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巧

丁巧

丁巧,回國後到新聞司外國記者新聞中心工作,負責為外國記者辦手續,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或協助安排一些有關領導人出訪或來訪等熱點問題的背景吹風會。

基本信息

事跡

還在上大學時,丁巧的一位師姐考入了外交部,她聽說以後羨慕不已。“當時覺得外交部很神秘,是第一大部委,而且外交事業很崇高。”丁巧說。畢業那年正趕上外交部招人,經過學校推薦和專門考試,她順利進入外交部。如果是本科畢業生,來到外交部4年後就成為最初級的外交官了。
在剛工作的半年裡,丁巧在新聞司信息中心做信息調研工作,負責跟蹤國外重大事件的發展和熱點問題。“比如伊拉克戰爭爆發,要隨時跟蹤戰況的發展,及時報導,還要把這些信息編寫成《今日新聞摘要》。”做這個工作很辛苦,每天要24小時輪流值班。半年後,丁巧被調到新聞發布處。大多數電視觀眾都知道外交部的新聞發布會,看過外交部發言人在電視上就熱點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的情景。丁巧在新聞發布處的工作就是蒐集各種信息供發言人參考。
那時,丁巧每天早晨5點多就開始工作,收聽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及其它電台的對華廣播,綜合多方面信息後報告發言人。一般情況下,丁巧和她的同事們收集的信息都較全面、準確,但有時外國記者會問一些“邊邊角角”的問題。這時發言人就只能按照口徑現場發揮來回答問題。為了儘可能避免這種狀況發生,丁巧他們就要更加用心。
2000年初,丁巧被派駐尚比亞,在使館研究室工作。使館訂了當地很多報紙,丁巧每天上班都要先看報紙,了解這個國家各方面情況,再翻譯、摘編要聞,供大使、參贊和其它部門參考。這是個被飢餓、疾病和貧困所困擾的國家,所以一開始,丁巧不敢放開工作。慢慢地,她被這個國家人民樂觀的生活態度所感染。“即使在葬禮上,你也聽不到哭聲,而是一路歌聲。”中國每年都派專家醫療隊援助尚比亞。早在上世紀70年代初,中國就派員修建了坦-贊鐵路,所以這個國家的人民對中國人都非常友好。在尚比亞期間,正趕上中國申奧成功。“當時大家都非常緊張地坐在電視機前等候訊息,當宣布中國勝利時大家都高興得又敲桌子又拍椅子。”
丁巧回國後到新聞司外國記者新聞中心工作,負責為外國記者辦手續,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或協助安排一些有關領導人出訪或來訪等熱點問題的背景吹風會。按規定,外國記者採訪必須事先向有關部門申請。有時遇到突發事件,記者去採訪來不及申請,就可能會發生被扣留,或記者證被沒收這樣的事情。“他們打電話來求助,我有時也很為難,中國有自己的規定,但從記者的職業來考慮,遇到突發事件確實來不及申請。”遇到這些事情解決起來比較困難,要做好疏通工作,請有關部門儘量放寬。“比如說膠捲沒收就可以了,不要扣記者證。我們現在名聲很高,記者們有事都來找我們。”各國日漸注重對華報導,派到中國來的都是資深記者,他們精明能幹,有很高的新聞敏感性。尤其像路透社、美聯社這些大社的記者互相搶新聞,哪怕只比對方早一兩分鐘發出訊息也好。對丁巧來說,跟他們打交道,更需要提高自己對新聞實效性的認識。“有一次開吹風會,發言人剛就焦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發布會還沒結束,訊息就已經上網了。”
去年10月,丁巧曾跟隨朱總理高棉參加一個會議。“我很欽佩朱 基總理和唐家璇部長(時任)。朱總理的講話特別鼓舞人心,他從來不照稿宣讀,好多話都是發自肺腑。唐部長為人隨和,記憶力特別好。我跟他出過一次差,下次他見到我居然能叫出我的名字。”想成為一名高級外交官,就要有很好的素質。“口頭、筆頭外語的技能及多方面的知識,都是要積累的。”丁巧說自己熱愛外交事業,雖然外交部的待遇並不高,“福利分房停止了,醫療也要改革,公務員的兩大優勢都沒有了。但我還是要在外交部幹下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