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街村

七街村隸屬安寧市八街鎮,位於八街鎮東南邊,現有農戶520戶,有鄉村人口1811人,國土面積17平方公里,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為主。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安寧市八街鎮,地處八街鎮東南邊,距八街鎮政府所在地5公里,到鎮公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市區37公里。東鄰本鎮鳴鳳村委會,南鄰本鎮大營村委會,西鄰本鎮相連村委會,北鄰本鎮五里壩村委會。轄七街、常里營、小營三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520戶,有鄉村人口1811人,其中農業人口1754人,勞動力1079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766人。全村國土面積17平方公里,海拔1925米,年平均氣溫14.8℃,年降水量800毫米,適合種植糧食、烤菸、、蔬菜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2065.85畝,人均耕地1.18畝,林地13143畝。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45.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48.55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為主。
七街村村莊全貌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065.85畝(其中:水田1164.13畝,旱地901.77畝),人均耕地1.18畝,主要種植烤菸、蔬菜等作物;擁有林地 13143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82.1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7畝,主要種植板栗、紅梨、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51畝,其中養殖面積30畝,草地面積86畝,荒山荒地面積5649.00畝,其它面積4305.15畝。
七街村八街河流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五通。全村有520戶通自來水,有17戶飲用井水。有520戶通電,有496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504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95.38%和96.9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0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7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7.12%和51.92%)。該村進村道路及到八街鎮道路為柏油路;村內主幹道大部分為硬化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5公里,無集貿市場。全村共擁有汽車25輛,農用運輸車8輛,拖拉機機47輛,機車21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068.68畝,有效灌溉率為51.73%,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938.75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4畝。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6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78戶;全村完成"一池三改"40戶;全村有3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水質達到國家飲用水標準;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未通路燈。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69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1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七街村村內道路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45.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41.92萬元,占總收入的54.3%;畜牧業收入16.09萬元,占總收入的3.6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873頭,肉牛55頭,肉羊458頭);第二、三產業收入131.87萬元,占總收入的29.6%;工資性收入54.24萬元,占總收入的12.18%。農民人均純收入2048.5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3.1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84人(占勞動力的27.36%),在省內務工72人,到省外務工12人。
七街村種植水稻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養植業,農產品主要在本地銷售。2007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41.9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54.30%。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板栗、紅梨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蔬菜產業。該村沒有企業、專業合作組織,無農戶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
七街村養殖業

文化教育

該村建國小1所,校舍600平方米,擁有教師5人,距離八街鎮中學5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59人,其中小學生150人,中學生109人。農村九年制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100%。全村未建有文化活動室、圖書室等文化設施、有業餘文娛宣傳隊3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七街村上課

人文地理

1949年11月5日,為保衛新生的紅色政權,安、祿、羅游擊大隊配合邊縱二支隊在小營賴烏包山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戰鬥。擊退了國民黨保全十六團的進攻,斃傷敵百餘人,邊縱方面僅犧牲4人,傷10餘人,以較少代價換取了較大的勝利。
溶川水仙寺:距今300多年的明朝萬曆47年(公元1619年)前,古人在車木河、螳螂川兩河相匯的七街東南面、常里營北側,建有一座"水仙寺"又叫"溶川寺"。寺周林木茂盛,遮天蔽日,寺址建在半坡陡峭之上,座南朝北,盤東而上,殿宇緊湊陰森,工藝精緻古樸,紅牆碧瓦,更顯其高,環境幽靜,氣勢雄偉壯觀。站在寺前舉目遠眺,八街壩子近收眼底,古寺門前寫有八街八景之詩楹
望雲山秀氣多,周圍尖峰笑呵呵;
魏山巍峨來恭賀,溶川古寺當中座;
青龍安咀高萬丈,自虎奔來公雞坡;
玉液發源於龍洞,兩水相交共一河;
在民國年間,每逢三月三,男男女女都來宰雞獻佛神,人山人海異常熱鬧。1965年,溶川管理區拆毀古寺興修水利,1989年附近的社會各界又捐資在原址重建溶川寺,並在修復水仙寺的大殿廊柱上寫著這樣一副楹聯:
遠看八街八景獨有溶川古寺獨居險峰
近看七街村兩水共一河好似雙龍戲珠
七街村民族服飾

新農村建設

七街村委會把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列為村委會工作的重要內容,重點做好宣傳發動、村容村貌整治和村民教育培訓、制度建設等工作。2007年七街村委會小營村小組列為安寧市社會主義新農村試點村,全村充分宣傳動員,制定實施方案,組織農戶清除五堆,打掃保持街道整潔。利用市新農辦補助的15萬元建設經費,先後建設長120米,寬5米新區道路一條;進村岔口道路一條長29米,平均寬7米。硬化馬車路一條長74米,寬3米;硬化村尾道路6米,寬3米。
七街村村內道路

發展重點

發展特色產業種植1080畝,發展養豬2100頭,牛330頭,羊810頭,力增使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到2800元。
七街村養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