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仙形拳柔軟功

七仙形拳柔軟功

七仙形拳的柔軟功是七仙形拳的基本功。它簡單精煉,明白易懂,在文字解說,配圖所示,即可練習。

仙形拳簡介

柔軟功是以鍛鍊人之筋骨,練拳如若未經柔軟練習,血氣不暢,關節不活,筋力微弱,澀滯不靈,其功夫必不能深進。柔軟功夫專事舒展筋骨,靈活關節,活脈通絡,流暢氣血。有了柔軟動作基礎,便可漸入化境。

一、柔臂術

 
柔臂之術,柔軟手臂,流暢血脈,強筋壯骨。此練習,可使雙臂松長、柔綿、活潑、靈敏。

1.扭指術  

 
扭法和外扭法。練習時,一隻手握拿另只手的單個手指或整個指掌,往裡和往外漸加力握扭。練習手指關節之柔軟度和強化手指之柔韌力。

2.活腕術

里活法和外活法。練習時,一隻手捉拿另只手掌,往裡和往外壓迫活動手腕筋。
圓活法。練習時,單獨活動手腕,作圓活運動。練習手腕關節之靈活度和強化手腕筋韌力。

3.彎肘術  

 
以肘彎為支點,肘作彎曲扭轉運動。練習肘關節之彎曲能度和強化肌筋。

4.鏇肘術

以肘為支點,肘作鏇轉運動,正反皆練、增加肘關節肘的靈活度和使用能力。

5.開肘術  

 
兩臂從胸前開合擴臂,靈活臂根。

6.壓臂術  

 
手拉伸直高舉。手掌放在一物體上,向里壓迫臂根。

7.輪臂術  

 
俗稱輪胳膊。單輪法和雙輪法。練習時,胳膊伸直。放鬆柔軟,以肩為支點作圓活輪動;前後輪轉不必用力,求其自然活潑,或單式或雙輪。
初練之時,覺兩手好似與臂脫節,兩手血液驟增,膨脹感格當強烈,漲痛酸麻,觀察兩手掌顏色發紅,此乃輪臂的必然現象。練久自消,而功自得,為用也甚大。另外也可在練習時後揉手掌,活潑氣血以輔助。

8.通臂術

沉肩法。練習時,沉墜肩部,向下用力,使肩部松沉,柔軟和強化肩部關節筋脈,反覆練習,升降起伏,形如鳥之振翼。
活肩法。此法肩部自行作圓活運動,背後兩隻琵琶骨,隨之起伏。練習琵琶骨活如門扇,柔軟如綿,靈韌鬆通。在七仙形柔軟功夫中,極為重要,不可疏忽。  
 

二、柔腰術

練拳之前,必先污問,柔軟腰節,此乃拳術之基本功。腰僵力拙,不通不靈,不能達到高深境界,練技不活腰,終究藝不高。
柔腰之術,練學腰節極度靈活,使之血氣流通,活潑舒暢,強化腰部骨質筋力,達到腰步合一的境界。

1.前屈腰

站立直身,向前向下屈壓腰部,或雙手樓緊雙腿,以腰腹貼往腿的內部,臉部向腿逐漸壓近,拉伸腰筋。

2.後倒腰

直身站立,兩手高舉伸直、回合腰部筋節向後展伸,倒壓腰部韌帶。屈腰倒筋,練習腰部韌帶,前後伸縮彈性,強化韌肌強度。

3.折腰法 

 
向後倒腰,至於接地,凝住不動,成橋形。或雙膝跪地,向後倒腰。拆壓腰椎韌質,疊骨柔腰,手腳愈折愈近愈妙。

4.斜腰法  

 
由正身向身體側面左右斜伸,展壓側腰部.舒松腰節,柔活疏鬆。

5.鏇腰法

兩手臂伸直,配合腰部關節鏇轉一周,左右練習,圓活柔軟,自然增力。

6.翻腰法

前翻腰。練習時,兩手向前撲地,猛然翻轉騰動腰部,懸空轉動一周.前翻站起。 後翻腰。此法乃兩手向後同時接地,猛然折動腰節,後騰轉空翻一周,後翻站起。

三、柔腿術

腿功之要,修長勁雄。各家拳功,均推崇腿功。抽筋拉腿為腿功之第一部基礎,不活不順,妄談七仙腿技。
筋長一寸.勁長三分,由筋生力,筋強力足。由柔至剛,孕生剛勁,取決於腿之柔軟。

1.活指術

活指法和活腕法。活動腳指,腳腕,使其通順活潑,強化腳指腳腕力量。

2.提腿術  

 
儘量提高膝部,同時用雙手抱膝使大小腿貼近。鍛鍊膝部關節的靈活性。

3.轉髖術

腹部即胯部。前後左右轉動髖部,臀部也隨之轉動。使其圓活自然,提高出腿的靈活程度。此法用於腿功,最有大用,多多練習,受益必深。

4.壓腿術

前壓法:前伸手臂,腳尖或彎或直,手抓腳尖或垂放身側.向前伸腰拉伸壓迫腿部。
後壓法:兩腿極度伸開,前腿彎曲,後腿腳尖點地,身體向後運動,用力壓迫腿筋。
側壓法:兩腿左右極度伸開,前腿彎曲,一腿伸直,向下壓迫腿筋。
高壓法:置放高物,適宜高度,伸腿其上,慢慢加力下壓,分正、側、後壓。
叉壓法:壓迫日久,可以撲地,是為有功。叉腿分堅叉與橫叉兩種姿態。
柔軟功夫,以慢練為秘傳修習門徑。另外再加以快練輔助.上功更快。練習柔軟功夫,應循序漸進,持之以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