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炮錘

三皇炮錘是我國古老的傳統拳術,具有很高的健身和技擊價值。據傳自人皇戰蚩尤之時就有了此拳。該拳種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均以口傳身授的形式出現,從無系統的文字記載,傳到了明朝末年的喬之秀,才有文字記載。

簡介

三皇炮錘是中國古代的拳種之一。有天皇地皇人皇,三種不同境界的拳法,故而得名“三皇炮錘”。本片介紹天皇拳,它是本門拳派中最具代表性的拳法。

風格特點

三皇炮錘三皇炮錘

三皇炮錘傳入北京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這門拳術的操練強調以氣為主,以理為先,上步有情理,腳下有圈勁。動作特點是快猛巧捷,飄忽輕靈,氣勁合一,剛柔相濟,技擊性很強,具有樸實無華、氣勢勇猛的風格。動作中常以利斧破硬柴的勁力表現出勇往直前,所向無敵的氣勢,給人一種清新爽快、朴雅大方之感。

其特點是:內剛外柔,快猛,猝變,樸實無華。故有“氣如火藥拳如彈,發在行氣一瞬間”之說。

歷史淵源

三皇炮錘三皇炮錘

三皇炮錘門歷史源遠流長。據古譜記載:“自盤古之皇治世,實為創業之祖。是以有濟世之才者,必有文武之道。習文必有武備,練武必有文備。文武兼備,可謂全矣。”自盤古之皇治世,人皇氏戰勝蟲蛇禽獸,又戰勝蚩尤部落,肇造了中華民族賴以生活的廣闊疆域。本門奉人文初祖軒轅黃帝(即人皇氏)為祖,故又稱“人祖門”、“人宗門”、“三皇門”。

隨著歷史的變遷,三皇炮錘拳不斷地發展完善。繁衍傳遞至明末清初年間,河北翼縣武術名家喬之秀傳授此藝,始有文字記載和文物可考。喬之秀傳其子喬齡,作為第二代,喬齡傳宋彥超、於連登、張文彩、王雙奎四人。朱彥超集平生所學,潛心鑽研,創“夫子三拱手”之絕技。

道光二十五廿(1845)宋彥超來京,在北京前門外糧食店街創辦北京第一家鏢局——“京都會友鏢局”,以武會友,從事保鏢生涯,同時傳授武藝,從此開創了北京三皇炮錘的歷史新紀元。 此後,“神拳寮邁倫”的名字享譽武林。宋漫遊京城,結識八卦掌祖師董海川,逐交成摯友。宋在京官聲中耳聞目睹了朝政腐敗,自感報國無望,便棄官從賈,在北京前門外糧食店街創辦《京都會友鏢局》,以武會友,從事保鏢生涯,同時傳授武藝。從此開拓了北京三皇炮捶門歷史的新紀元。清同治五年(1866年),於連登之子於鑒(字鏡堂)先得其父親授,後來京拜宋彥超為師,得宋之奧妙後技更精絕,功達上乘。自此於鑒在北京大開山門,傳授三皇炮捶拳。在一大段歷史時期內“京都會友鏢局”同“三皇炮捶門”名聲大震,鏢局生意興隆。三皇炮捶拳也廣為傳播,得到了很大發展。以“京都會友弒局”為中心,傳第四代人主要有宋雲達(字彩臣)、張殿華、孫德運、宋幫真、宋大成、宋雲渠、趙致中(字秋水,白雲觀道長)、大阿夫(清光緒皇帝妹丈)、惠銘(京刑部掌印)、惠崇(清京都九門提督)、張玉福、劉兆祥和河北省新河縣碼頭鎮 

分類

三皇炮錘三皇炮錘

現存八種:

1、《炮捶譜》,或叫《炮捶老譜》。此譜前後兩部分,前部是:大槍歌及其問答,炮捶歌訣,春點,系“宣統二年十月初一郭立,又照抄本習騰”。後部是:自盤古三皇治世,炮捶根,五要,炮捶歌訣,十二炮法,四夷賓服論,大槍歌訣,手歌以及春點和藥方,系民國三十七年張華甫翻印。

2、《宋門三皇炮捶全書》,也叫《高莊拳譜》。包括20條內容,簡介了會友鏢局幾十年歷史和部分人物介紹。系1972年王連吉得自河北冀縣高家莊高麟閣老先生的材料整理而成。

3、《技擊實踐方法,炮捶交手圖解》,《夫子三拱手之動,三拱手雜記拾零》。此亦系高麟閣老先生手稿。除此尚有一本內容不詳,在崔廷忠老人手中。

4、《趙莊拳譜》。此譜內容不全,系1983年10月在北京炮捶研究會五人小組訪問趙莊時帶回來的,包括炮捶簡介,部分世系表,邁翁習技談,宋邁倫傳記,碑文、匾文。

5、《宋門三皇炮捶大全》。由冀縣趙根深主編,趙慎言副編,王國章集印。1983年12月成書,內容包括:前言,拳譜序,拳史,宋邁倫傳記,宋邁倫家譜,部分傳世譜,碑文、匾文,邁翁習技談,宋彩臣小傳,對於鑒的調查,宋邁倫習技之法,炮捶的勁,夫子三拱手,以及拳術和器械的歌訣。

6、《舊譜》。內容極短,有說手,何為三皇。系自友人處觀得,跋云:“甲辰仲夏自美福起先生處借得三皇炮捶舊譜一卷,原為冀縣李誠齋本”。

7、《三皇炮捶》。內容與《老譜》中“三皇治世”一樣。系解放前報刊摘錄之武術雜誌,賀春全寫。

8、《三皇炮捶拳譜》,四卷。1983年楊寶田收徒時友人所贈,內容不詳。

基本理論

三皇炮捶的基本理論主要在“炮捶根”內,什麼叫根?根基、基礎也。它是炮捶拳藝的要領和根本,是基本理論總的名稱。其內容豐富、充實、廣泛,包括了:炮捶拳歌訣,大槍歌,手歌,身法口訣,十二炮法,炮捶五要等,總量名稱就叫“炮捶根”。

內容豐富

三皇炮錘三皇炮錘

“炮捶根”內容豐富,實用性強,它來源於會友鏢局多位著名鏢師的口述和實踐經驗,並由他們的弟子整理而成的理論寶庫,也是三皇炮捶後代傳人遺留下來的武功紀要,此非少數人所作,是歷代的心血結晶。因此它有極為重要的保留價值,也是喜愛炮捶拳藝的廣大青少年們必須學習的理論基礎。

《炮捶根》的全部內容都是用口訣和歌訣形式寫成的,順口、好記、易懂,但真正理解卻要從長期實踐中來。其中用各種動物的動作和神態,生動形象地刻畫出三皇炮捶拳的風格特點。下面將“炮捶根”的部分內容分述於後:

三元

練炮捶要講胸元、背元虎口元,此為三元。胸元就是要求含胸拔背沉肩墜肘,不能腆胸疊肚。胸空則靈,腰變則活,兩肩抱攏,虎背自元。松肩墜肘,有利攻守。這是胸元和背元,與它配合還要講胯動腰隨,腰動胯合方可致用。虎口元就是扣爪,屈指扣爪,虎口自元。屈指練的是入木三分的扣刻之力和抓拿之功。扣爪圈虎口練的是外撐勁,是拳譜所講的“雕爪蛇腰出水龍”的雕爪。是大鷹,爪是炮捶拳的手型,練的是鷹爪力。

三平

三平是對拳和腕部在技擊實踐中使用方法上的具體要求,即:大指扣、四指攏、拳頂平、虎腕挺。虎腕是形容肘活則手靈,變化多端。具體要求緊握拳關節挺擊實面不傷。

三沉

三沉是沉肩、沉氣、沉肘。沉肩則背松腰靈,沉氣則腰實脈通,沉肘則守門護胸。炮捶要講:打時放長擊遠,收時快似閃電,進與退要抽撤連環。三沉之要是松、順、通,即身上要松,功法要順,氣血要通。

四正四隅

即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面八方犄角旮旯,前後左右的意思。技擊實用講真假虛實,變化莫測,步法靈活,進退自如。炮捶的四正四隅,是講運用在技擊攻守中的手法、腿法與身法三個方面的關係。身手腿三個方面,既分上中下,又各有不同用法,要密切配合互不可分。在運用中有時以手為主,有時以腿取勝,都是以身法配合,才能進退自如,妙在其中。

手法

關於身法,身法與腰密不可分,互為所用。身法為整體,腰為中樞,講身必講腰,有腰必有胯,腰轉胯合,胯動腰隨乃運氣活身之道。身法講整體的形態美感和氣勢神韻。腰胯講靈活,腰法與練功和運用的關係極為重要,腰是一身之軸,一技之本,一法之根。不論演練或套用,都應該動則有法,擊則有方,發則有力,至則有點。在實際套用上有腰才能有實力,有腰才能擊中要害打在點上,沒有腰法就什麼也談不上。腰法運用要胯配合,擰腰必須轉胯,腰轉胯合,胯動腰隨方可為力。實際套用上要講:腰要活,肘要合,腰是,臂是桿,肘是環節手是點。著力部位要明確,沖在拳頂,戳在指梢,切在掌沿,踏在掌根。一團一展,一合一開,一收一放全離不開腰和胯。更好地運用腰法應該是:收之有法,放之有力,動作靈活,走似龍蛇,神態生動,用法巧妙,協調統一,變化莫測,以上諸項皆以腰為本也。拳譜云:磨轉千遭臍不動,就是強調腰功的重要性和腰功與身法的關係。

手法

手法是技擊對抗運動中第一的、行之有效的實用方法。在訓練中還要講手型。凡是攻進退守,劈打遮攔都是以手為主,講的是手法運用,炮捶拳在手法運用上,主要表現在、掌、、指五種手型的運用上。講手法是個概念,五種手型的運用,都包括在手法之中。但分開來講,又各有不同的具體內容。三皇炮捶的“夫子三拱手”,就是神拳宋邁倫所創造的實用技擊手法,後來為會友鏢局一些著名鏢師所擅用。其中主要內容就是搓、刁、掠、帶的技術,再加上“本力勇”這個根本的力量,結合起來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拳法運用要講:頂沖掛撩,掌法講:劈撐踏撞,鉤手講:搜,搜就是抄。鉤手在器械演練中是配手,俗話說:“配手合,套路活”。可見配手在套路演練中的重要性。爪是炮捶拳特有的手型和手法,爪的形象取之於雕,拳譜云:“雕爪蛇腰出水龍”就是爪的形象與技法。爪用之於抓拿刁捋,拍打擊身,用時十指緊扣(摳)要有入木三分之感。要求是有方法還要有功力,功力應是第一的,沒有功力任何方法無以為用。指法,在炮捶拳用於兩個方面,一是練劍的劍訣,二是分叉指又叫二指掌,實用於技擊。在二趟炮捶里的“托腮掐喉”和“二龍戲珠”用的就是環形掌和分叉指。

腿法

關於腿法:炮捶拳的腿法和步法緊緊相連,配合運用,但與長拳有所區別。它沒有長拳的騰空鏇轉,彈跳擊拍之類的動作,主要以底樁為主,它配合腿法中的前蹬後點,踢彈掃掛,蓋撩,並結合步法中的擦步、擠步、套步、插步靈活運用。再加上身法中的挨膀擠靠,胯打腰撞等,形成一套較完整的實用方法。炮捶拳的技法重點要表現在蹲樁下式,四六為根(腳下是四六步,前四後六,前虛後實,交替運用)和直出直入,擠進擰出(擠步進去就是進步插襠,擰出就是以腰代身,擰轉出來便於換式變招)。

肩肘腕手

關於肩肘腕手:肩隨肘,肘隨手,手動腕隨,肘動肩移,前手走後掩肘,手要硬,腕要活,肘要掩,肩要合。肩肘腕,胯膝足各部關節在實際套用中是一回事,又不是一回事。在對抗性的運動中,身體各個部位協調一致,互相順應時,整個身體各部關節是一回事,這樣發力時才能打成一個整勁,防守時才能快速靈活。但是在將要被他人所制時,就不能直胳臂硬腿的,而是應該松肩、松肘、松腰,以散全身之力,要松得一點勁全沒有了,叫對方摸不著拿不準,象泥鰍一樣才行。這是為了更好地隨機應變,找對方的薄弱環節,抓住一點而發其力。松的時候就要松到肩是肩的,肘是肘的,腕是腕的,手是手的,肩、肘、腕、手全都成了一節一節的零碎,所以身體各部又不是一回事了。與它們配合的則是胸含肘抱,胯動腰隨。

五形

猿、熊、虎、甲、龍為炮捶拳的五形。就是用五種動物的形象,體現在武術運動之中,用武術的動作和神態,來展現它生動具體的形象。它不僅具有每種動物的特點和本能,體現在武術運動的技擊內容之中,而且還要給人一種生動活潑,美的藝術感受,這些就是“五形”所要表現的內容。

(1)、猿,就是猿猴。猿的體積小、動作靈巧,外形類似猩猩但又和猩猩不同,猿沒有猩猩的力氣大。練炮捶拳學猿,學它的靈活敏捷,猿能上樹如走平地的本領,在技擊運用上則應突出它的快速準確,萬無一失的運動規律。這個規律不好掌握,運動員一定要堅持長期刻苦實踐,才能做到隨機應變,快而不亂,這是技術上的上乘之功。

(2)熊,熊是笨拙的動物,它和牛、豬雖然長相不一樣,性格卻有點相同,都是慢性子,動作遲緩,慢慢騰騰。炮捶拳學熊,主要取它的沉著穩重,壯實如山的特點。換句話說,炮捶底樁的沉穩紮實,就是取意於熊的笨重壯實的特點。當然,在實用中光強調笨重就不行了,應揚長避短,盡其能而為所用。

(3)虎,虎的形象威武,搏鬥技能有三:一撲、一掀、一剪,非常厲害,也是虎的本能。常言:龍生雲,虎生風,證明了獸中之王的氣勢。炮捶拳學虎要學它的猛獸下山磅礴之勢,萬鈞之力和它的三項本能。這是從形態與技法上講,武術動作上要講虎背熊腰。炮捶拳中的三元:胸元、背元、虎口元的“元”,就是要求虎背要圓。這是從炮捶拳式架的背和腰的形態上講,動作起來則要求“雕爪蛇腰”。拳譜上說含胸拔背,雙肩抱攏,沉肩掩肘,封閉自如,拳法上還要求“三沉”。

(4)甲,即龜。要學它的伸縮性,在技擊實用上要充分體現出它的伸縮自如的動物本能。武術進擊為伸,退守為縮,變化神速,取之為用。

(5)龍,取其氣勢。要體現出青龍出水、騰雲駕霧,見首不見尾和龍騰虎躍的氣勢來。在炮捶里要表現出一定的威力,學龍要有龍形、龍意、龍的形態和氣勢。當然誰也沒有看見過真龍,龍、鳳凰、麒麟都是人們想像中的動物,實際並不存在。據說龍分九種,各有各的氣質。也有人說,龍有十三,九種有別。美術家們稱龍的形態是:頭似牛,身似蛇,角似鹿,爪似雞,尾似龜。特藝行業的藝術家們說:龍是豬嘴狼牙。過去還有什麼:九龍杯、九龍壁和葉公好龍的故事等等。這都說明人們對於龍的形態是喜愛的。因此我們在拳藝的演練中,要創造出意似蛇龍的形象來。拳譜云:雕瓜蛇腰出水龍,就是要練出青龍出水的氣勢來體現炮捶拳的拳勢。

五要

炮捶“五要”內容豐富,項目繁多,它是“炮捶根”的內容之一,也是炮捶拳理論的精華所在,此文只論述其中一項,即“身法歌訣”之一,因篇幅有限,待後再作論述。
原文: “浮氣要聚,本力要勇,虎腕要挺,腰眼要靈,心血要活。天門扛,腰脈提,倉門歉氣分陰陽。肚講陰陽沉,陰聚陽散,八卦為根。總得一身之法。何為一身之法?勁從足下起,還得丹田足。緊五把,表六節,七節沉,八節挺,九節靈,十節攻,十一節蹬,十二把,十三心肝脾肺腎,十四脹肚入槽,方得周身之理”。

釋義: “浮氣要聚”:氣即術之本也。氣沉而靜,意燥則浮,氣聚則力實,氣散則體靈。靜則聽,暴則不明,氣要聚合方可為力。拳譜云:“炮捶以氣為主,以理當先。”究其實意,氣聚則剛發。什麼是氣呢?呼吸為氣,身體內部之動力為氣,推動血液循環,能使肌肉伸縮為氣,故氣乃人之生命要素之一。多舒暢,少急促,免暴躁為養氣之道。什麼是理呢?即:方法、要領、道理,內含之意也。理通則意達,講的是心靜、氣沉,意識集中之意也。

“本力要勇”:本力就是生來就有的力氣。比如一個人的勁大勁小,是身體素質重要因素之一。一個人的勁兒,一般說來有兩種內容,一種是先天的力,一種是後天的功。先天的力是生來就有的自然力,是沒有經過鍛鍊改造的拙力,是不帶有技術性的一種勁兒。後天的功是武術的勁,是經過長期鍛鍊而得到的,帶有技術性的一種勁,也叫功力。這種勁兒不僅有技術性,還包括技巧性,這個勁要講究充實完整,協調統一,也可以說本力加功力就是炮捶的勁。“勇”就是有膽有力。有膽無力,有也沒用;有力無膽,有也空空;膽量和力量結合才能發揮作用。身體素質好是鍛鍊的結果,是長期實踐而得到的,有了好的身體素質,要通過一定的方法表現在力量上,常言說:練什麼就有什麼,不練哪項就沒有哪項好的身體素質,也談不上有什麼本力。“勇”講的是實力和膽量,實力和膽量是鍛鍊出來的。俗話說:一力降十會,以巧破千斤,任何巧若是沒有實際力量作基礎,是沒 有意義的。沒有實力出不來巧,單純的巧作用不大,儘管人與人的生理和體質條件有一定差別,但是實踐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是最主要的。本力勇的主要內容就是強調實踐出真知。

“虎腕要挺”,什麼是“虎腕”,它和拳譜里講的“雕爪”與“蛇腰”一樣,是生動的形容,虎腕就是腕子。打拳動手不折腕子,就要有挺勁,虎腕挺而發之有力,擊實而不傷。就是說打出去很有力量的拳或掌,擊中對方時有挺勁才不至於戳了腕子。挺腕子的關鍵在於肘,肘活則手靈,變化多端。雕爪是手型,蛇腰是身法。

“腰眼要靈”,拳譜雲“磨轉千遭臍不動”,講的就是腰的用法。敵在外而我在內,敵走一步而我動一點,敵走大圈,我走小圈。腰是中樞,系全身之脈不可不靈,用時要象珍珠走玉盤一樣隨心所欲,要靈活到象一顆滾動的鋼珠。

“心血要活”,氣血要合,氣動無形血有形,心與氣、氣與血密切關聯。氣要順方可流暢無阻,血要活方可貫注全身。氣血舒暢順達,動作才能順利進行,血液流通才能氣貫四梢,血走四肢八節運動時才能協調,才有板眼、有節奏,體現在精氣神上。

“天門扛”,天門即頭頂,也叫幸腦門兒。扛就是挺脖子,好象頭上放著東西往上頂一樣,炮捶叫懸頂收頦。拳譜云:“天門扛頭如頂物,心氣散意不旁馳”,講的就是懸頂收頦、舒胸散氣、意識集中。天門扛可以振作提神,脖子一挺上身就整,帶動兩肩兩膀完整、充實、有力。練功夫不能丟頂,丟了頂就丟了練武術的精氣神,就沒有了氣勢神韻了。

腰脈提”,練炮捶的腰一講活、二講合、三講沉穩、四為主。活是動作要靈活,拳譜云:“雕爪蛇腰出水龍”是腰部的靈活性和它的氣勢。合是腰胯相合,互為所用。沉穩是炮捶拳的根本,要體現在斜馬襠小弓步和進退的步法上。提是要提肚填小腹此為本也。

“倉門歉氣分陰陽”,倉門指丹田,歉氣即少,不滿足的意思。分陰陽講兩手兩足,一上一下,一前一後,即動作上的一虛一實,虛實相生相化相互配合之意。它內在的含意是要求做到收腹含胸、沉肩、沉氣、沉肘。拳譜云:“陰聚陽散,拳打團發”,陰陽就是聚散,團發就是收放。

“肚講陰陽沉”,陰聚陽散,重要在沉,就是要求虛胸壯腹,氣納丹田。炮捶拳打的是沉穩剛健,充實有力。因此氣沉式穩、樸實無華是三皇炮捶拳的根本。陰聚陽散就是拳打團發,一收一放,一團一展,陰是收縮,陽是發出,關鍵在於沉著穩重,鬆散自如,擊之而有力,充實而剛健,穩健而不可搖。陰陽肚可聚可散,可吸可壯。聚散,吸壯皆收放也。

八卦為根”,所謂八卦即四正四隅八個方位,自己占中心,亦可為九宮,左顧右盼,生死交換,進“出”瞬息萬變。根即足下,根基也。炮捶的步型前四後六,前虛後實,又叫方磚步,此步型便於進退,易於攻守,虛實互換,跟進(後腳跟進),帶出(前腳帶出),進退連環,本身守中,根在足下。

“勁從足下起,還得丹田足”,這兩條一講力二講氣,講的是炮捶拳的根本。力起於足下為根,氣鼓盪於腹內為主。如炮捶拳的小弓步就是以後足為根,不能拔根擰鑽。步法中的擦步、擠步、帶步就是以腰帶身,以前帶後或是以後帶前,重心要落在腿上,完成動作後,腳就是根。前如空後如丁,前虛後實,這是前進的步;後腳帶前腳隨,後實前虛,這是後撤的步,動是一腳為主,紮實兩足為根。丹田足就是氣歸丹田,講丹田之氣,練是一個方面,關鍵在於守元,又叫“看氣”。沒有充實的元氣,什麼也談不上。一個人體質條件再好,精力不充足,體力也充實不了。精實而體壯,氣實而無懼,力實而勇為武術之要。

“緊五把,表六節”,也有叫扌票六節的。五把指的是上下十指(趾),手指與腳趾。拳譜云:“雕爪蛇腰出水龍,金鉤入地得太平”,這就是炮捶拳的手和腳。緊是要有內含之力,緊五把就是十指緊扣,或是足趾抓地。表六節或扌票六節是內與外的兩種不同含意,表,是表示,表明,表現出來,是發作出來,是把內含的東西用動作形態表現出來。比如吃中藥用蘆根水做引子,為的是表汗。所以說表六節是含於內而形於外的意思。所謂六節,一可以理解為:肩肘腕胯膝足,通身上下六部關節的總稱。二也有泛指的意思。因為它並不僅限於六個關節部位。要想完成一個完整的動作,從發動到發功力,從內到外,若是沒有全身各主要部位的密切配合,要想取得得心應手的效果是不可能的。具體到實際運用,就應是從裡到外,也就是含於內而形於外,既起到了內部發動的作用,又表現在動作的形態上,這就叫表六節。關於扌票六節,是扌票在一起的意思。是講收或團,不是展開放,是表於外而合於內的東西。意思是全身各個部位擰成一股繩,扌票成一股勁兒,這樣拳發出去才能充實有力,打出真正的剛勁和整勁,這裡講的是內含的東西。唯有對炮捶拳有了較深刻的理解和體會,才能發現這些表於外而含於內的基本內容。打個比方說:炮捶拳的沉肩、沉氣、沉肘,沉肩沉肘容易發現,而沉氣就不易看出。再如“雕爪蛇腰”外形的動作能夠看得清楚,而同樣是有形的表現“金鉤入地”,它表現的足趾抓地,形是在和襪子裡面,怎能看得見呢?因此扌票六節雖有外部形態的表現,但內含之意才是它的核心。
“七節沉、八節挺、九節靈、十節攻、十一蹬、十二把、十三心肝脾肺腎、十四脹肚入槽,方得周身之理”。從七到十四的數,是順序排列的數目字,並不代表具體內容,也不說明幾就是幾個關節或第幾關節。如七節沉既不是說七個關節的沉,也不是說第七關節是沉。它講的是炮捶拳的“三沉”,沉肩、沉氣、沉肘,重點放在沉字上。八節挺是“虎腕要挺”,九節靈是腰部活動。“十節攻”是弓箭步的前弓腿,炮捶講弓腿膝不過足,十字捶肩不過膝。“十一蹬”就是足根,仍然講弓步,這裡指後腿,足根要蹬上勁,不準拔根擰鑽;後腳跟就是根,要蹬在根上,這就是“勁從足下起”。十二把是手和腳,“雕爪”與“金鉤”。雕爪要鋒利,金鉤應入地,手腳抓撓,是功力也是技法。十三心肝脾肺腎,是講通過運動對於身體內部的五臟六腑和各生理機能的影響,起到了加速新陳代謝的作用和促進血液循環的效果。十四脹肚入槽,是講運動以後達到了胸舒氣散,骨軟筋活,精神振奮,氣納丹田,舒暢愉快的目的。最後一句是“方得周身之理”,是綜合歸納的意思。總起來講,對炮捶五要的全部要求,若是能夠理解深,做的準確,能表達到一定程度,就能在訓練、表演和實際套用中,發揮它應有的作用。關鍵在於虛心學習,刻苦訓練,深刻理解,認真總結,反覆實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