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廟

七廟

七廟:本指四親(高祖、曾祖、祖、父)廟、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廟和始祖廟。《禮記·王制》:“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後泛指帝王的宗廟。[唐]楊炯《盂蘭盆賦》:“上可以薦元符七廟,下可以納群動於三車者也。” 《東周列國志》第三回:“王今勵志自強,節用愛民,練兵訓武,效先王之北伐南征,俘彼戎主,以獻七廟,尚可湔雪前恥。”

簡介

歷代帝王為維護宗法制度,設七廟供奉七代祖先,太廟居中,左三昭,右三穆。

後以“七廟”為王朝的代稱。

基本內容

七廟是指中國帝王祀奉祖先的廟。

《禮記》規定天子可以追祀七世祖,太祖廟居中,左右各為三昭、三穆。賈誼《過秦論上》:“一夫作難而七廟隳。”楊炯《盂蘭盆賦》:“上可以薦元符七廟,下可以納群動於三車者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