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依甸村

麥依甸村

該行政村隸屬富民縣永定鎮,地處永定鎮東北邊,距鎮政府所在地20公里,到鎮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縣城22公里。2008年,麥依甸村委會按照鎮黨委、鎮政府的新農村建設實施方案和“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全力抓好村委會的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鎮黨委、鎮政府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撥給村委會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3萬元,在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2008年,麥依甸村委會投資1.2萬元對從小村山門口到周家包包全長1000米的道路進行了鋪沙路面。人均耕地0.91畝。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富民縣大營鎮,地處大營鎮東北邊,距大營鎮政府所在地20公里,到鎮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縣城22公里。東鄰五華區廠口鄉瓦恭村委會,南鄰奎南、大營村委會,西鄰麥壟村委會,北鄰赤就鄉。轄8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70戶,有鄉村人口636人,其中農業人口636人,勞動力45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68人。

全村國土面積11.39平方公里,海拔2050米,年平均氣溫16.5℃,年降水量80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烤菸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579畝,人均耕地0.92畝,林地12738畝。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68.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46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養殖業為主。

麥依甸村進村道路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579畝(其中旱地579畝),人均耕地0.91畝,主要種植玉米、烤菸等農作物;擁有林地12738畝,其中經濟林果地84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3畝,主要種植核桃、板栗、花椒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2400畝,其他面積1368畝。 

麥依甸村生態林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147戶通自來水、通電,無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94戶占農戶總數的55.3%,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7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7戶(占總數的45.3%)。

該村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砂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2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3輛,拖拉機7輛,機車10輛。全村耕地面積為579畝,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579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91畝。

到2007年底,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16戶;建有小水窖65口;全村有7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有8個自然村已通路;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 8個自然村已通電話;無路燈。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5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麥依甸村蓄水池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68.1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86.00萬元,占總收入的23.4%;畜牧業收146.50 萬元,占總收入的40%(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240頭,肉牛25頭,肉羊305頭);林業收入25.00萬元,占總收入的7%;第二、三產業收入35.60萬元,占總收入的10%;工資性收入18.80萬元,占總收入的5%。農民人均純收入2,646.00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8.8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9人(占勞動力的10.8%),在省內務工49 人。

麥依甸村養殖業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玉米、核桃,主要銷售往省內。2007年全村銷售總收入19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51.6%。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核桃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核桃產業。

麥依甸村田間勞作

文化教育

該村在校學生148人,距離國小15公里,距離鎮中學20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48 人,其中小學生82人,中學生66人。

麥依甸村學校

人文地理

麥依甸村委會地處大營鎮東北邊,東鄰五華區廠口鄉瓦恭村委會,南鄰奎南、大營兩個村委會,西鄰麥壠村委會,北鄰赤就鄉,是一個彝族、漢族、苗族混居地。1950年屬麥壠鄉;1958年屬麥壠管理區;1962年與麥壠分開,設麥依甸大隊;1984年4月體制改革後設麥依甸彝族鄉;1986年改設為辦事處;2000年10月改為村委會。麥依甸系彝語,麥-天下,衣-水,甸-壩子,意為天下雨水的壩子。彝語意為在松林中低凹處的小壩子。另一傳說:在一百多年前,此地是途經昆明的交通要道,路過做生意的人很多,往返到此地都要摸夜路,當地人開一個店,過往行人稱之為“摸夜店”,後演變為麥依甸。

麥依甸村傳統文化

新農村建設

2007年,麥依甸村委會按照鎮黨委、鎮政府的新農村建設實施方案和“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全力抓好村委會的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鎮黨委、鎮政府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撥給村委會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3萬元,在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2007年,麥依甸村委會投資1.2萬元對從小村山門口到周家包包全長1000米的道路進行了鋪沙路面,投資2.4萬元對主幹公路,從楊家祠堂到村委會全長4.5公里的路面進行了鋪沙;2007年度用省級扶貧資金10萬元對大小村村內道路進行了786米的道路硬化;上級全額投資對麥依甸村委會全長8.7公里的鄉村主幹路進行了柏油硬化。

麥依甸村進村道路改建

發展重點

存在問題及困難
1、制約整個村委會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滯後,如路、水;由於地處高寒山區,居住分散,與村委會為中心到各村小組距離為3至5公里。
2、目前最大的困難是無建設資金。

今後的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
一是積極配合和協調好大麥壠與麥依甸大村的油路建設的相關工作;二是修建從村委會油路至各村小組的10公里舖沙面石公路;三是新建煙水配套水窖3個;四是新建大、小村、周家包包人畜飲水蓄水池2個;五是抓好整個村推進建設的計畫、實施工作;六是發展優質經濟林果:核桃400畝,冬桃200畝,梨100畝,甜杏50畝,桉樹200畝;七是發展養殖業,力爭年出欄肥豬600頭以上,年出欄雞5000隻以上;八是加強人才素質教育培訓,一年10期360人次。

麥依甸村麥依甸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