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桃殤

三月·桃殤

《三月·桃殤》,是一部 青春文學類的網路連載小說作品。

基本信息

作品信息

三月·桃殤三月·桃殤
書名:《三月·桃殤》
作者:蕭泊零羽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8-1
版次:1
ISBN:9787510801037
字數:150千字
頁數:235
印刷日期:2009年8月
印次:1
開本:大32開
定價:24.8元

作者簡介

蕭泊零羽,原名趙中華。祖籍河南,1982年生於西安。著有長篇小說《朵蝴蝶》、詩集忍冬》。

作品提要

每一隻花鳥,都承載著一份刻骨銘心的回憶,代表著一段有關愛與死的傳奇
撫妹、羽落、冰顏、楚見、阿房,五個傳奇的女子,因愛而生,又因愛而死;因愛而死,又最終因愛而生。她們的愛情塵世無情地打碎,散落一地,最後又被世人拼湊著撿起,化成絕美的傳奇。

編輯推薦

《梁祝》浪漫曲折感人愛情故事,一份刻骨銘心的愛戀,一段生死相隨的傳奇。
五位女子,五顆心,在生與死之間糾纏、輪迴……絕美戀情……一同感悟!!
男孩說,我要娶你為妻。女孩說,你帶我私奔,好不好?

作品章節

楔子
第一部 沉草撫妹
上闕 飛鳥之約
中闕 比翼之蝶
下闕 折翅之殤
第二部 彌且羽落
上闕 眾里尋她
中闕 亂花迷人
下闕 多情余恨
第三部 柒銳冰顏
上闕 姻緣錯
中闕 情意絕
下闕 離人歌
第四部 春申楚
上闕 七夕怪
中闕 奔命谷
下闕 披頭花
第五部 始皇阿房
上闕 彼此犧牲
中闕 寂寞風景
下闕 所謂奇蹟

作者後記

天真是一種罪
有人曾對我說,你為什麼總是寫悲劇?
真的,我一直都在寫悲劇。我自己也不明白,我為什麼如此熱衷於這些悱惻故事的營造。如此說來,應該算是我比較喜歡悲劇吧。每每動筆寫一個故事,內心深處總是有一種莫名的情愫牽引著筆尖,讓那些無辜的人物走向悽惶的結局。所以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很殘忍。這些可憐的人,真的一定要死去嗎?真的沒有希望了嗎?在我決絕地將他們化為魂靈的時候,那一刻,我的心同樣也是痛的。
但我不喜歡絕對的悲劇。我不喜歡沒有一絲光的黑暗。不喜歡稀薄得讓人窒息的空氣。不喜歡撕肝裂腸的那種結局。換句話說,我並不訊息絕望。
所以在我的故事裡,很多人雖然死了,但他們死得平靜而淡然,悄無聲息。他們沒有控訴什麼,甚至一句話也沒有說,可是悲劇的氣味已經透過承載他們的紙張瀰漫開來。而且,在他們死去之後,總會有一種傳奇等待他們。他們會化成一種鳥,或者某種奇蹟,讓諸多苦難無可奈何,讓旁觀者感到欣慰。
這是我喜歡的悲劇。
比如“梁祝”。早我年幼的時候,我真的相信他們最後化成了蝴蝶,很美的蝴蝶,自由的蝴蝶,他們會一直在一起,沒有任何痛苦和悲傷,也不會再有人打擾。每當我看見那些翩躚飛舞的美麗時,我就會想起那些因愛而死的人,他們經過千山萬水的跋涉,才抵達這一刻的輕盈和艷麗。所以他們是幸福的。這樣的因果,我認為理所當然
後來才知道,世界上並沒有這樣的奇蹟。這些美麗的傳奇,是人們一相情願的杜撰,是為了慰藉那些破碎的心和死者哀怨的靈魂。但我還是固執地喜歡這樣的傳說;一個又一個痴情的人,因愛而死,又因愛而生,監守著自己的諾言和剛強,決絕地死去,又意外地獲得艷麗的重生。猶如鳳凰涅磐
所以才有現在的《三月·桃殤》。
在這個共有五個片段的故事裡,我寫了很多人之間的愛情,也寫了很多人的死。如我所願,他們死去的時候,化成了一種鳥,絕美而芬芳,非塵世之物,他們都去了一個永遠沒有人打擾的地方。
可是我卻突然覺得他們並不幸福。
這些愛情故事裡,不止一個人說過:我想和你做一對恩愛的夫妻,像那些平常百姓一樣,每天餵馬劈柴,一起白頭。
這樣簡單普通的生活,在我冗長的故事裡,卻並沒有一個人得到。我自以為是地為他們設定了結局,一切都符合我所心儀的那些傳奇,足以明亮欣賞者的視線。可是我突然覺得,他們的內心是黯淡的。他們真的喜歡這樣的傳奇嗎?這殘忍的傳奇,到底會有多少符合他們當初對幸福的祈禱
有一首歌唱道,天真是一種罪。
那么,請原諒我的天真。
《三月·桃殤》寫於三年前。對於我這個年齡階段的人來說,三年已是一段不短的時光。我不想老氣橫秋地感慨這三年時間所帶給我的滄桑,但它的確對我產生了改變。現在出版這部小說,已經失去了當初所構想的那些意義,卻多了一份紀念。不光是紀念這個沉澱了三年的故事,也紀念這三年我所有的曾經。
時間像迅速的風聲,帶著記憶的哨音呼嘯著遠去,留下的往往是物是人非的場景。它讓你不得不學會清醒,懂得改變,做出讓步和選擇。很多原先堅守的東西,現在卻一天天根植於內心。
但我始終會慶幸我寫了這樣一部小說。屬於我成長的一部分。永遠無法被替代。
就像我始終會慶幸我曾經遇到的某些人,做過的某些事。縱使時光倒流,我依然會義無返顧,按照原來的軌跡前行。一如當初的天真。
突然想到了很久以前,在我還沒有寫《三月·桃殤》的時候,我喜歡寫一些童話的愛情。很短的故事,很簡單、平淡的情節,常常就是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青梅竹馬,生活在美麗的江南,愛恨離別,纏纏綿綿,一片迷濛。最後陽光總會出來;照在兩個快樂的人兒身上,他們手牽著手,掉進了幸福的汪洋大海。這就是故事的結局。這也是那個時候我對愛情最理想化的想像。前因後果,理所當然。一切都應該順理成章。既然兩情相悅,怎么可能不在一起?又怎么可能不會幸福?
真的是這樣。我無數次這樣認為,既然相親相愛,怎么可能不會幸福?
我寫了《三月,桃殤》。那個時候,我依然固執地熱認為,他們最終還是會幸福的。雖然他們會遇到苦難,雖然他們會心痛,但他們最終還是會幸福的。
過了萬仞山,就是我們的童年。

精彩章節

『1』
五月,燕國。鶯飛草長。
燕國多水。燕國被水圍繞,穿透,滲入。那些水就像道路般蔓延到各家各戶門前,倒映著燕國的青磚白瓦。很多年以後,阿房站在無量山山頂上張望燕國,她看到整個燕國就像一隻浮在水上的船,繁華而單薄。
那些水來自無量山。無量山將燕國環繞一周,沒有留一點空隙。這似乎決定了燕國的命運。燕國人有種與生俱來的安全感,他們一直自以為是地生活。直到很多年後,秦國士兵流水般從無量山上一批又一批地湧進來,踏平了他們的田地、村莊、城池,燒毀了他們的王宮,殺死了他們的國王,鮮血染紅了溪流和河水,他們睜大驚恐的眼睛,表情茫然地死去,依然無法相信眼前的事實。
事實上,燕國人一直生活在習慣之中。他們被生活巨大的慣性拉扯著前進,不能自拔。每天,農夫扛上鋤頭走向田地,士兵抱著刀劍懶洋洋地站在宮殿外的台階上,官員走向一個又一個聚會,富人們就在各種娛樂場所遊逛,身後跟著面容呆板的隨從。天天如此。他們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正因為天天如此,所以沒有人想到要去改變。他們生活在相對的祥和之中,所有人都不痛苦也不幸福。很多年以後,阿房站在無量山山頂上,那時十萬秦兵均已抵達無量山頂,他們氣勢如虹。阿房看到燕國還處在一如既往的忙碌之中。事實上,也會有人抱怨,他們想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他們總把希望寄托在明天,因此他們總是迫於無奈地活著,忙碌著,然後哀怨地死去。當秦國的鐵騎在一瞬間踏平他們的國度,整個燕國紙人般被人輕易地推倒在地時,阿房流下了眼淚。然後她聽見秦王在她身旁說,看,這就是你的燕國。你應該感到恥辱。
『2』
五月,燕國。鶯飛草長
無量山上有很多桃樹。此時正是桃花凋謝的季節,山上的溪流載著一團團花瓣,流向煙雨空濛的燕國。那流水途經眾多人家門前。孩子們喜歡蹲在水邊打撈花瓣,他們一邊拍水一邊快樂地嬉笑,他們總是賦予這些簡單遊戲諸多繽紛的幻想。
關於無量山,燕國人曾把它叫做花鳥山。事實上,燕人以前也不叫自己的國家為燕國,他們稱自己是花鳥國人。這聽起來似乎滑稽可笑,但花鳥這個名字確實在燕國已流傳很久。相傳燕國曾有一種鳥,居於花中,羽毛如花瓣,周身異香撲鼻,人稱花鳥。顯然燕國人對花鳥有種虔誠的熱愛,而且花鳥應該有某種神奇,這樣才能經受住那些虔誠。據燕國民間流傳的有關花鳥的各種故事版本,花鳥確有神奇之處,而且曾被一位國王極力封殺,所以現在極少見。但至於花鳥到底有何神奇,那些版本均未提及。
據說這種花鳥曾被兩個人見過。是兩個女子。她們一個曾是燕國的王后,傾城傾國。另一個叫阿房。
『3』
五月,燕國。鶯飛草長。
這一年,阿房五歲。五歲的阿房和眾多燕國女孩一樣,長得玲瓏剔透。她有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加上父親母親,一家六口人,和諧幸福。
阿房喜歡到水邊玩。她似乎天生就與水有種親近感。她很小的時候就會游水,用她父母的話說,她幾乎生下來就會游水了。阿房喜歡趴在岸邊,伸出手讓它與水長久地接觸。她還愛把黑黑的頭髮垂到水中,隨即就會有很多小魚來啄那些髮絲,這讓阿房感到神奇又有趣。她看到水中那個女孩的臉在纖細的波紋中蕩漾,時隱時現。很多年後,春申曾告訴她,她的頭髮有種奇異的香,讓人魂牽夢繞。於是她又想到了她很小的時候,她趴在水邊將頭髮浸入水中,有很多魚兒被吸引過來啄食。她發現這個痴情的男子與那些執著的魚兒有著驚人的相似。
其實阿房最喜歡的是脫掉衣裙跳到水裡盡情游弋,但這顯然不被父母允許,儘管她那時剛剛五歲。不過她會跑到離家很遠的地方,再下水玩耍。五月的燕國,落英布滿水上。小女孩對這種漂浮的花瓣充滿了好奇,她的雙足不停地撲騰著,兩隻小手像捉小魚一樣捧起幾片段預告瓣,嗅著它們,舉起它們,頂著陽光看,含到嘴裡咀嚼。她追逐著一堆又一堆的花瓣,快樂地遊了很久,仿佛她天生就生活在水裡一樣。後來她有點累了,就游到岸上休息。她發現自己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這兒有一片片的稻田,遠處有幾個農夫在田中忙碌。近處是一片水窪,一個小男孩正彎著腰不停地在泥水中摸著什麼。女孩輕輕地走過去,白皙的小腿上很快沾滿了泥巴。她走得很輕,她只是想看看男孩到底在乾什麼。可是男孩很快發現了她。
站住。男孩說,你不要過來,你會把它們嚇跑的。
好,我不過去。女孩說,你告訴我你在乾什麼。
捉泥鰍。男孩沖她眨眨眼睛,神秘地說,這兒有好多泥鰍,它們都很狡猾,可還是被我捉到了。
你教我好不好?女孩說,我幫你捉。
男孩想了想,說,好吧,不過你以後得聽我的。
好,我聽你的。
男孩彎下腰給女孩示範,他背對著女孩。女孩注意到男孩屁股上塗了兩大塊泥巴,在她前面一晃一晃的,滑稽極了。多年之後,阿房回憶起這個場景仍會羞赧地微笑起來。那是她和春申的第一次見面,美麗得不可思議。
『4』
薄暮時分,淡淡的霧氣開始在水面上繚繞。遠處的農夫已陸續回去了。一些水鳥撲稜稜地飛向岸邊的蘆葦叢。他們捉了不少泥鰍,男孩把它們分成兩串,一串留給自己,一串遞給女孩,說,給,這是你的。拿著它回家吧。女孩接過泥鰍,環顧四周,發現已找不到回家的路。她的眼淚很快流了出來。
你別哭,男孩說,你告訴我你剛才是從哪兒來的。
女孩指了指對岸。
他們游到對岸。男孩問,你又從哪兒到這兒來的?
女孩四處張望了一下,叫道,快看,我的衣服在那兒呢,我就是從那邊來的。
衣服?你穿的?男孩迷惑地說,可我從來不穿衣服的。然後他拉著女孩順著水岸奔跑起來。快一點,天要黑啦!女孩大聲尖叫起來,她從來沒跑這么快過。她看見他們的影子在水中快速地移動,魚一般,一隻像黑土塊,一隻像粉白的桃花。
到了家門口他們停了下來。男孩說,你進去吧,我要回家了。
女孩說,你陪我進去好不好?我把衣服弄丟了,爹會罵我的。
男孩想了想,說,好吧。我可以告訴他我從來不穿衣服的。
他們走進去,發現裡面已亂作一團。阿房的母親坐在地上,哭得如同淚人。父親來回踱著步子,一言不發,面容憔悴而憤怒。還有許多阿房不認識的人,他們一邊撫慰阿房的父母一邊議論,他們使場面更加混亂不堪。
阿房的大哥沉草平躺在床上,他的面容蒼白如紙。阿房的姐姐羽落坐在他身旁,淚水滿面。阿房和春申待在那裡,他們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這兩個孩子傻傻地站在門口,他們無辜地張望著這些悲傷的人們,覺得他們離自己很遙遠。
直到很多年後,阿房逐漸明白,為什麼她的大哥沉草執意要離開這個世界。那年他才十五歲。他將自己浸入水中,當浮上來時他已經永遠地離開。沒有絲毫留戀。

讀者長評

女子是幸福的,在花瓣的墳墓里。
很喜歡這種滄桑的美麗。恬淡中,混合著淡淡的離殤。
這是一場關於哀愁的祭奠。那些腐朽千華的相思,都被記憶,統統凝結成為灰色的絕望。
絕望。輪迴了所有的悲歡愁離。於是,所有的愛情,都被殘忍的現實,遏止在死亡的預言裡。
終於,他們的故事,輪番落幕。那一片片嫣紅的桃花,便是他們此生最為綺麗的憂傷。
他們在作者的感慨中,都化為了花鳥。那些賦予獨特使命的花鳥,承載著我們對於愛情的迫切祈望。
不可否認,作者筆下的男人、女人,都有著相同的特製。他們相信愛情,所以,他們才會蒼老了宿命,落敗了青春。
他們選擇了血祭。刺目的猩紅,映照了他們瘡痍的傷口。疼痛。埋葬了彼此心寒的過往。
他們用黑暗詮釋了自己的一生。短暫。而又真正地觸目驚心。
很慶幸自己是在一個雨夜裡,開始翻閱那些悽美與孤寂的往事。
這種感覺很好。可以讓我更為真實地去接近他們。
其實,他們一直都生活在我們的信仰之中。
因為,我們都在期待,那個叫做愛情的東西,真得可以創造某些絢麗的奇蹟。
但願我們可以象沉草撫妹,彌且羽落,柒銳冰顏,春申楚見,贏政阿房一樣相信愛情。
相信那一份永恆的天真。
BY:冷若清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