床,入土深度為技條的2/3,插後壓緊;澆水保濕。插後約30-40d,長根出葉時即可定植。按行株距100cm×100cm開穴,每穴栽2-3株,壓緊,澆足定根水。此外,也可以用種子繁殖。

田間管理中,當藤蔓長到35-40cm時,搭架引蔓攀援。每年中耕除草3-4次,春、夏季潑施人糞尿或化肥為主。秋、冬季開環狀溝施堆肥或廄肥,並進行培土。冬季適當剪去過密弱枝和枯枝。

病蟲害防治方面,葉斑病,為害葉片,可用65%代森鋅55-600倍液或1:1:150的波爾多液防治

中藥鑑別

形狀鑑別

塊根呈紡錘形、卵圓形、葫蘆形或橢圓形,一般長1.5-6cm,直徑0.7-2.5cm。表面棕褐色,多數較光滑,或有皺紋和少數皮孔狀的小瘤狀隆起;有時還有凹陷,其內殘留棕褐色細根。質硬而脆,斷面平坦而粗糙,類白色,粉性,可見棕色形成層環。氣無,味甘。

顯微鑑別

塊根橫切面:木栓層薄,細胞常4-5層。皮層散有直徑96-123μm的粘液細胞,細胞內有長57-65μm的針晶束,部分皮層細胞含棕色物。韌皮部細胞較小,排列緊密。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導管稀少;常數個相聚,徑向排列,周圍常有木纖維,射線寬闊,也散有含外晶束的粘液細胞。該品基本薄壁細胞多充滿澱粉粒。

常用選方

1、治小兒高熱驚厥:石老鼠根一錢,鉤藤二錢,七葉一枝花根二錢,水煎服。(《江西草藥》)

2、治小兒風熱,驚風和疝氣痛:三葉青塊根三至五錢,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3、治肺炎:石老鼠根、瓜子金、枸骨根各三錢,水煎服,每日一劑。(《江西草藥》)

4、治肝炎:石老鼠根五錢,虎刺根、茜草根各一兩,水煎服,每日一劑。(《江西草藥》)

5、治銀環蛇咬傷:石猴子全草或塊根,加冷水搗爛成漿,內服五錢,外塗擦傷處,此為主藥。再用葉上針煎水,冷卻後外洗,並內服適量,服藥後只能飲冷水,不能飲熱水。(湖南《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6、治蛇咬:一、銀環蛇咬傷:有角烏蘞莓塊根二至三個搗爛,剪去頭髮,敷頭頂囟門處(百會穴)。二、五步蛇咬傷:有角烏蘞莓塊根五錢至一兩,切碎,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7、治癰癤疔毒,蜂窩織炎,咽炎,扁桃體炎,淋巴結結核等症:鮮雷膽子和水或酒磨成粘糊,塗擦患處,或以紗布蘸藥液濕敷,日三至四次。凡屬口腔、陰囊等薄嫩皮膚處以水磨較好。(湖南《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8、治哮喘:石老鼠根、貝母、桔梗各一錢,水煎服,每日一劑。

9、治跌打損傷:石老鼠根一兩,研末,黃酒送服。

10、治外傷出血:石老鼠根適量,曬乾研末,撒敷包紮。(⑧方以下出《江西草藥》)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