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苯酚

三氯苯酚,化學品,分子式是C6H3Cl3O;HOC6H2Cl3,有害,主要用作染料中間體、殺菌劑、防腐劑,也用作聚酯纖維的溶劑。

英文名稱 trichlorophenol
國標編號 61705
CAS號 88-06-2
分子式 C6H3Cl3O;HOC6H2Cl3
分子量 197.44
無色針狀結晶或黃色固體,有強烈的苯酚氣味;蒸汽壓0.133kPa/76.5℃;閃點99℃;熔點68℃;沸點246℃;溶解性:溶於水,易溶於醇、醚、氯仿甘油石油醚二硫化碳;密度:相對密度(水=1)1.4901(75/4℃);穩定性:穩定;危險標記 15(有害品,遠離食品);主要用途:用作染料中間體、殺菌劑、防腐劑,也用作聚酯纖維的溶劑
2.對環境的影響: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攝入或經皮膚吸收後對身體有害。對眼睛、皮膚、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二、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急性毒性:LD50820mg/kg(大鼠經口);270mg/kg(大鼠腹腔);人經口500mg/kg,最小致死劑量
致癌性:小鼠經口最小中毒劑量29000mg/kg(78周,間斷)致癌陽性。
污染來源:2,4,6-三氯苯酚可用作殺菌劑、防腐劑、脫葉劑。用於有機合成,在造紙廠、印染行業使用較多。在這些行業中使用的2,4,6-三氯酚在意外事故或貯運過程中均有可能對環境造成污染。
危險特性:遇明火、高熱可燃。有腐蝕性。受高熱分解,放出有毒的煙氣。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氫
3.現場應急監測方法:
快速檢測管法;攜帶型氣相色譜法《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監測與處理處置技術》萬本太主編
直接進水樣氣相色譜法
4.實驗室監測方法:
監測方法 來源 類別
氣相色譜法;
色譜/質譜法《固體廢棄物試驗分析評價手冊》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等譯 固體廢棄物
色譜/質譜法 《水和廢水標準檢驗法》19版譯文,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 水和廢水
水中的測定:樣品用氯甲烷萃取後,再用火焰離子化或電子捕獲檢測器的氣相色譜測定(EPA604法)或者採用色質聯用儀測定(EPA625法)
5.環境標準:
前蘇聯(1978) 環境空氣中基本安全濃度 3μg/m3
中國(GHZB1-1999)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Ⅰ、Ⅱ、Ⅲ類水域) 0.0012mg/L
中國(GB8978-1996)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一級:0.6mg/L
二級:0.8mg/L
三級:1.0mg/L
空氣中嗅覺閾濃度 0.001~0.0016mg/m3
6.應急處理處置方法:
一、泄漏應急處理
隔離泄漏污染區,周圍設警告標誌,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學防護服。小心掃起,避免揚塵,用潔淨的鏟子收集於乾燥淨潔有蓋的容器中,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被污染地面用肥皂或洗滌劑刷洗,經稀釋的污水放入廢水系統。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無害處理後廢棄。
⑴水體被污染的情況主要有:水體沿岸上游污染源的事故排放;陸地事故(如交通運輸過程中的翻車事故)發生後經土壤流入水體,也有槽罐直接翻入路邊水體的情況。可按以下方法處理:
①查明水體沿岸排放廢水的污染源,阻止其繼續向水體排污。
②如果是液體2,4,6-三氯酚的槽車發生交通事故,應設法堵住裂縫,或迅速築一道土堤攔住液流;如果是在平地,應圍繞泄漏地區築隔離堤;如果泄漏發生在斜坡上,則可沿污染物流動路線,在斜坡的下方築攔液堤。在某些情況下,在液體流動的下方迅速挖一個坑也可以達到阻載泄漏的污染物的同樣效果。
③在攔液堤或攔液坑內收集到的液體須儘快移到安全密封的容器內操作時採取必要的安全保護措施。
④已進入水體中的液體或固體2,4,6-三氯酚處理較困難,通常採用適當措施將被污染水體與其它水體隔離之手段,如可在較小的河流上築壩將其攔住,將被污染的水抽排到其它水體或污水處理廠。
土壤污染的主要情況有各種高濃度廢水(包括液體2,4,6-三氯酚)直接污染土壤,固體2,4,6-三氯酚由於事故傾灑在土壤中。
①固體2,4,6-三氯酚污染土壤的處理方法較為簡單,使用簡單工具將其收集至容器中,視情況決定是否要將表層土剝離作焚燒處理。
②液體2,4,6-三氯酚污染土壤時,應迅速設法制止其流動,包括築堤、挖坑等措施,以防止污染面擴大或進一步污染水體。
③最為廣泛套用的方法是使用機械清除被污染土壤並在安全區進行處置,如焚燒。
④如環境不允許大量挖掘和清除土壤時,可使用物理、化學和生物方法消除污染。如對地表乾封閉處理;地下水位高的地方採用注水法使水位上升,收集從地表溢出的水;讓土壤保持休閒或通過翻耕以促進苯酚蒸發的自然降解法等等。
廢棄物處置方法:用焚燒法。廢料同其他燃燒混合後焚燒,燃燒要充分,防止光氣生成。焚燒爐排出的鹵化氫通過洗滌器除去。
二、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較高時,佩戴防毒口罩。緊急事態搶救或逃生時,應該佩戴防毒面具。
眼睛防護:戴安全防護眼鏡。
防護服:穿相應的防護服。
手防護:戴防護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禁止吸菸、進食和飲水。工作後,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三、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用肥皂水及清水徹底沖洗。就醫。
眼睛接觸:拉開眼瞼,用流動清水沖洗15分鐘。就醫。
吸入: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就醫。
食入:誤服者,飲適量溫水,催吐。就醫。
滅火方法: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