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里風區

三十里風區

中央電視台在廣播天氣預報時,有時會提到百里風區和三十里風區的風特彆強,那么三十里風區在哪裡呢,原來蘭新鐵路上除了百里風區外,還有一個強風區,那就是三十里風區。它位於吐魯番到達板城區間,具體來說是頭道河、三個泉到後溝一帶。

基本信息

簡要介紹

翻車事故常出現在三個泉往西約五公里的第一個急拐彎處,1961年5月31日到6月10日,一次特強大風,就造成了三個泉到天山站之間的翻車事故,當時有10多節車箱翻越路邊,括斷電桿幾百根,線路中斷幾十小時。飽經強風侵襲的三個泉車站,值班室迎風面窗上的玻璃,經常被大風括起的石子打碎,有的被打的像毛玻璃一樣,打的窟窿有3-4公分大,小孔也有黃豆大小,窟窿四周毫無裂紋,有如槍彈穿過一般,可見風速之猛了。

造成危害

三十里風區三十里風區
與30里風區有直接聯繫的是吐、鄯、托盆地的特強大風,1978年4月120日,吐、鄯、托盆地出現了一次特強大風,單就託克遜來說,7.10級的大風颳了52個小時,其中12級以上大風就括了12個小時,瞬間風速大於40米/秒。 1979年4月10—11日,吐、鄯、托盆地又出現了一次10—12級大風,14時風力達12級,其中大於或等於12級的大風整整括了24個小時,大樹被連根拔起或折斷的有7千多株,被沙埋的有6千多株,括走青草29萬多斤,高粱30萬斤,水泥、礦料幾百噸,受災面積150多萬畝,葡萄受災面積1萬4千多畝。

1984.年4月18日日,24-25日,託克遜縣又出現一次特強大風,括倒房屋40間,樹木3萬餘株,電桿50根,公共汽車一輛,燒毀房子29間。

全年大風日數,三個泉年平均達148天,以春、夏最多。吐魯番26.8天,託克遜108.2天,4—6月幾乎天天有較強的風,大風天數有時在一個月中超過15天,例如,託克遜五月平均大風曰數16.7天,6月15.6天,7月15.1天,1960年7月,大風日數達25天,可見大風日數出現之多了。

形成原因

三十里風區,吐、鄯、托盆地,大風強且出現次數多,是和特殊地形有密切關係的,從烏魯木齊經達板城到三個泉,是天山的一個谷地,達板城的海拔1103.5米,翻過達板城後,海拔急劇下降,吐魯番海拔34.5米託克遜海拔1.0米,而水平距離僅90公里,地形坡度之陡峭可想而知。冷空氣在翻過達板城谷口後,順著地勢下滑,勢不可阻擋。從達板城到託克遜,有一條白揚河谷,泠空氣順河谷直插託克遜,因而託克遜的風力比吐魯番又要更強一些。民間流行一句俗話叫“烏雨托風”,說的是只要烏魯木齊下雨,託克遜一定會括大風,這就是說,當西方或北方的冷空氣入侵,造成烏魯木齊下雨,則泠空氣向東移過達板城時,必然會造成託克遜的大風。除了地形原因外,還有下墊面的影響,吐、鄯、托盆地的下墊面為沙漠戈壁,吸熱性強。在泠空氣入侵前,吐、鄯、托盆地的下墊面大量吸熱,使得大氣密度變小,氣溫高。而泠空氣與此相反,正好是氣溫低,密度大,兩種質量不同的氣體,形成鮮明對比,也是風強的另一個原因,例如,1979年4月10日20時(台北時間),吐魯番氣壓低於烏魯木齊氣壓達41百帕,這么近的水平距離,氣壓差如此大,也是罕見的現象。在強冷空氣入侵北疆之際,再加上地勢差、氣壓差、氣溫差,三差迭加,這就是30里風區及吐、鄯、托盆地風大的主要原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