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七星

一箭七星

印度在東南沿海地區成功地發射了“一箭七星”。所謂的“一箭七星”就是一枚極地衛星運載火箭,攜帶著七枚衛星發射升空,這七枚衛星其中有一枚是印度的海洋監測衛星,另外六枚衛星,四枚是德國的,一枚是土耳其的,一枚是瑞士的。

簡介

一箭七星是印度自己一個比較成熟的火箭產品,當然它自己帶的是自己的海洋監測衛星,一般海洋監測衛星被稱為極地衛星,它不是按照地球的運行軌道,比如說從西往東打這樣一個赤道同步衛星,而是垂直的,繞過南北極的衛星。這個衛星在固定的時間內,可以在某一個地方停駐,每天有一個時間內,這樣做一些氣象的監測。印度像這樣的一個衛星,2009年也是“一箭十星”。

廣告作用

一箭七星一箭七星

“一箭七星”這個技術,印度2008年嘗試過“一箭十星”以後,對整個印度在國際商用發射市場提高份額和地位,起到了非常大的廣告和示範作用,最後極大地促進印度在火箭商用發射市場中擴大占領市場,去博取信譽。商用火箭發射是一個利潤非常高的行業,成為印度產業一個新的增長點。另外,我們也要看到,這一次跟上一次一樣,一顆主衛星,大概800多斤重,剩下的都是一些迷你衛星,我們叫做微型衛星。衛星500公斤以下的自重衛星,我們稱為小型衛星,印度甚至連小星衛星都不算,因為另外的七顆全部都在8公斤以下,甚至是超微型衛星。這樣表明了印度有精確的時間控制能力和射放衛星的能力,但這不意味著印度就形成了我們常說的一箭多星和反導技術,特別是多彈頭引導技術。把這兩種技術聯繫起來,現在還不意味著印度已經擁有了軍事上成熟的多彈頭分導技術

軍事意義

一箭七星一箭七星

一箭七星在軍事上有非常小的意義,但並不是決定性的意義,因為印度在去年打“一箭十星”之前,人家認為他要試射3500公里的“烈火-3”,打衛星和打洲際飛彈的區別在於洲際飛彈有一個在路段,打上去以後,按照慣性飛一下要回到大氣層,返回大氣層的過程當中,就像我們“神七”彈頭有一個耐火的,就是磨擦的幾千度的高溫,這個技術印度現在並沒有掌握的,就是遠程重返大氣層的技術,所以印度以前試射的像“烈火-2”,他的彈道壓得都比較低,這樣的話磨擦小。這個材料我們叫做技術性紡織品,三維編織的一些碳纖維的,或者有很多化學纖維的東西,這個在印度是被禁運的,所以說印度這次打的星軍事意義並不大。

因為它要產生實際意義的戰鬥部,就不能只是一個一噸以內,在總戰鬥部不超過一噸的情況下,分多少顆衛星,實際上只證明了一箭多星的發射能力,不證明在軍事上可以形成多彈頭引導能力。但我們另外一點要看到,軍事價值還是有的,萬一在戰場情況下,在衛星覆蓋能力出現真空的時候,這種一箭多星技術可以迅速地彌補戰場通訊指揮控制的空白,特別是增加偵查能力,這一方面印度一箭多星在軍事上還是可以套用的。但這一次我們主要還是看到這是一個商用衛星市場上非常成熟的運作,特別是連續成功兩次。我們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國家願意委託印度去發射這種微型衛星和小型衛星,從而有助於印度擴大已經有太多競爭對手參與進來的國際商用市場所占的份額。

從衛星的一箭多星控制或者分導控制來說,印度差不多在20多年以後,衛星分導技術,控制能力是關鍵,釋放多少顆衛星並不是主要的。這一次我們看到,印度實際上還選擇幾乎是同時段地釋放七顆衛星,七顆衛星基本上會在同一個軌道里,這只是一箭多星技術的第一階段,也只是多彈頭分導技術的一個前奏而已,再往下走能不能夠進行衛星的逐段控制釋放,這個檢驗反倒技術是否成熟的一個標誌。現在來看,印度的兩次實驗都沒有涉及到這部分內容,印度還有一段路要走,但是我們要看到印度衛星發射技術的進步是非常快的,從這件事情上看,印度取得突破應該不會用太長的時間。

發射情況

2009年
2009年9月23日,在位於印度安得拉邦斯里赫里戈達島的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一枚PSLV-C14型極地衛星運載火箭攜帶7顆衛星發射升空,把七個人造衛星送上太空軌道,在太空探索的道路上邁進了一大步。
一箭七星一箭七星
印度太空研究機構主席奈爾表示,那七個衛星已在準確的時間,準確的納入離地表720公里的環球軌道。那七個衛星一個是印度的,其他六個屬於其他國家,德國四個、瑞士一個、土耳其一個。印度那個是海洋觀測衛星,將用來觀察海洋對大氣的影響;當局也會利用這些海洋資料,為捕魚公司確定捕魚區。印度這次太空任務耗資4000萬美元,衛星占了60%,火箭占40%。印度是從1963年起推動太空探索活動,它要發展自己的衛星和火箭,減輕對外國宇航機構的依賴。經過40多年的摸索,印度在2007年開始為他國發射衛星,以它在成本方面的優勢競爭商用衛星部署這塊大餅。印度PSLV-C14火箭昨天在真奈東北80公里的斯里赫里戈達島成功升空。
掌握一箭多星技術,意味著在軍事上飛彈多彈頭反導技術上有了重大突破,這是現代化軍事強國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術。
2013年
2013年2月25日,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宣布,印度利用一枚極地衛星運載火箭在該國南部成功發射了七顆衛星。這是印度自2009年9月以來再次成功進行“一箭七星”發射。
據悉,七顆衛星中有一顆名叫“薩拉爾”(“SARAL”),是由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和法國航天局國家空間研究中心共同研製的,重約410公斤,其中裝載有兩個法國研製的專門用於分析海洋現狀及海平面高度的監測設備。
一同發射的還有兩顆加拿大衛星,包括加拿大航天局設計的“近地物體監視”衛星和麥克唐納·迪特維利聯合有限公司建造的“藍寶石”衛星。其餘衛星分別來自奧地利、英國和丹麥。
據加拿大航天局稱,“近地物體監視”衛星是世界上第一個空間望遠鏡。它的環繞地球運行周期為100分鐘,用於探測和跟蹤小行星,並掃視太陽附近空間以準確搜尋其他幾乎所有可見小行星。“藍寶石”軍事衛星將尋找並監視運行於6000公里至4萬公里軌道範圍內的功能衛星和空間碎片。
英國廣播公司有報導稱,這是印度第23次發射“極軌衛星運載火箭”。另外,印度計畫在2013年發起10次空間任務,並宣布將向火星發射一艘無人駕駛飛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