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墳

三墳

三墳指三皇(即伏羲、神農、黃帝)之陵墓,另指三皇所著之書。

三墳

伏羲神農黃帝之墳,謂之三墳

三墳另意

三皇之書,伏犧(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尚書序》;“墳”有大的意思.
,《三墳》里的“墳”字,其實是指當時的圖書載體和文字載體是用土製成的,它可能是一種類似兩河流域的泥版,也可能是陶版(包括陶製器皿)。從廣義的角度來說,土也包括石頭,因此《三墳》之書,也可能採用石板載體。事實上,人類很早就在泥土上和石頭上作畫寫字了,例如,直接在泥地上刻畫(中國文字的發明,就曾受到鳥獸足跡的啟發),在洞穴上和岩石上作畫,在卵石上寫字(這種有字的石頭,被稱為會說話的石頭),而古希臘人所說的象形文字的本意是指埃及人刻在石頭上的聖字,摩西在西奈山從上帝那裡獲得的《十戒》,也是刻寫在石板上的。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漢字的墳,也可以解釋為有文字的泥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