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武選

丁武選

丁武選(1897-1993)男,漢族,安徽阜南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歷任宣傳隊隊長、科長、師長、軍法處處長、辦事處副主任、兵團後勤部副政委等職,經歷了二萬五千里長征和多次戰役、戰鬥,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三、四、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隨商城5區游擊隊,參加了馬崗、大小周寨戰鬥。同年,商城5區游擊隊編入商固獨立團,參加了強攻鄧溝、智取王家圍子戰鬥。後任皖西北道委保衛局第2科科長,紅四方面軍4軍10師政治部保衛科科長,川陝省保衛局副局長,獨立2師師長兼省保衛局局長。

長征後,1936年入紅軍大學學習。  

抗戰時期,任八路軍129師政治部軍法處處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遼東軍區政治部軍法處處長,東北軍區軍工部第8辦事處副主任,四野後勤部兵站部政委。

新中國成立後,任21兵團後勤部副政委,中南軍區後勤部軍法處處長,武漢辦事處副主任,武漢軍區軍事法院院長。

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

1988年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1993年1月27日,病逝於鄭州,終年96歲。  

人物故事

丁武選 丁武選

1944年,延安整風運動已進入尾聲。中央黨校的學員,經常集中學習和討論,同時,還展開批評和自我批評,主要是對黨和軍隊的高層領導提意見。

有一天開會,黨中央和軍隊的領導人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彭德懷等,還有八路軍各師首長都聚集在中央黨校大禮堂聽意見。

那天開會丁武選第三個上台發言。他談到129師根據地問題、幹部問題,談到八路軍的三個師的改編,問題越扯越遠,甚至扯到了紅軍時期。他的主要論點是:中央領導對原紅四方面軍的態度不公正、不公平。大禮堂里的學員都是來自八路軍三個師的團以上幹部和各抗日根據地的領導幹部,再加上中央領導及各部門的主要負責人。丁武選的發言引起了全體與會者的注意,他談到的許多問題非常具體,也講了許多鮮為人知的事。他越說越激動,批評的對象最後直指毛澤東主席。

丁武選批評中央和毛澤東不信任四方面軍時說:你毛澤東在整風中反對宗派主義、山頭主義,可你自己看,在幹部任用問題上,你就是偏心。八路軍的副總司令彭德懷是一方面軍的人,原一方面軍的林彪是一一五師的主要領導;原二方面軍的賀龍現是120師的主要領導;可我們129師呢,主要領導劉伯承和鄧小平都是一方面軍的。當然,我們對劉師長、鄧政委沒有意見,可我們四方面軍不是沒有人呀,徐向前總指揮才任副師長,這對我們四方面軍是不公平、不信任。

阜南縣 阜南縣

丁武選接著說:在長征途中,張國燾鬧獨立,同中央唱對台戲,最後發展到分裂紅軍、分裂黨,犯了嚴重的錯誤。他的錯誤路線,我們廣大幹部、戰士是反對的,四方面軍後來能夠北上回到中央的身邊,就說明了這一點。張國燾的錯誤是張國燾本人的問題,中央批判他是對的。四方面軍的幹部、戰士是被迫執行了張國燾的錯誤路線,這個賬不能算在我們身上。一、四方面軍的團結問題,主要責任在張國燾,一方面軍也有責任呀。批判張國燾就批判張國燾好了,可四方面軍的幹部也跟著倒霉。四方面軍中一些高級幹部因受不了這個氣,才有人準備出走的。

丁武選滿臉是淚地說:許世友、洪學智、詹才芳、王建安等十多位軍、師級幹部被關押,罪名是“組織反革命集團”、“叛變革命”、“拖槍帶隊逃跑”。他們為什麼要出走?沒有前因就沒有後果呀!這些幹部分別被判了徒刑,關押了幾個月至一年。這是一起冤案吶!

丁武選接著說:出走的事中央雖然解決了,過去了好幾年,這事也就算了。可你毛澤東怎么在前年又發出一個電報,說什麼對原四方面軍幹部的任用與工作分配,應當和其他部隊的幹部“有所不同”。什麼“有所不同”?分明是對我們四方面軍的幹部不信任!這么多年了,直到現在,你毛澤東還不相信我們!就因為這份電報,攪得我129師軍心不穩,這不,又有了“出走”之事。我師一位軍分區司令員和兩位團級幹部因不滿中央的不公平、不信任,才拉人出走的。人都抓回來了,因為你的這份電報,這幾位流血流汗、南征北戰、跟黨幹革命多年的好同志差點就被殺了。

丁武選激動不已,聲淚俱下。這一席話,使整個會場震驚。

黨校學員中129師的幹部都知道這件事。這些原四方面軍的老戰士們隨著丁武選的敘述,唏噓不已,會場上有人失聲痛哭。其他部隊,原一、二方面軍的幹部因不了解這一情況,也急切地想知道事情的真相,會場氣氛驟然緊張了起來。毛澤東滿臉漲紅,不知如何解釋。就連平時開會時最不拘小節、隨便慣了的陳賡,此時也安分了起來。

台下有人問:又有人出走是怎么回事?丁武選說的“電報”之事和又有人出走,確實是真的。

原來黨中央從團結大局出發,於1942年7月2日對129師發出了電報指示,即《中央關於對待原四方面軍幹部態度問題的指示》。然而,129師當時收到中央的電文時,該指示中的第三條中有句話為“對原四方面軍的幹部的信任與工作分配應與其他幹部有所不同,但不應有歧視……”這句話,在當時129師的幹部中引起軒然大波,129師冀南第四軍分區司令員余倫勝拉了些人離隊出走了。出走的人里有兩位姓黃的團級幹部,還有各自的警衛員等一干人。他們在敵我結合部轉悠了兩天,被當地民兵發現,因懷疑他們的身份而將他們扣留了,經與129師聯絡後將人押解回了太行。

這就是丁武選處長講的“出走事件”。

大會講台上,丁武選處長的發言還在繼續,鋒芒直指毛澤東。原來黨中央指示的那份電報是毛主席親手起草的。會場上氣氛緊張,丁武選在台上啜泣著發言,下面是一片低沉的嗡嗡的議論聲,那聲音仿佛是雷暴雨前的低氣壓。緊張的氣氛,壓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丁武選的矛頭直指毛澤東,希望能得到他對這件事情的解釋。毛澤東沉重地站了起來,台下幾百雙眼睛盯著毛澤東。會場上一片寂靜,空氣似乎凝固了。

毛澤東深沉地說:“同志們,這件事是個誤會。中央對原四方面軍幹部態度問題的指示,這電報是我起草的,可指示中的電文應該是‘一視同仁’',而不是‘有所不同’。”

“可我們傳達的指示中的確是'有所不同'呀!”台下有人說道。

“同志們,我現在就是有一百張嘴也說不清這個問題。中央發出的電報都有存底,請原四方面軍的同志派代表去電報局查實。如果我的電稿是‘有所不同’,我任同志們如何處置都行;如果電稿中是‘一視同仁’,那就請同志們諒解。”

129師的原四方面軍的幹部真的選派了五位代表去了電報局查實,這天的大會暫告一段落。

第二天,會議繼續進行。一二九師派出的代表將電報原稿帶來在大會上宣讀,並出示給全體與會者。電文稿上清清楚楚寫著“一視同仁”。

原來中央的這一指示因譯電和收發發生了許多錯誤,甚至出現了與原意相反的字句,將“一視同仁”錯發為“有所不同”。所以,這不是毛澤東的錯。

會場上又是一片寂靜,許多人眼中噙著淚水。台下忽然有人高呼:“毛主席萬歲!”會場上像暴風驟雨般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和“毛主席萬歲”的歡呼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