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均衡表

一目均衡表

歐美的專業操盤人對一目均衡表越來越推崇,是什麼令一目均衡表比傳統技術分析優勝呢? “一目均衡表”是日本在二次大戰前發明,功能是提供市場的方向及入市位,一目均衡表的假設是全沒有依據任何所謂的技術分析工具或理論,一目均衡表是全世界技術分析的鼻祖。 一目均衡表,顧名思義是“一眼睇曬”。日本文KINKO,直譯為時空平衡點,HYO是圖表的稱謂,故此,Ichimoku Kinko Hyo包含了一個時空平衡點的圖表,提供一個價格巨觀的變動,及投資者入市的方向。

基本介紹

一目均衡表是由一日本記者一目山人(Ichimoku Sanjin,真名:細田悟一)發明,一目均衡表是日本最普及的買賣圖表工具,套用不單限於股市,更在債券、外匯市場廣泛為投資者採用,此發明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面世,只是最近才得到國際業界認同。

一目均衡表實際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通過圖表本身,解讀市場的信號;第二部分,是通過計算,預測市場的方向和位置。特別是第二部分,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簡化解讀了周期理論、江恩理論和波浪理論的核心部分,有很強的適用性。

一目均衡表由每日的K線(一目均衡表中稱日日線),5條線及一個抵抗帶(俗稱雲圖)構成。通過幾者間關係的解讀,可了解市場的強弱,並可得出買賣信號。因“運用此表,市場的趨勢一目了然”,故稱“一目均衡表”。

一目均衡表可分為“眼睛看得見的部分”和“眼睛看不見的部分”:“眼睛看得見的部分”的重點是轉換線與基準線的關係、價格與遲行線的關係及價格與雲的關係。“眼睛看不見的部分”主要有時間論、波動論和值幅觀測論。

計算方法

一目均衡表 一目均衡表

一目均衡圖由五組參數合成,與現在常用的移動平均線吻合。參數基於各個長短周期的高低點,提供一明確簡單的走勢圖。五個參數如下:

1、短軸快線

短軸快線 = 轉換線 = (9 日內最高+9 日內最低)/2,以9日為一短線周期 (周期長短可任意更改)。

2、中軸慢線

中軸慢線 = 基準線 = (26 日內最高+26 日內最低)/2, 以26 日為一中線周期 (周期長短可任意調教)。

3、後移指標

後移指標 = 遲行帶 = 將今日收市價後移至一中線周期。

4、前移指標A

前移指標A = 先行帶A = (短軸快線+中軸慢線)/2,前移至一中線周期。

5、前移指標B

前移指標B = 先行帶B = (52 日內最高+52日內最低)/2, 前移至一中線周期。

6、雲帶(抵抗帶)

雲帶= 前移指標A及前移指標B的空間。

一目均衡表以9, 26, 52 三個係數計算周期,在1930年代,日本是每周六天工作,傳統的系統包括個半星期(短)、一個月(中)及二個月(長)為準,現今社會,己由六個工作天改為五個,故此根據一目均衡表的神髓,應改為7, 22, 44 才能配合現今社會。

使用方法

一目均衡表 一目均衡表

利用一目均衡表區分強弱市(買賣信號)。

升勢(買入信號)

K線位於雲的上方;

K線在基準線之上推移(基準線成為下降阻力);

轉換線在基準線的上方推移(超強勢的情況下,K線在轉換線上方推移);

遲行線在K線的上方。

降勢(賣出信號)

K線在雲的下方;

K線在基準線的下方推移(反彈只到轉換線的位置,難以反彈到基準線);

轉換線在基準線的下方推移(降勢明顯的情況下,K線在轉換線的下方推移);

遲行線在K線的下方。

調整期一目均衡表的特徵

1)由上升轉為下降的調整階段,一目均衡表的表現:

K線開始由上方進入雲層;

K線下穿基準線;

一目均衡表 一目均衡表

轉換線在基準線之下停留;遲行線開始下穿K線。

2)由下降轉為上升的調整階段,一目均衡表的表現:

K線開始站在基準線的上方;

轉換線上穿基準線;

遲行線上穿K線;

K線由下方進入雲層,最終上穿雲層;

遲行線由雲的上方穿出。

一目均衡表的其它特徵

市場呈強勢之時,通常難以觸及雲的邊線;

市場呈強勢之時,通常不會穿透轉換線,在穿透轉換線時,一般意味著進入調整;

始終未穿透基準線的市勢,當開始穿透基準線時,可能意味著較大調整的開始;

價位觸及雲的上邊線後,未能上穿基準線,雲層較易被穿透;

遲行線穿透日日線和雲層的時候,容易出現暴跌;

在下降市中,通常難以觸及基準線。

相關參數詮釋

轉換線與基準線的關係

一目均衡表 一目均衡表

基準線,市場方向的基準。 類似平均移動線,價格如果突破了,就有可能轉勢;但如果碰了一下就反轉的話,可以判斷走勢還沒有變。

基準線作為支持線、阻力線。基本上可以判斷:價格在基準線底下時,為弱勢;上面時,為強勢。基準線是判定轉勢的依據,價格從低下穿越基準線時,走勢將轉為上升走勢,反之為下降走勢。

基準線體現過去26天買賣力量的平衡,與移動平均線有所不同。基準線指示的方向是重要的趨勢信號。

利用一目均衡表判斷市勢的強弱,轉換線在基準線的上方還是下方是重要的判斷依據。升勢時,轉換線在基準線上方是必要條件;降勢時,轉換線在基準線下方是必要條件。

上升市時,通常收市價維持在基準線之上。超強市時,轉換線也可能成為支撐。基準線是上升趨勢時反彈的支撐位,轉換線是下降趨勢時反彈的阻力位。

在價位始終維持在基準線之上的市勢時,如果出現下穿基準線的情況,是出現調整的徵兆。最終的判斷標準是轉換線是否下穿基準線。

在強勢的情況下,價位不會下穿轉換線。大幅上升後,價位下穿基準線時,對於買方來說,是最危險的情況。

轉換線,作為短期支持線、阻力線;確定走勢已形成時的低買高賣價位;判斷走勢強度。

轉換線和基準線相比,是較短時間的買賣平均值。也就是說,轉換線是從大趨勢中捕捉小的波浪,設定低進高拋的目標值。比基準線多出許多的動盪。機會多的反面,也多出很多陷阱。

在看轉換線的同時,一定要參考基準線。如果在價格只是破掉轉換線時,就判斷轉勢的話,有可能造成很大的損失,在這個時候,不是去出貨或反手的時候,而應是看作補倉的機會。

還有一種考慮方法:原本在價格接近或破掉轉換線的時候,是該低買高賣的,但如果價格在轉換線附近走動,如無法繼續其走勢的時候,就可以判斷:走勢的餘力已開始減少,已開始接近轉勢了。

利用一目均衡表難以判斷時,要藉助其它判斷手段。

雲的解讀方法

雲是解讀市場氣氛的重要依據,走勢方向的基準。作為支持帶、抵抗帶。雲層的厚度可以理解為市場買單的數量。

價格在雲層上面,雲層是支持帶;價格在雲層下面,雲層是抵抗帶;價格在雲層中間走動時,雲的上弦為抵抗線,下弦為支持線。

中長期上升趨勢時,價位上穿雲層是必須條件;下降趨勢時,價位下穿雲層是必須條件。從中可以體現出市場氣氛。

在下降趨勢時,當價位自下穿入雲層時,表示市場氣氛由賣轉變為買。反之亦然。

價位穿透雲層,但遲行線仍未穿出雲層,最終仍未形成升勢的例子很多,要引起注意。

K線和遲行線未穿出雲層,就難以證明轉勢。

先行線A與先行線B之間交叉的地方應引起注意。雲層是由兩條線形成的:先行線A和先行線B。這兩條線相交叉的地方,叫“交叉點”,這是雲層的又一個參考點。當價格在經過此點的時候,一般來說,市場都會有較大的波動。

雲層變薄的地方,說明買賣力量趨於均衡,市場易出現劇烈波動。

抓住走勢波動的大致最終價位。價格在雲層的上面推移,就是上升走勢;反之,則是下降走勢。當然,破掉支持帶,抵抗帶,那就是說,走勢要轉向了。還有一點一定要重視的就是雲的厚度,雲層寬的話,抵抗帶和支持帶是比較難破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先行期間線的上下限會交叉,雲層會變薄。如果是上升市,在交叉之前必須保持上升勢頭,否則的話,在交叉的位置容易出現暴跌。

K線下穿雲層時,容易出現急劇下跌。下穿雲層後,雲的下限成為上升的阻力,可考慮沽出。

基準線是攻防易手的第一信號,雲層是最後的信號。當K線進入雲層時,攻防徹底轉變的可能增大,應引起充分的注意。

一目均衡表本來是不考慮月圖的。以日圖為中心,兼顧周圖。但在實際分析時一目均衡表分析應按月、周、日的順序進行才會取得好的效果。

遲行線的解讀方法

一目均衡表的發明人--一目山人將遲行線稱為一目均衡表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般的概念,在運用遲行線進行判斷時,遲行線上穿K線是買入信號,遲行線下穿K線是賣出信號(這與移動平均線的用法相似)。

遲行線應運用在長期趨勢的判斷上。

過去的價格相比,遲行線在價位的上方移動時為買方市場;遲行線在價位的下方移動時為賣方市場。

一目均衡表 一目均衡表

現在的價格和26天前相比較,高於的話,即遲行線在價格的上面移動,那就是上升走勢;反之,就是下降走勢。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和價位交叉的時候,預示著走勢的轉換。如果遲行線只是輕微的碰到價格,或稍一交叉,又走回來的時候,那就說明走勢並沒有轉換,還在繼續。而且,這種時候,還常常預示著會發生更強的走勢。1)下降市時遲行線的作用

在K線下穿基準線和雲層的同時,遲行線下穿雲層,是最好的賣出點。

在下降市中,遲行線反彈至日日線位置是極佳的賣點。

遲行線在K線下方時,儘量避免作買單和不持有買單是合理的操作方式。

2)市勢由降轉升時遲行線的作用

市勢是否見底,要通過其它方式判別。一般來說,轉換線上穿基準線,遲行線上穿K線和K線上穿雲層稱為“三點轉強”,是較明顯的轉強信號。

3)上升市時遲行線的作用

在強勁的上升市時,遲行線與K線平行上升。如果遲行線與K線開始接近,則表示市勢轉弱,進入調整期的可能較大,應引起注意。

若市勢保持上升勢頭,遲行線不下穿基準線是必要的條件。

一目均衡表的第一部分到這裡就全部介紹完了。這一部分相對比較直觀、易於理解,但各構成要素之間的關係如何正確解讀,還需要在實踐中逐步摸索。

套用方式

一目均衡表 一目均衡表

傳統的技術分析方法是用市場的開、高、低、收或平均價作依歸,黃金分割則以神奇數字定一上下波幅,支持阻力的顯示都繫於一點或一線。

一目均衡表則以雲帶量化支持及阻力,延伸雲帶更可預測未來阻力或支持,一目圖將最抽象的支持、阻力量化,肯定比現代的技術分析方法優勝,雲帶的厚薄是由前市波幅所製成,故此“一目均衡圖”除了平均價的概念外,更溶合市場的波幅。以下例子,可以更清楚。

一目均衡表 一目均衡表

見上圖,為英鎊兌美元圖配以一目均衡表。2004年9月至11月,英鎊在雲帶下盤整,雲帶形成阻力區,盤整期間,一目圖曾發出初級買入訊號,跟著強力沽出訊號。最後再發生初級買入訊號,市跟著破雲帶形成趨勢,在2005年1月,市高位回落至雲帶,在雲帶中上落,失去方向感,後再上破雲帶,再成升勢,在一目均衡表的理論上,市要破雲帶才可確認升勢,以一目雲帶配合傳統理論,對支持阻力應有一新體會。

見上圖,為美元兌日圓日圖配以一目均衡圖。2004年8月至10月,市在雲帶中盤整,雲帶形成強大支持,在A點,市不能跌破雲帶,跟著市反彈,但無力破雲帶,形成窄幅通道,直至10月,市破雲帶,當時雲帶收窄,支持力度減弱,市破脆弱支持形成跟著的大跌市。

整體來說,雲帶的厚薄可顯示支持或阻力的強度,若雲帶收窄,顯示引申波幅減低,任何一方突破可期,另一方面若雲帶厚度加大,顯示支持或阻力的力度加大,配合高的引申波幅。

一目圖對長短線的啟示:將日圖及周圖配合,日圖及周圖雲帶可作市上下通道。將上面二幅圖作一比較,周圖的雲帶構成日圖上升或下跌遇阻的依據。

與波動理論

共同點:兩者都是古典的分析方法,學問深奧,不乏有許多信仰者。一目均衡表和艾略特波動理論都研究時間和價格的關係,其規律來源於自然界,少不了“悟性”。

不同點:一目均衡表基於市場過去的價格製作圖表,將過去、現在、將來結合在一起通過想像來推測價格的波動;適合中長期分析。

艾略特波動理論從價格圖表推測形成的波,並從波形中主觀推定波的位置,隨著時間的推移來檢驗其正確性,且要不斷地修正所推定的位置;適合中短期分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