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俗

三俗

三俗,即“庸俗、低俗、媚俗”的簡稱。2010年5月,一群相聲界的表演“藝術家”們,針對郭德綱面向大眾的相聲,提出要抵制相聲中的庸俗、低俗、媚俗成分,其矛頭直指郭德綱。低俗:【低俗】[dīsú][vulgar]形容低級、粗俗、不文明的現象或事物。與“高雅”相對。低俗何解?低俗的意思是指某人某事不入流,沒有正經門路。思想空洞、乏味,更多的是帶有純粹的“性思想”。

基本信息

簡介

最近,無論是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還是網路等新媒體,談及文化,一個比較熱的話題就是“反三俗”。所謂“三俗”,就是指:庸俗、低俗和媚俗。

新版本即:通俗,風俗,習俗。

釋義

庸俗

【庸俗】[yōngsú]
同義詞:粗俗
反義詞:高雅高尚
1、[vulgar;philistine;low]平庸粗俗
[例句]相互吹捧的庸俗的作風。

低俗

【低俗】[dīsú][vulgar]
形容低級、粗俗、不文明的現象或事物。與“高雅”相對。
低俗何解?低俗的意思是指某人某事不入流,沒有正經門路。思想空洞、乏味,更多的是帶有純粹的“性思想”。

媚俗

【媚俗】
迎合於世俗。
媚俗就是過分遷就迎合客群。為了短期的商業效益,而不惜犧牲崇高和責任。

產生原因

一是市場導向的負面影響。隨著市場經濟發展,追求商業利益最大化,以最少的付出獲取最大的經濟報酬成為一種價值追求。這是市場規律的體現,但也不可避免對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產生影響,期望一夜暴富,浮躁風氣、快餐式創作流行起來,這些因素不可避免地對藝術創作產生消極影響。

二是受全球藝術發展趨勢的影響。西方已開發國家發端的由精英文化向大眾文化、從嚴肅藝術向娛樂文化發展的傾向影響越來越大,並迅速向新興國家、開發中國家擴展。在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同時出現低俗化、庸俗化的東西。

三是文藝批評流於形式,助長了低俗化的趨勢。目前,文藝批評狀況堪憂,健康的、正常的文化批評式微,對低俗、消極、混亂等不健康不正常現象不進行客觀批評,或不痛不癢,擊不中要害,批評缺乏針對性、實效性、公正性和權威性,有的甚至在利益驅動下作托,助長了低俗之風的泛濫。

具體表現

邊責邊捧邊責邊捧

一是“庸俗之風”。 一些幹部吹吹拍拍,拉拉扯扯,江湖習氣盛行,同事之間不稱同志,卻稱兄道弟;上級不叫領導,叫老闆;年歲大點、走得近點,甚至認“乾父母”。做幹部思想政治工作,不是靠真理力量去感召人,靠理想信念去教育人,而是用哥們義氣“取信”於人,用封官許願籠絡人心。一幹部不是搞“五湖四海”,而是大肆編織關係網,搞親親疏疏、團團伙伙,各種老鄉會、校友會、同學會不計其數。更有甚者,推崇“一起同過窗,一起下過鄉,一起分過贓”等所謂“鐵桿”交情。義氣代替良知,感情代替政策,利益代替原則,形成星羅棋布的“利益共同體”。

二是“低俗之風”。一些官員情趣低下,生活作風不檢點,搞權色交易,以權換錢,用錢買色,色助官貪,導致情色腐敗愈演愈烈、大行其道。有的幹部紙醉金迷,嫖娼狎妓,包二奶、養情婦,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相互炫耀,名為包二奶,實為變相重婚、一夫多妻。如臨高縣城監大隊長鄧善紅,包養6個情婦,個個都為他生了孩子。連同妻子,鄧實際共有七個妻妾,被稱為“七妻事件”。 南京市車管所長查金貴居然包養了13個情婦,經常在熟人面前自我炫耀:“《紅樓夢》里有金陵十二釵,我呢,有金陵十三釵。”此類典型在官場枚不勝舉,如張二江“遍地開花”的, 米鳳君“嫖娼過百”等等,如此色官淫官堪稱官場“衣冠禽獸”。
三是“媚俗之風”。 一些媚上欺下,權術機變,精心演習“升官經”,對上尋找人身依附,“唯領導馬首是瞻”。領導說的話,對的是對的,錯的也是對的,都要堅決貫徹執行。“拿雞毛當令箭”,有時領導一句不經意的話,馬上有人展開充分論證,有時領導的一個顏色、一個肢體動作就讓下面慌半天。大凡領導家裡有紅白喜事,許多人趨之若鶩,行極盡巴結之能事。如以前曾有報導,盧氏縣原縣委書記杜保乾喪父,該縣出動120輛小車奔喪,三名鄉鎮書記自備孝衣哭靈,一口一個“親爹”,在事後均得到提拔。這類情況在當下並不少見。

四是“吹捧之風”。民間有人調侃說:“見面不說實話的是做生意的,彼此看不起的是搞藝術的,相互吹捧的是當官的。”現在溢美之詞過多過濫,無原則的歌功頌德比比皆是,而批評話卻是少之又少。就連黨的三大作風,也被人調侃成“理論聯繫實惠,密切聯繫領導,表揚與自我表揚相結合。”民主生活會一直被視為領導班子解決自身問題,增強凝聚力戰鬥力的一大法寶。但現在,“批評領導怕被報復,批評同級怕傷和氣,批評下級怕丟選票,批評自己怕失威信。”民主生活會上只談成績、不談問題,成了相互評功擺好的“按摩會”。有的把批評變成表揚,不是說領導“工作有急躁情緒,不注意個人的身體”,就是說領導“原則性太強”,把馬屁拍得天衣無縫。

五是“奢侈之風”。一些官員大手大腳,慷國家之慨,有的貪圖享受,公款消費,毫無節制;有的政績衝動,熱衷政績工程、形象工程、路邊工程,,只圖轟動效應,不顧實際後果;有的興建豪華衙門,氣勢恢宏,讓百姓望而卻步。例如,近年來社會上公祭之風愈演愈烈,一些地方官員急功近利,追求表面繁榮,大搞文化政績工程。有的脫離實際、盲目跟風;有的牽強附會、望文生義;有的小題大做,動不動就要打造所謂“天下第一”。公祭活動泛濫,奢侈華麗,勞民傷財,老百姓看在眼裡,怨在心裡,反對之聲不絕於耳。以至有人戲稱:“抬出一個死人,建造一座假墳;花了一堆金銀,坑了一方庶民。”

文化部長六問

1.近年來,文藝創作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低俗化、娛樂化傾向嚴重。據說現在一年創作歌曲在兩萬首以上,但是真正為廣大民眾所傳唱的有多少首?

2.現在一年創作的小說等文學作品汗牛充棟,但真正為廣大讀者所一致公認的力作有多少部?

3.出版業一年出版各類出版物三十萬種,但真正能與我們先輩幾千年為我們留下的八萬種歷史典籍比肩的作品有多少?

4.我們全國幾百個電視頻道,數以千萬計的文化節目,真正的有豐富文化內涵、高尚文化品位和品格的節目又占多大比例?

5.我們每年生產四百多部影片,上萬集電視劇,其中能與我們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並駕齊驅的傳世力作占多大比例?

6.熱遍全國的文化遺產保護浪潮中,逐利、炒作,托假的“虛火”占多大成分?1分2分3分4分5分

反“三俗”與文藝評論

嬴嘉麗在《反“三俗”的核心義諦是推動形成文藝評論的道德標準》一文中,認為反“三俗”的重要一步是形成文藝評論的道德標準,並以標準來引導文學藝術界的文藝創作。以下是該文的重要觀點——
反“三俗”的核心義諦是推動形成文藝評論的道德標準
(一)“三俗”即指:文學藝術界的庸俗、低俗、媚俗之風。反三俗是針對文學藝術創作中的“三俗”之風以及低俗化、娛樂化的錯誤傾向而提出的。
(二)反“三俗” 的核心義諦是推動形成文藝評論的道德標準,並以標準引導創作,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展。
(三)什麼是文藝評論的道德標準?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文藝批評有兩個標準,一個是政治標準,一個是藝術標準”(《毛澤東選集》第825頁)。我認為對於“政治標準”,應該有一個更廣義的理解。而不能簡單地理解為無產階級政治或社會主義政治。
封建社會並沒有“無產階級政治”或“社會主義政治”。但是,你能說那時候的文學評論只有藝術標準嗎?——當然不能。但是,如果說有政治標準,那么這個政治標準就一定是封建社會的政治標準。所以,問題就出來了。《三國演義》、《紅樓夢》以及唐詩宋詞中的一些著名作品,這些在封建社會被認為是好作品的作品,在現在看來依然是好作品。問題在於我們現在把這些作品評價為好作品,難道僅僅是從藝術標準出發的嗎?——當然不是。這也就是說按現在的政治標準來衡量,這些作品也仍然不失為好的作品。——因而,這也等於是說封建社會的好作品,既符合了封建社會的政治標準,同時也符合了社會主義的政治標準。——這不是非常矛盾的嗎?否。因為在封建社會的政治標準與社會主義的政治標準中,有一種東西是共通的,那就是符合人類共性的古今一貫的道德信念與道德期望。因此,毛澤東同志所說的政治標準,實際上無疑也包括了符合古今人類共性的道德標準。歷史上能為各種社會形態的人們所接受的好作品,它們所體現的一個重要的政治標準就是道德標準(作者嬴嘉麗)。

網友熱議

網民支持抵制三俗,認為當前社會需要樹立正確道德觀念
強國論壇網民“貓地灣”說,三俗對社會危害巨大,當今社會物慾橫流,許多人為了金錢的利益而放棄了廉恥,所謂“一切向錢看”,經濟利益成為了衡量一切的標準,包括一些地方政府,只要有錢賺,不管是不是禍及子孫後代。這種為了金錢而放棄道德的做法,讓高雅遠離了社會。對於這種問題必須明確社會道德觀念,摒棄一切以金錢來衡量的弊病。網易一浙江網民說,中國最應該發動的是一場新文化變革,當前社會,1、正義感和是非觀模糊不清;2、漠視權力的腐敗及社會醜惡現象。只有讓正義和是非觀重新回到人民當中,只有讓好人能夠更好的在這個社會上生活,低俗、媚俗、庸俗才必然會被人們所唾棄。
媒體應該秉承社會道德,不能為了追求經濟效益而變得低俗
新華網網民“淮畔帥哥”說,媒體不能為收視率和發行量而喪失社會擔當!如果失去了社會責任,媒體必然失去了他應有的作用。強國論壇網民“大於”說,社會道德水平降低,媒體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惡炒鳳姐,惡炒走光、漏點等這些做法需要媒體進行反思。新華網網民“我用長纓縛蒼龍”說,媒體在追求“眼球效應”和經濟利益的同時,絕對不能忘記自己所承載的社會責任,為公眾特別是青少年提供一個健康的媒體環境。
抵制三俗要對媒體下猛藥
新華網網民“禹風厚德”說,整治“相親類節目泛濫、造假、低俗”等傾向,還螢屏以淨土。相親秀大行其道,是電視節目策劃者利用當代社會一些扭曲的價值觀,一味迎合低級趣味的產物。新華網網民“長劍當空舞”說,某些相親節目把庸俗當脫俗,讓低級趣味成為流行,隨意貶低“真善美”的主流價值觀,突破社會道德底線。網民認為,抵制三俗,樹立新的道德觀念必須通過嚴厲的手段,尤其對一些媒體來說,不狠治理恐難以取得實效。
抵制三俗需要讓媒體敢於報導社會醜惡
新浪網民“張鳴”認為,抵制三俗,需要讓媒體敢於報導社會陰暗和醜惡的一面,沒有反例,如何樹立真正的道德標準?新浪網民“狼牙山小壯士”說,當前社會處於一種“反智”的狀態,一些深入的討論沒有發展空間,民眾必然會選擇低俗的內容。
雅俗如何界定,新的道德觀念需要予以明確
有網民認為,何為雅、何為俗,當今社會如何界定雅俗,又有誰來界定,新的道德觀念又承載哪些內容,如果這些不能予以明確,抵制三俗無從談起。騰訊網民“風中之燭”說,再優秀的文化,也要有人懂,有人喜歡才會流傳,低俗不是誰說了就算,有那么多人喜歡就不能說是低俗,道德不是掛在嘴邊,而是存在於人們心中。新浪網民“黑夜有多長”說,我們這個社會的價值觀到底是什麼?是仁義禮智信,還是民主,自由,平等,博愛,公平,正義,對每個人價值與尊嚴的尊重?是否該信奉普世價值?如果在國家層面沒有明確的目標,整個社會也失去了方向,陷入混亂。
少數網民擔憂新“道德運動”成為一陣風
強國論壇網民“大失落者”說,運動可以一陣風,道德卻沒法一陣風。騰訊一手機網民說,道德是做出來的,不是講出來的。我們有太多形式,而沒有太多的內容,最後都不了了之。

評論

反三俗反三俗

胡錦濤總書記現在公開提出要“堅決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風”,這是近年來中央最高層首次明確強調抵制“三俗”之風。低俗文化產品是物慾社會的影射,先除去滋生這種文化的社會土壤,應從更為根基的制度建設入手。

在中國,一般情況下是小病到小醫院醫治,大病到大醫院醫治,現在既然連總書記都明確強調要抵制“三俗”之風,可見文化之病已經病得很深了。電影、電視為了獲得高票房,獲得高收視率,大量地插進裸露、性愛鏡頭,或者宣揚一些拜金、崇物思想;收音機里在某一個時段,全是賣性藥的廣告,以致於有的網友說“中國人全都是陽萎,所以性藥廣告才如此泛濫。”還有的非著名“明星”為了使自己更“著名”,不惜以“艷照”“獻醜”的方式博得大眾關注……可以說“三俗”文化產品已經以海陸空立體進攻的方式入侵大眾生活,一個正常人想不受影響都很難。

低俗文化產品是物慾社會的影射,但更是文化企業、文藝團體、文藝工作者們的勞動產物。就算物慾社會再沉渣泛濫,再齷齪不堪,它們的影響僅僅是與之接觸的某一些人。可是經過文化企業、文藝團體、文藝工作者們的勞動,變成了文化產品,然後藉助現代的各種傳播手段,這種影響便會成倍增長。“三俗”文化的泛濫,文化企業、文藝團體、文藝工作者們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文化企業、文藝團體要生存,文藝工作者又要吃飯、買房、養家餬口,如果他們不生產“三俗”豈不是自砸飯碗?自斷財路?這種觀點猛一聽上去很正確,但仔細一分析就會發現其中的邏輯錯誤。文化企業的生存、文藝工作者的吃飯都是建立在有相當數量的觀眾的基礎之上。沒有觀眾的文藝是孤芳自賞的文藝,是無法生存的文藝。可是有觀眾基礎的文藝分為兩種,一種是“三俗”文藝,把人往邪路上引,把人往道德敗壞方向上引,把人往淺薄方向上引的文藝;另一種是高雅文藝,因為有了民眾基礎,所以又稱“雅俗共賞”的文藝。例如卓別林的電影,既搞笑幽默,又能批判點什麼、揭露點什麼。馬三立的相聲,雖說大多是些講衛生、說大話等等的小題材,但總能讓人回味、忍俊不禁。文化企業、文藝工作者如果生產後一種文藝,當然是皆大歡喜,但實事是他們生產得少,少得可憐,所以才有了“三俗”泛濫的現象,所以才驚動了總書記來表態。

文化企業、文藝工作者之所以不能生產出滿足人民民眾需求的、雅俗共賞的文化產品,根本上是創作能力的匱乏,是原創力的匱乏。試想一下,如果能生產出既叫好、又叫座,既讓老百姓滿意、又讓老幹部滿意的產品,誰不願意生產啊?

願文化企業、文藝工作者們能夠淨下心來,自覺抵制三俗,加強內功修煉,創作出雅俗共賞的文藝精品來,能夠像卓別林、馬三立等人一樣成為真正的大師,而不是自我吹噓的大師!

相關事例

左一為被打記者左一為被打記者

2010年8月5日,上海媒體曝出,BTV《每日文娛播報》被打記者周廣甫曾是上海武警總隊特勤部隊的戰士。這個說法得到《每日文娛播報》製片人朱禮慶的認可,他表示,周廣甫沒有動手是因職業素養約束。朱禮慶同時對本報記者表示,今後郭德綱本人及其作品將不會在《每日文娛播報》中出現,因為“媒體有責任反‘三俗’”。

上海《新聞晨報》稱,前天收到一讀者來信,該讀者表示自己是周廣甫的戰友,周廣甫數年前曾任上海武警總隊特勤部隊戰士,並且接受過專業的格鬥訓練,他的幾位戰友得知此事後感到很意外,並表示對他進行聲援。

記者昨天下午致電朱禮慶時,他正和周廣甫同乘一車前往派出所處理該案件。朱禮慶說,周廣甫確實有過擔任武警的經歷。“如果當時他被毆打時,以他的能力進行還擊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他表現出很強的職業素質,一直在保護攝像機,因為機器很沉,兩隻胳膊夾著,他沒法進行還手。”

BTV《每日文娛播報》作為北京台一檔王牌娛樂節目在北京地區擁有較高的影響力和收視率,郭德綱也從2006年左右開始多次登上該檔節目。朱禮慶介紹,其實節目組編導和郭德綱一直保持較好的合作關係。7月28日節目首次曝光郭德綱在小區內占用公共綠地一事前,節目組一直和郭德綱方面合作比較愉快。“7月28日節目播出後,我們沒有接到郭德綱他們的電話,他們從來沒找過我們,也沒有指出報導不實。但此後發生的事情能感到他們明顯懷恨在心。”

對於郭德綱針對北京電視台的言論,不少人猜測郭德綱將可能遭到BTV的全面封殺。朱禮慶明確表態,今後《每日文娛播報》的節目中將不可能再出現與郭德綱相關的內容。“我們會堅決抵制低俗之風,抵制低俗藝人,對於他不會再進行報導。”朱禮慶說,最近國家文化部門也在呼籲反“三俗”,“像郭德綱這種‘三俗’藝人的典型代表,應該受到抵制,否則社會風氣和主鏇律的弘揚都會受到侵擾。”

8月5日十點半,北京衛視“晚間新聞”節目對當天下午李鶴彪被公安機關帶走並被判7天行政拘留進行圖像報導。打人事件發生後,北京電視台一直未做官方回應。北京電視台副總編輯張強昨天在記者的詢問下表示,這兩天北京電視台將有發言人就此事給出說法。

相關回應

三俗郭德綱

爭執一:圈地是否合法?
郭德綱:“我未擴寸地”
對於引起事件的核心問題“圈建花園是否合法”,郭德綱在博文中進行了明確的回應,他聲稱:“當初買房時,開發商將小院用木樁圍起,我未擴寸地,僅將舊樁換作新樁而已。有人不信,請找來開發商理論,我隨時恭候!”
律師:請出示產權證
對於郭德綱的辯詞北京市惠誠律師事務所王興律師認為,從法律角度來講,要證明自己對土地的使用權,最簡單的方法是拿出產權證。只要產權證上標註的土地面積包括了爭議的綠地,所有的煩惱都煙消雲散。而郭德綱只拿“開發商承諾”來說事,而開發商的承諾不等於法律上的權利。開發商私自承諾將公共綠地贈予郭德綱,侵害了其他業主的權利,毫無疑問不具有法律效力。
爭執二:
是“滾下去的”還是“跑下去的”?
郭德綱:“記者在說謊”
之前,根據北京台挨打記者的“證詞”,他是被郭德綱徒弟李鶴彪打得懷抱攝像機從樓梯上滾下的。郭德綱也對此提出了質疑,“我的監控告訴我,您在說謊”,據記者了解,郭德綱一方已將這段打人的監控錄像發到了網上,錄像上顯示,李鶴彪當著警務人員的面,對手提攝像機的記者連扇兩耳光,並最後打出一記右拳,氣勢相當囂張,但確實不存在被打記者從樓梯上滾下來的過程。
北京台:“不回應”
北京電視台《播報》欄目組的負責人對此回應稱:“這個事情我們現在不方便多說,也不好接受採訪,如果想了解更多的話,你們可以收看每天晚上我們的節目,我們將會每日更新周廣甫的情況。”
爭執三:是否屬於私闖民宅?
郭德綱:“私闖民宅打死勿論”
對於打記者的原因,郭德綱立足於其“沒有非法圈地”的論點直指挨打記者是“私闖民宅”。他在博文中稱:“你真不知道私闖民宅不對嗎?你真不知道你偷拍不近人情嗎?難道說我的地盤你是地主嗎?口口聲聲不拍結果暗地開機,當面有誆人之意,背後必有害人之心!”、“中國從漢朝的法律就規定:私闖民宅打死勿論。”
律師:“記者沒有私闖民宅”
惠誠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王斌律師表示,公開的資料顯示,記者到了郭家別墅的門口,並沒有進入室內,要說是進入他人住宅確實牽強。而且在見到裡面的人之後,即表明了採訪的立場,並沒有強行進入室內,即沒有非法侵入住宅的故意,因而不能構成非法侵入他人住宅。
爭執四:該不該賠5萬?
郭德綱:“北京台嘴臉齷齪”
事發後,李鶴彪報警,警方將眾人帶到派出所,郭德綱博文中爆料稱:“某女領導趕到派出所張嘴就要五萬,你們受窮到不了天亮了?”、“為了把事情平息,我的經紀人到台里與諸位商議解決方法,你們一口咬定如果給五萬就不播出,不給五萬一會兒就要把事態搞大。你們都是BTV的工作人員、部門的負責人,假公濟私利用新聞手段威脅利用,你們丟的是BTV的人,你們毀的是BTV的名聲,正因為有你們這樣的敗類我要說一聲‘BTV齷齪’!”

央視發話

 央視:“在這個行業的精華與糟粕之間他留下了糟粕;在這個行業的正氣與江湖氣之間他選擇了江湖氣;在個人的私憤與公眾人物的責任前,他習慣性地倒向私憤。這位公眾人物如此庸俗、低俗、媚俗的表現是多么的醜陋。” 央視:“在這個行業的精華與糟粕之間他留下了糟粕;在這個行業的正氣與江湖氣之間他選擇了江湖氣;在個人的私憤與公眾人物的責任前,他習慣性地倒向私憤。這位公眾人物如此庸俗、低俗、媚俗的表現是多么的醜陋。”

郭德綱“庸俗、低俗、媚俗” 
央視《新聞直播間》在2010年8月4日的節目中不點名批評郭德綱,主持人用口播的形式點評說:“在這個行業的精華與糟粕之間他留下了糟粕;在這個行業的正氣與江湖氣之間他選擇了江湖氣;在個人的私憤與公眾人物的責任前,他習慣性地倒向私憤。這位公眾人物如此庸俗、低俗、媚俗的表現是多么的醜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