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樂村

三樂村

位於廣西隆安縣都結鄉,全村下轄18個屯,41個村民小組,5233人,全村經濟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和勞務輸出業為主。另有雲南省昭通市彝良縣龍安鄉三樂村。

基本信息

廣西隆安縣都結鄉三樂村

三樂村位於廣西隆安縣都結鄉東部,距都結鄉政府所在地5公里,全村下轄18個屯,41個村民小組,1192戶,5233人。耕地面積3992畝,其中水田面積1600畝,旱地面積2392畝,主要種植玉米、水稻、珍珠高粱、黃豆等糧食作物。全村經濟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和勞務輸出業為主,2005年人均純收入是1660元。

村容村容

三樂村黨總支部共有黨員77名,設黨支部4個,委員7名。黨員結構:男65名,女12名;大專1名,中專2保,高中11名,國中39名,國小以下24名;年齡結構:40歲以下8名,40—60歲45名,60歲以上24名。2006年計畫發展黨員4名,入黨積極分子5名。幾年來,黨總支部被評為市、縣先進基層黨組織和“五個好”村黨支部。

目前,全村共18個屯飲上自來水,共建有沼氣池603座,入戶率達50%,通公路屯15個,通電屯18個,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覆蓋16個屯。

三樂村發展優勢和特色:

1、依靠擁有豐富的水草資源優勢,全村大力發展養鵝業,全村2005年底鵝出欄2000隻;2、有著養豬傳統優勢的三樂村,藉助與其毗鄰的天等縣奇缺豬仔的市場,加快養豬業的發展,2005年底全村母豬存欄1500頭,肉豬出欄7000頭,仔豬出欄18000頭;3、根據珍珠高粱耐乾旱、產量高的特性,全村發展珍珠高粱種植業,帶動了養豬業發展、沼氣池建設,全村共種植珍珠高粱700畝;4、逐營屯依靠好的民眾基礎優勢,抓住市場機遇大力發展肥牛養殖業,目前,全屯20戶養殖肥牛共96頭,在該屯種草養牛基地帶動下,全村興起了大力發展養殖業的熱潮。三樂村2005年養殖業收入達365萬元。

雲南省昭通市彝良縣龍安鄉三樂村

該行政村隸屬雲南省昭通市彝良縣龍安鄉,地處龍安鄉西邊,距鄉政府所在地13.00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東鄰後山村,南鐘鳴鄉鄰,西白岩村鄰,北鄰摸槽村。轄三樂、坪等27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369戶,有鄉村人口5526人,其中農業人口5526人,勞動力270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900人。全村國土面積27.69平方公里,海拔1,650.00米,年平均氣溫12.60℃,年降水量1,100.0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洋芋、烤菸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4,031.00畝,人均耕地0.7畝,林地21,842.30畝。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67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01.00元。該村屬於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養殖、務工為主。[1]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031.00畝(其中:田88.00畝,地3,943.00畝),人均耕地0.73畝,主要種植玉米、洋芋等作物;擁有林地21,842.3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45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6畝,主要種植核桃、花椒、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78.40畝,其中養殖面積0.00畝;草地50.00畝;荒山荒地6,016.40畝,其他面積9,311.40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全村有550戶通自來水,有500戶飲用井水,有311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1261戶通電,有2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700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7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10戶。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未硬化的路面否;距離最近的車站13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3.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輛,拖拉機1輛,機車37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650.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50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7畝。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72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戶;建有小水窖40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40戶。全村有1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個自然村已通電;有2個自然村已通路;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5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2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85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9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01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70.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58.28萬元;畜牧業收入198.32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4500頭,肉牛180頭,肉羊400頭);林業收入57.20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107.00萬元;工資性收入180.4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01.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務工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83.4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00人,在省內務工104人,到省外務工196人。

人口衛生

村現有農戶1266戶,共鄉村人口5531人,其中男性2921人,女性2610人。其中農業人口5531人,勞動力2700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16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808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80%;享受低保345人(人員名單附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9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人。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0個,人畜混居的農戶1戶。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6所,校舍建築面積2,620.00平方米,擁有教師20人,距離鄉鎮中學13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854人,其中小學生484人,中學生370人。 全村建有圖書室2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7個黨小組,共有黨員85人,少數民族黨員23人,其中男黨員55人、女黨員11人。村委會由支書、副主任等組成,下設27個村民小組。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81人。

人文地理

該村居住著漢、苗、彝等民族,是全鄉苗族聚居最多的行政村,村內有傳統的花山場地,每年全縣的花山節都在三樂村舉行。全村有四個苗族寨子,苗族風情濃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