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瘤齒獸屬

lon lon lon

發現與種

三瘤齒獸的化石發現於南非自由邦賴索托模式種是T. longaevus,是由理查·歐文在1884年所敘述、命名,屬名意為“有三齒尖的牙齒”。化石發現於南非、賴索托的艾略特組(Elliot Formation)中上層,地質年代為侏羅紀早期的赫塘階/錫內穆階。第二個種是T. maximus,是在1962年被敘述、命名,化石發現於南非的克萊倫斯組(Clarens Formation),地質年代為侏羅紀早期的錫內穆階/普林斯巴赫階。由於這些地層有許多三瘤齒獸的化石,因此又名三瘤齒獸極盛帶(Tritylodon Acme Zone)。
三瘤齒獸的化石發現於南非,在南極洲漢森組(Hanson Formation)還有發現可能的化石。三瘤齒獸剛出現時,非洲的氣候乾旱、炎熱,之後氣候逐漸潮濕、熱帶的。
在1970年代初期,詹姆斯·霍普森、詹姆斯·基欽…等科學家提出T. maximus其實是T. longaevus的大型標本,或是T. longaevus的近親。如果T. longaevus與T. maximus是近親,由於兩者生存於不同時代的同一地區,T. maximus可能繼承T. longaevus的原本生態位。這兩個物種的差異在於,T. maximus的體型較大、左右上頜各有9顆犬齒後齒(Postcanines),而T. longaevus的體型較小、左右上頜只有7顆犬齒後齒,其餘特徵則相同。

特徵

三瘤齒獸是種小型動物,頭顱骨長約25厘米,脛骨長5.3到8.2厘米,但已是最大型的三瘤齒獸科之一。上頜每側有3顆門齒,其中第2顆較大。三瘤齒獸沒有犬齒,門齒與犬齒後齒之間有個缺口。T. maximus的左右上頜各有9顆犬齒後齒,而T. longaevus的左右上頜各有7顆犬齒後齒。犬齒後齒呈方型,具有3個齒尖,成為三瘤齒獸的名稱來源。根據牙齒形狀,三瘤齒獸是草食性動物。
根據三瘤齒獸的前肢、肩膀結構,它們的前肢適合做出挖掘動作,可能是種穴居動物。三瘤齒獸的四肢直立於身體下方,類似現代哺乳動物,而早期獸孔目的四肢是略朝向身體兩側。

分類

三瘤齒獸屬於犬齒獸亞目的三瘤齒獸科。在1920年代以前,三瘤齒獸被歸類於早期哺乳動物。在1935年,三瘤齒獸被歸類於多瘤齒獸目。由於三瘤齒獸科同時具有似哺乳爬行動物、哺乳動物的特徵,目前被視為是似哺乳爬行動物演化至哺乳動物的旁支之一。有些科學家認為哺乳類從三瘤齒獸進化而來,而其他科學家認為是從另一群特化犬齒獸類,三棱齒獸科進化而來。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Chordata


羊膜動物Amniota

綱:

合弓綱Synapsida

目:

獸孔目Therapsida

亞目:

犬齒獸亞目Cynodontia

下目:

真犬齒獸下目Eucynodontia

科:

三瘤齒獸科Tritylodontidae

屬:

三瘤齒獸屬Tritylodon
Owen, 188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