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人民幣

一元人民幣

一元人民幣是人民幣元的最小面額。中國共發行了五套人民幣。中國貨幣市場上目前流通的1元紙幣多數為第五套人民幣1元紙幣,自2004年7月30日起,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主色調為橄欖綠色。第一至五套人民幣均有1元面值的紙幣。第一套2種,第二套2版、第三、五套各1版、第四套3版。2016年1月1日起,山東[地理區域]省在青島[山東省副省級城市]、棗莊、濟寧、臨沂、日照5個城市,停止向商業銀行投放1元券紙幣,轉由硬幣替代。

基本信息

發行版本

一元人民幣一元人民幣
第一套人民幣是1948年12月1日--1953年12月陸續發行

第二套人民幣是1955年3月1日--1962年4月20日陸續發行

第三套人民幣是1962年4月20日--1974年1月5日陸續發行

第四套人民幣是1987年4月27日--1996年1月5日陸續發行

第五套人民幣是1999年10月1日--2004年7月31日陸續發行

版本介紹

第五套1元

一元人民幣一元人民幣
第五套人民幣1元背面人民幣上的圖案並非完全寫實,攝影師所在角度只能拍到兩座石塔。三潭印月,杭州西湖十景之一,位於西湖中部偏南,與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稱“湖中三島”,猶如我國古代傳說中的蓬萊三島,故又稱小瀛洲。北宋時已成為湖上賞月佳處。明人張寧詩云:“片月生滄海,三潭處處明。夜船歌舞處,人在鏡中行。”
據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介紹,第五套人民幣1元紙幣主色調為橄欖綠色,票幅長130毫米、寬63毫米,正面主景圖案為毛澤東頭像,背面主景圖案為杭州西湖。第五套人民幣1元紙幣有六個主要防偽特徵:正面左側空白處,迎光透視,可看到立體感很強的蘭花水印;正面主景毛澤東頭像採用手工雕刻凹版印刷工藝,形象逼真、傳神,凹凸感強,易於識別;正面右上方有一裝飾圖案,將票面置於與眼睛接近平行的位置,面對光源作上下傾斜晃動,可看到面額數字“1”字樣;背面下方膠印圖案中,印有縮微文字“人民幣”和“RMB1”字樣;正面主景毛澤東頭像、“中國人民銀行”行名、面額數字、盲文面額標記等均採用雕刻凹版印刷,用手指觸摸有明顯凹凸感;正面印有雙色橫號碼,左側部分為紅色,右側部分為黑色。

第四套1元

第四套1元人民幣1988.5.10發行,古錢滿版水印,另外還發行有票面圖案顏色相同的1990年版和正面主色稍紅、鈔票號碼為黑色的1996年版。正面是侗族和瑤族婦女頭像,左邊是“燕子桃花”圖。燕子是歡快勤奮的報春鳥,桃花綻開於春光明媚之際,“燕子桃花”占近春光,將萬里江山裝扮得分外妖嬈,並寓意美滿幸福和青春常在。幣背畫是萬里長城。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它似一條巨龍,盤旋於起伏延綿的群山峻岭之巔,氣勢磅礴,雄偉莊嚴。

第三套1元

第三套1元人民幣正面為女拖拉機手圖,象徵農業為基礎,背面的羊群象徵發展畜牧業

第二套1元

第二套人民幣,是在第一套人民幣的基礎上於1955年3月1日開始發行的。當時已消除戰爭給國民經濟帶來的影響,工農業生產迅速恢復和發展,商品經濟日益活躍,市場物價穩定。國家財政在收支平衡的基礎上,連續幾年收大於支,國家商品庫存、黃金儲備也連年增加,貨幣制度相應鞏固和健全,一個獨立、統一的貨幣制度已建立起來。但是,由於解放前連續多年的通貨膨脹遺留的影響沒有完全消除,第一套人民幣的面額較大(最大為5萬元),而且單位價值較低,在流通和計算時,以萬元為單位,不利於商品流通和經濟發展,給人民生活帶來很大不方便。

第一套1元

第一套1元人民幣第一套1元人民幣
第一套人民幣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勝利進軍的形勢下,由人民政府所屬國家銀行在1948年12月1日印製發行的唯一的法定貨幣。在圖樣題材上,選擇當時經濟建設和新社會人們生活的圖案,生動展現出我國解放事業及建國初期人們的政治、生活、文化、社會百態,使人們領略到在黨的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齊心協力、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建設新中國、新社會的如火如荼激情歲月。第一套人民幣的發行保證了解放戰爭勝利進軍的需要,促進了經濟的恢復與發展,最終成為統一的全國貨幣,結束了國民黨統治下幾十年的幣制混亂歷史。

1948年版
面額:1元

背景圖案:花符
發行時間:1949年1月10日
背面主色:淺咖啡
正面圖案:工人和農民
規格:113×54正面主色:藍、粉
停用時間:1955年5月10日

退出市場

一元人民幣一元人民幣
山東試點
2016年1月份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發布通知:
1月1日起,山東省在青島、棗莊、濟寧、臨沂、日照5個城市進行“1元券硬幣化工程”試點,停止向商業銀行投放1元券紙幣,轉由硬幣替代。
試點城市流通1元紙幣在經過消化後會轉為殘損幣進行銷毀,並逐步退出流通市場。
硬幣化的推廣主要是由於硬幣流通時間長、易清洗且有利於自助投幣設備推廣等作用。以壹元面額的人民幣為例,硬幣的流通時間約為20-30年,而紙幣的流通時間一般為1年。同時,在正常流通的情況下,同為壹元面額的硬幣和紙幣20年投放使用的綜合成本之比約為1:15。而且,20年後金屬仍可收回重鑄。
硬幣的材質和外型使得硬幣便於自助投幣購票、投幣停車、投幣電話等自助設備的使用,為人們生活帶來方便。硬幣圖文立體感強,盲人可以根據觸摸感覺到大小、輕重不同而斷定其面額,如果在硬幣上鑄有盲文、手感強,不易磨損,更利於盲人識別。

退出原因

一元人民幣一元人民幣
央行:1元紙幣和硬幣將長時間並存流通
隨著中國人民銀行2016起在部分省份逐步加大1元硬幣投放量,有傳言稱“1元紙幣將在短期內退出流通”。央行貨幣金銀局2016年4月12日明確回應,1元紙幣和硬幣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並存流通。
部分省份推動人民幣硬幣化
央行貨幣金銀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根據央行的安排,從今年起,在福建、江西全省和山東部分地市,逐步推動1元人民幣硬幣化,即1元人民幣單一投放1元硬幣(1元紙幣仍正常流通)。
根據地方需求情況共同並存流通
央行貨幣金銀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1元人民幣的硬幣化推進過程中會根據民眾的需要和地方的不同情況,穩步推進,並注重公眾習慣的培養和流通環境建設。從2015年使用量看,1元紙幣的全國使用量是1元硬幣的3倍多。1元紙幣還將長時間大量投放,與1元硬幣共同存在,不會在短期內退出流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