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危山

三危山

三危山又名卑羽山,是敦煌的歷史名山,也是敦煌文明的發源地。其為敦煌第一聖境,在地方志中被列為敦煌八景之首。三危山在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綿延60公里,主峰位於莫高窟對面,隔大泉河與鳴沙山相望,三峰危峙,故名三危。三危山保存有三危樓、觀音井、南天門等景觀,有瑤池、西王母、三青鳥等傳說。

基本信息

簡介

三危山,又名卑羽山,在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綿延60公里,主峰位於莫高窟對面,隔大泉河鳴沙山相望,三峰危峙,故名三危。三危山為敦煌第一聖境,在地方志中被列為敦煌八景之首。三危山保存有三危樓、觀音井、觀音廟、老君堂、南天門等景觀,有三危山與瑤池、西王母、三青鳥等傳說。
三危山三危山
“三危”是史書記載中最早的敦煌地名,《尚書·舜典》載:“竄三苗於三危”。前秦建元二年,高僧樂尊經此,見三危山狀如千佛,始鑿莫高窟。《史記》五帝篇中記載“三苗在江淮、荊州數為亂,於是舜歸言於帝,遷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東漢著名學者侯謹曾在此著書立說。東晉永和八年,佛教徒開始在此創建洞窟。

地理位置

三危山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出敦煌市東南行,在距莫高窟3公里處左行,再約2公里即到三危山下,穿越山間的一條長350米的陡峭彎路,越山行3公里即到“三危聖境”。

主要景觀

樂尊堂
三危山三危山
樂尊堂是為紀念莫高窟的開鑿創始人樂尊和尚而修建的,位於三危山上。樂尊堂內有樂尊法良、莫高窟開鑿的聖像和開鑿洞窟的史跡圖等。樂尊堂距南天門僅50步之遙,一前一後,一古一新,構築了三危山的第一道風景。山門為四柱七樓碑坊式,青瓦屋脊,明式彩塑雕樑畫棟,古樸典雅,正面刻著中國文化名人郭沫若先生生前題寫的“三危攬勝”四個大字,背面為甘肅書法家王萬鴻先生書寫的危峰東峙四個大字。南天門南天門與莫高窟九層遙遙相對,處在同一軸線上,透過南天門可見莫高窟全貌。工匠利用三危山和莫高窟的地理落差,使人產生在天上俯視佛教聖地的感覺,匠心獨居,設計巧妙。大銅佛大銅佛是三危山的主體景觀,其坐東向西,面向莫高窟,高36.6米,以紀念莫高窟開鑿。大銅佛是中國第二大銅佛,其高度比莫高窟最高的大佛像還高1米多。 觀音殿
三危山三危山景觀
觀音殿因觀音井而建,相傳觀音菩薩從瑤池赴會回來,駕雲路過三危山,不小心將淨水寶瓶的甘露灑出幾滴,這幾滴聖水滴落在地,便變成了一口水井,僧俗信眾故將此井叫作“觀音井”,民間盛傳用觀音水井能去病消災、強身健體,便在井旁修建廟宇,為觀音菩薩供奉,從此便香火不斷,成為三危山的一處聖境。從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敦煌錄記載,南山有觀音菩薩曾現之處,由此可知早在唐代,這裡就是著名的佛教聖地。老君堂慈氏塔在三危山中有許多座佛塔,其中老君堂慈氏塔的形制最為獨特、古樸。慈氏塔外形像一座亭子,屬於單檐亭閣式塔。塔平面八角形,塔身四周設有一圈圍廊,塔檐挑出更遠。整座塔小巧玲瓏,總高僅5.5米,只作簡單疊澀砌法,束腰部位用塑有龍馬的花紋磚,磚座上為塔身,用木構成。檐柱高度近2米,頂部連以闌額柏枋,施以斗拱,以承托檐枋挑出檐櫞。塔壁用土坯砌成,塔頂不用瓦,全部用紫泥抹成。室頂藻井為圓形,繪團龍。其它兩個正向的壁面繪天王像,而四個斜向的壁面則塑天王像。該塔是西北黃土高原就地取材的土木建築的典型,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仍然保存完整,是研究土木結構古塔的重要實物。 

2012年11月7日,敦煌研究院工作人員對敦煌三危山里新近發現的一處礦洞遺址進行了現場調查和取樣,由於該礦洞距離敦煌石窟較近,初步推斷其開採的礦物可能作為顏料用於敦煌壁畫創作。礦洞遺址規模較大,人工開鑿痕跡明顯,但開採年代不詳。肉眼觀察,礦洞裡殘存的礦物顏色主要包括杏黃色、深藍色和紅色。

敦煌壁畫之所以歷經千年不褪色,與當時繪製時使用了穩定性強的礦物顏料有關,雖然壁畫使用的顏料成分早已確定,但由於製造顏料的礦物質分布範圍較廣,還不能確定其具體采自哪裡。這一礦洞的調查,對於研究敦煌壁畫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