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

三峽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

三峽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始於1978年的原葛洲壩水電工程學院水利水電建築系,2010年1月經三峽大學院系調整,由原土木水電學院水利工程及力學、原經濟與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原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環境工程三大學科合併組建而成。學院現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7個本科專業、6個系(中心)。

基本信息

學院概況

三峽大學是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水利工程、土木工程、電氣工程等3個學科被列為“國內一流學科”建設學科。水利與環境學院現有教職工133人,其中專任教師105人,在崗教師中有博士生導師15人,碩士生導師43人。擁有國家級專家3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人選4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9人,獲中華電力基金獎3人,獲霍英東青年教師科研獎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4人;湖北省教學名師1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人,湖北省級專家13人。擁有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1個,湖北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1個。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結合,以中青年教師為主的、充滿朝氣、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研究實力的師資隊伍。

學院以學科建設為龍頭,水利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均為一級學科博士點。水利工程為國內一流建設學科,第四輪學科評估為B,湖北省優勢學科和省級重點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是湖北省重點學科和特色學科,第四輪學科評估為C。在水利工程學科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在“水工結構工程”、“水利水電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程力學”等學科設有湖北省“楚天學者”特聘教授崗位,擁有三峽庫區生態環境教育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水電工程施工與管理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學院人才培養成績斐然。現有在校本科生近3000餘人,研究生500餘人。

專業設定

學院下設水電工程系、工程管理系、農水與水資源系、環境工程系、工程力學系和實驗教學中心等6個系(中心)。設有水利水電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工程管理、環境工程、農業水利工程、工程造價、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等7個本科專業,其中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為湖北省首批本科品牌專業、國家教育部首批立項建設的特色專業,工程管理專業為湖北省本科品牌專業、國家教育部立項建設的特色專業(2010年立項);擁有水利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兩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工程力學等一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有水利工程、項目管理等2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

水利水電工程

本學科源於1978年原葛洲壩水電工程學院水利水電工程建築專業。水工結構工程學科1994年被評為湖北省首批重點學科,1998年成為“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並開始培養博士研究生,至今共培養56人。2000年為湖北省首批“楚天學者計畫”特聘教授設崗學科。水利工程學科2006年被評為湖北省首批一級學科重點學科,2008年被批准為首批省級優勢學科,同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新增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學科,2013年7月正式獲批博士學位授予權,2018年1月入選“國內一流學科建設學科”。水利工程現為一級博士點學科、卓越工程師專業、國家級特色專業、湖北省重點優勢學科及工程碩士專業學位培養領域。

本學科現有教學科研人員103人,博士84人,教授34人,楚天學者10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等國家及省(部)級以上專家19人;建有省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3個、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1個。在服務國家重大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學科優勢。

管理科學與工程

本學科源於葛洲壩水電工程學院工程管理專業,現為一級學科博士點、湖北省重點優勢學科及工程碩士專業學位培養領域,2012年5月通過住建部評估,全國僅33所;2017年5月第二次通過住建部評估;2018年3月正式獲批一級學科博士點。本學科現有專職教師及研究人員總數6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45人、教授15人、副教授25人,高級職稱教師占教師總數比例60.3%,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數41人,13名教師具有海外經歷。本學科設有工程管理、工業工程和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三個本科專業,在校本科學生1000名,在校研究生105名。

本學科具有“水電工程施工與管理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水庫移民研究中心”等5個省級以上的科學研究平台。五年來,完成國家自然科學項目4項、國務院各部門項目及國防重大項目16項、省市級項目43項,縱向研究經費達到436萬元。完成企事業單位委託項目56項,累計科研經費2100萬元。發表研究論文500多篇,其中三大檢索60篇,出版學術專著18部。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依託一級學科水利工程的二級學科,現有教師1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博士10人。2014年10月,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為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專業(鄂教高函〔2014〕28號)。

五年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畫等高水平國家及省部級研究項目10餘項,發表論文300餘篇,被三大檢索工具收錄50餘篇。水文學與水資源碩士點培養掌握水文學及水資源工程專業堅實基礎理論,具有獨立從事水文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和治理方面的科學研究、教學工作以及工程實踐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在職研究生人才。

環境工程

三峽大學環境工程專業2000年開始招生,畢業生遍布全國多個行業,主要從事水污染治理、大氣污染控制、固體廢棄物資源化、環境影響評價等方面的設計、施工等工作,本學科最近兩年就業率均為100%。

本學科現有教師14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5名,講師5名,高級實驗室1名,其中11人具有博士學位。主要從事的研究方向有:三峽庫區沉積物中污染物質的遷移及其他生態環境問題、水利工程生態環境效應與評價、環境工程施工、設計及技術管理工作、生物修復技術在污染環境中的套用、水質污染控制工程、城市河道黑臭底泥的原位修復,農戶生活污水的生態處理研究等。

2012年該學科獲批湖北省普通高等學校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畫。建設有校級精品課程“環境監測”,優質課程“環境影響評價”和校級合格課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出版《環境分析實驗》(雙語版)教材一部。擁有環境監測、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環境微生物等專業實驗室,擁有原子吸收儀、氣相色譜儀、總有機碳分析儀等大小儀器設備350餘套,總資產超過500萬元。擁有黃家灣垃圾填埋場、宜昌市環境監測站、沙河污水處理廠、清江化肥廠、金龍泉啤酒廠、長陽環境監測站、安琪酵母、興發集團、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等多個實踐教學基地。

該學科近5年主要承擔的科研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項,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傑出人才項目5項,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宜昌市科技進步獎1項。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其中SCI論文60餘篇,發明專利20餘項。

農業水利工程

本專業培養具備農業水利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能在農業水利、水電、水保等部門從事水利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和試驗研究以及教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農業水利工程專業是以水文學和水力學及工程力學為基礎,研究利用灌溉排水工程措施調節農田水分狀況和改變區域水情分布,消除水旱災害,科學利用水資源,為發展農業生產和改善生態環境服務的綜合性學科。

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教職工107人,其中專任教師76人,在崗教師中有博士生導師12人,碩士生導師67人。2017年12月,農業水利工程入選“荊楚卓越工程師協同育人計畫”(鄂教高函〔2017〕29號)。擁有國家級專家3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8人,獲中華電力基金獎3人,獲霍英東青年教師科研獎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4人;湖北省教學名師1人。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結合,以中青年教師為主的、充滿朝氣、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研究實力的師資隊伍。

工程造價(學制四年)

本專業培養掌握工程造價相關的管理、經濟、法律及工程技術等基本知識和工程造價管理理論、方法和手段,能在水利水電及土木工程建設及相關領域從事工程造價檔案編制、造價控制與管理、招標投標及契約管理等工作的複合型高級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學制四年)

本專業培養掌握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技能,具有紮實的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基礎,具備計算機、外語的套用技能,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及社會責任感和創新精神,能從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以及相關工程領域的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管理以及科研等方面工作的複合型高級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機構設定

教學單位 水電工程系
工程管理系
農水與水資源系
環境工程系
工程力學系
科研機構 水電科學研究院
3S套用技術研究中心
水利水電工程計算技術與套用開發中心
水文水資源研究所
工程監測與儀器開發研究所
工程力學研究所
安全研究所
魚類保護生物學研究所
清潔生產研究所
農業水土資源可持續利用研究所
工程監理研究所
社會服務 工程碩士、研究生班、監理培訓中心
三峽大學水電工程質量檢測中心(具有CM認證資質)
三峽大學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中心(水利部)
水利水電工程設計研究分院(設計乙級資質)
建築材料實驗中心 建築材料實驗室
工程力學實驗中心 材料力學實驗室
水工水力學實驗中心 水工水力學實驗室
水工模型實驗室
計算機中心 計算機中心
水資源與環境實驗中心 水文水資源實驗室
環境工程實驗室
本科專業 水利水電工程(湖北省品牌專業、國家特色專業)
工程管理(湖北省品牌專業)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環境工程
農業水利工程
工程造價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
研究生教育 博士學位授權點 水利工程
管理科學與工程
碩士學位授權點 水工結構工程
水利水電工程
工程力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
工程碩士專業學位領域 水利工程
項目管理
重點學科 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 水工結構工程
“國內一流學科”建設學科水利工程
湖北省重點學科 水利工程(一級學科)
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
湖北省優勢學科 水利工程(一級學科)
湖北省特色學科 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
博士學位授權建設學科 水利工程(一級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
湖北省“楚天學者”特聘教授崗位學科 水工結構工程
水利水電工程
管理科學與工程
工程力學
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三峽庫區生態環境教育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水電工程施工技術與管理實驗室
湖北省工程技術中心 庫區生態與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學科建設

學院以學科建設為龍頭。現有水利工程(一級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 )2個湖北省重點學科;水利工程(一級學科)為湖北省優勢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建設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為湖北省特色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建設學科;在“水工結構工程”、“水利水電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程力學”等學科設有湖北省“楚天學者”特聘教授崗位,擁有三峽庫區生態環境教育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水電工程施工與管理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科研成果

學院科研成果突出,學科專業優勢鮮明。近年來,承擔了國家科技攻關、國家“863”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等項目80餘項,參與了包括三峽、水布埡、龍灘、溪洛渡、向家壩、糯扎渡、錦屏、官地等大中型水電站和“南水北調”等大型水利水電工程的科學研究和技術諮詢,取得了一大批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科技成果。近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等10餘項。

學院依託水利水電行業,服務地方經濟社會建設。設有水電工程質量檢測中心(具有CM認證資質)、水利水電工程設計研究分院(設計乙級資質)。

對外交流

學院對外交流廣泛,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與日本京都大學、德國柏林套用科技大學、法國克萊蒙大學、法國里爾科技大學、法國杜威礦業學院、荷蘭特文特大學、美國孟菲斯大學、美國匹茨堡大學、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加拿大瑞爾森大學、瑞典皇家工學院、俄羅斯莫斯科水工研究所等高校建立了學者互訪、互派留學生、科技合作與交流等關係。

人才培養

學院人才培養成績斐然。現有在校本科生近3000餘人,研究生500餘人。另有成人學歷教育、研修班、短訓班等各類層次的繼續教育。學院圍繞厚基礎、寬口徑、高水平、強能力的套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畢業生深受社會好評。多年來,主要專業學生一次性就業率居學校第一名。

面對國家經濟社會建設與科學技術飛速發展所帶來的新的機遇與挑戰,學院將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創新發展為動力的辦學思路,發揚團結協作、鍥而不捨的精神,為將學院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