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蟲亞目

丁丁蟲亞目

丁丁蟲亞目(Tintinnina)是原生動物門、纖毛亞門、多膜綱、寡毛目的一個亞目,通稱丁丁蟲。個體大小45~1000微米。具瓶狀、杯狀、壺狀以及其他各種形狀的鎧殼。殼由身體分泌物(包括黃色蛋白)形成,故又名沙殼纖毛蟲。但也有光滑無砂的。身體纖毛退化,僅背側有1列較長的纖毛形成的纖毛膜。口緣周圍有長的彈性纖毛,在蟲體伸展至鎧殼外時起維繫蟲體的作用。體內常有大、小核各兩個。以接合和分裂兩種方式進行生殖。

基本信息

種屬分類

生動物門纖毛動物亞門多膜綱寡毛目的 1個亞目,通稱丁丁蟲。分13科73屬約2000種。大多數世界性分布。主要為海產,熱帶水域較多。中國沿海有不少種類。海洋中的丁丁蟲大都棲息在光照層內,以細菌、藻類、微小的鞭毛蟲類(特別是顆石蟲)等為食,但其自身卻被較大的浮遊動物紐鰓樽類捕食,也是鯡魚幼苗的重要食料。淡水種類很少,是花白鰱魚的食料。化石丁丁蟲見於上侏羅紀至下白堊紀,世界各地石灰岩中都有發現。

形態特徵

個體大小45~1000微米。具瓶狀、杯狀、壺狀以及其他各種形狀的鎧殼(見圖)。丁丁蟲亞目殼由身體分泌物(包括黃色蛋白)形成,常常附有砂礫以增強殼結構的牢固程度,故又名沙殼纖毛蟲。但也有光滑無砂的。纖毛蟲體位於殼內,以可伸縮的原生質腱附著於鎧殼的基底;有一個從鎧殼口伸出的口圍;圍口小膜區有很多火焰狀的小膜,小膜外圍是口唇,在小膜和口唇之間有呈大頭棒形的擬觸手,功能不明。身體纖毛退化,僅背側有1列較長的纖毛形成的纖毛膜。口緣周圍有長的彈性纖毛,在蟲體伸展至鎧殼外時起維繫蟲體的作用。體內常有大、小核各兩個。

生殖方式

丁丁蟲以接合分裂兩種方式進行生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