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將功成萬骨枯[詩句]

一將功成萬骨枯[詩句]
一將功成萬骨枯[詩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一將功成萬骨枯,是唐代曹松《己亥歲》中的詩句,現代解釋為一個將帥的成功是靠犧牲成千上萬人的生命換來的。出處:唐·曹松《己亥歲二首》其一:“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其二:“ 傳聞一戰百神愁,兩岸強兵過未休。誰道滄江總無事,近來長共血爭流。” 曹松的這首詩描寫了安史之亂後的戰爭戰亂殃及江漢流域,兵荒馬亂、生靈塗炭的現實。詩中揭露了社會的一個普遍現象,將軍的戰功是千千萬萬人的生命換來的。

基本信息

出處

唐·曹松《己亥歲二首》其一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其二

傳聞一戰百神愁,兩岸強兵過未休。誰道滄江總無事,近來長共血爭流。

曹松的這首詩描寫了安史之亂後的戰爭戰亂殃及江漢流域,兵荒馬亂、生靈塗炭的現實。只可惜這種原本無樂可言的艱辛樵蘇之“樂”,如今也不可復得。“ 一”與“萬”、將軍榮與“萬骨枯”強烈對比,令人觸目驚心。

詩中揭露了人類社會的一個普遍現象,將軍的戰功是千千萬萬人的生命換來的,在詩人看來,封建社會中最為榮耀的封侯之事實則是一種罪惡。張蠙的“可憐白骨攢孤冢,盡為將軍覓戰功”(《吊萬人冢》),劉商的“將軍夸寶劍,功在殺人多”(《行營即事》),用意與此相同。從詩人充滿感傷語調的規勸可以體會戰爭災難之深。這兩句語言樸素,而意旨極深,是警世之言。

作品譯文

其一

富饒的水域江山都已繪入戰圖,

百姓想要打柴割草度日而不得。

請你別再提什麼封侯的事情了,

一將功成要犧牲多少士卒生命!

其二

一將功成萬骨枯[詩句] 一將功成萬骨枯[詩句]

傳說一旦開戰神靈都發愁,

兩岸軍隊連年混戰永不休。

誰說滄江總是太平無禍事,

近來江水混著鮮血爭先流。

示例

示例:自古道:“~。”誠有此言也。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五十五回

釋義

直譯

一將功成萬骨枯[詩句] 一將功成萬骨枯[詩句]

一員將領所立下的戰功,是無數森森白骨壘砌而成的。

含義

一員將領的赫赫戰功,其寶劍之下不知已死去了多少人,此句話無情地揭示了人類社會戰爭的本義。

作者簡介

曹松,唐代晚期詩人。字夢徵。舒州(今安徽潛山)人。生卒年不詳。早年曾避亂棲居洪都西山,後依建州刺史李頻。李死後,流落江湖,無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進士,年已70餘,特授校書郎(秘書省正字)而卒。他遺有《曹夢征詩集》3卷,《全唐詩》收入其詩140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