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娛樂世界》

《Q娛樂世界》

《Q娛樂世界》是一本關於搖滾、音樂、文化的雜誌。1986年10月,創刊於英國倫敦,以其敏銳的洞察力和犀利的評論獲得了當時大量英國乃至歐洲年輕而充滿活力的知識群體的共鳴。

基本信息

《Q娛樂世界》雜誌

《Q娛樂世界》雜誌簡介

1986年10月,《Q》創刊於英國倫敦,以其敏銳的洞察力和犀利的評論獲得了當時大量英國乃至歐洲年輕而充滿活力的知識群體的共鳴。《Q》以音樂為溝通的媒介,打開了新時代的大門。新鮮的思想和靈感,充滿激情的演出和創作,讓青春得到了盡情揮灑和展現。大量世界一流的樂隊、藝人、明星通過《Q》獲得了舞台,一股掀起時代新風的運動隨之席捲全球。

《Q娛樂世界》創刊號《Q娛樂世界》創刊號

25年後的今天,《Q》來到中國。在這片土地上,有知識、有眼界、年輕的社會思想和物質消費中堅力量開始崛起,以他們的創新、才華、品位和責任更新著時代的精神。音樂是無國界的文化,充滿激情與樂趣,折射品位,塑造個性,匯聚力量。《Q》將讓我們能夠以音樂的態度,聆聽時代的聲音,樂領潮流。

《Q》雜誌由國內領先的創意類雜誌出版機構藝術與設計雜誌社傾力引進至國內,中文版《Q娛樂世界》首期雜誌從2012年5月起正式發行。除大量原版內容外,該雜誌亦悉心挖掘本土音樂及生活資訊,力求做到中西文化的良好交融,為讀者帶來最佳的閱讀體驗。

除雜誌外,《Q娛樂世界》將依託雜誌主體,“Q現場”,“Q電台”,“Q移動”等多元化業務模式即將全面開展,以求打造一個立體的全媒體傳播平台。

創刊活動

4月29日~5月1日,在北京舉行的“2012草莓音樂節”上,英國老牌音樂雜誌《Q》的中文版《Q娛樂世界》正式創刊發行。作為與美國RollingStone(《滾石》)雜誌齊名的全球兩大音樂雜誌之一,《Q娛樂世界》採取了在音樂節舞台冠名的震撼方式來宣告自己的市場野心。據悉,以冠名演出舞台的方式來創刊,在國內刊業中並無先例,頗具新意(國外音樂雜誌NME曾經在音樂節與BBC共同冠名舞台)。“一個雜誌品牌冠名一個音樂節的表演舞台,比起一份音樂雜誌創刊,更具有新聞價值”,草莓音樂節發起人、摩登天空創始人沈黎暉說。作為著名音樂雜誌Q的中文版,《Q娛樂世界》的創刊引發了諸多音樂人與樂迷的期待與關注。早在去年,《Q娛樂世界》將在國內落地的訊息就已傳出,這本創刊於1986年的著名音樂雜誌出版中文版,引起了眾多國內樂迷的追捧。“通過舞台冠名的方式宣布創刊,給這個音樂迷的節日帶來了一番巨大驚喜!”有人在微博上如此評價。據悉,雜誌在創刊之前先行開通的微博賬號,如今的冬粉數量已經達到了11萬。對於一個相對細分的雜誌來說,這顯然是個不能忽視的數字。

2012草莓音樂節Q舞台現場圖2012草莓音樂節Q舞台現場圖

當然,另外一種聲音則對表達了對音樂刊物未來的擔憂:目前的紙媒市場並不景氣,音樂市場更是徘徊在低谷。站在紙媒和音樂這兩塊並不豐滿的產業上,音樂雜誌的生存土壤在哪裡呢?對於此番《Q娛樂世界》在草莓音樂節上的創刊發行,該雜誌的市場部負責人表示,“音樂節的觀眾大部分都是音樂雜誌的潛在讀者。和草莓音樂節之間的良好合作對於《Q》進入中國是個精彩的起始點,但這亦僅僅是拓展我們音樂藍圖的開端。”據悉,《Q娛樂世界》在北京草莓音樂節的現場進行了首發。凡是進入音樂節現場的觀眾,都可以在填入個人信息後申請加入“QClub”(Q俱樂部),並免費獲贈一本珍藏本創刊號雜誌。短短3天時間裡,有近4000位觀眾申領了雜誌,更是有上百名讀者直接在現場訂閱了全年的雜誌,品牌宣傳效果十分顯著。據悉,加入QClub之後,讀者將獲得各種優惠,比如有機會免費獲贈音樂節門票,並以很低的折扣買到一些潮牌商品等。

2012草莓音樂節Q舞台現場圖2012草莓音樂節Q舞台現場圖

5月上旬,首期《Q娛樂世界》將全面上市。除雜誌主體外,《Q娛樂世界》隨後還將推出“Q現場”(QLive)“,Q電台”(QRadio),“Q移動”(QMobile)等諸多產品,力求為國內讀者打造一個全面而立體的全媒體音樂媒體平台。其中,雜誌的App版本目前已經測試完畢,5月份將在蘋果的iOS和谷歌的Andriod平台上提供下載,而音樂電台和現場演出活動兩大項目也已經開始了前期的籌備,將在年內都布局完畢。即將開始的“2012樂谷音樂節”也將有《Q娛樂世界》雜誌的進一步亮相。在紙媒整體頹勢的情況下,通過創新性的商業模式和行銷手段,利用各種可傳播的路徑把優質的內容傳送到讀者客群,這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音樂雜誌的土壤在哪裡”的疑問,也回答了“雜誌的土壤在哪裡”的困惑。

業內評論

我只會買這三本雜誌《Q》、《uncut》和《MOJO》。《MOJO》和《UNCUT》會介紹以前經典樂隊的故事和背景,每期都有一個主題,圖片也配得好。最喜歡的還是《MOJO》,《Q》有點兒八卦,但選題特別好,有一些欄目,例如,Q50會總結性介紹一些經典的專輯。 ——有待獨立電台DJ

《Q》是我最早接觸的英國音樂雜誌,十幾年前就開始買,以前我們做《摩登天空》音樂雜誌的時候,常參照《Q》進行討論。平面音樂媒體的指責人,應該是對音樂做非常深入的發掘和探討,希望《Q》中文版能承擔起這個重擔。——沈黎暉摩登天空唱片創始人

《Q》雜誌在全球音樂產業里有著風向標作用,從一線搖滾明星最新動態的同步更新,到對犄角旮旯里獨立樂團的挖掘推薦,《Q》雜誌總在以自己獨特的視角向樂迷呈現當下音樂圈全貌。現在它落地到了中國,希望能成為資深樂迷以及業界人員必備的讀物。——海豐兵馬司唱片負責人

我只會買這三本雜誌:《TheNewyorker》、《TheEconomist》和當《Q》。我的合伙人Archie會從英國把《Q》帶回中國給全公司的人看。——戴子文(NathanielDavis)SplitWorks音樂推廣機構運營總監

英文版《Q》是我最喜歡的期刊之一,內容豐富、很逗。聽說《Q》來到中國,我最擔心的就是會跟風出一堆《J》、《K》、《A》……。不開玩笑,中文音樂期刊裡面太缺乏《Q》這樣又文藝又熱情的了。我相信中文版《Q》會稱為我最愛的期刊。——加菲眾HitFM主持人

幾年前就聽說準備引進《Q》雜誌,我覺得這是一件特別好的事情。在英國本土,《Q》雜誌的內容比較貼近音樂大眾,兼收並蓄,包容度好。Q代表的意思是"cue",希望《Q》中文版揭示給我們更多新鮮有趣的東西。——Maddy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輕鬆調頻DJ

當我翻開Q中文版的試刊看到最近正大愛的EdwardSharp&theMagneticzeros就放不下手了,它夠快夠酷,新鮮有趣,既能同步全英國最IN音樂事件,也能從專業角度關注本土音樂發展,迫不及待等下一期啦~——寧靜TOPFM101.8主持人/音樂監製

在我家鄉愛爾蘭的時候,我經常讀各種音樂評論出版物,尤其是《Q》雜誌。因為有現場演出的照片,尤其是能看我的偶像音樂人所用的裝備(JackWhite為首!)現在有了中文版本的《Q》就更方便了。不但能了解最喜歡的樂人近期的情況,也能向中國的歌迷們介紹國外音樂節以及新專輯發行等信息。當然,我也能用它練中文!最想看到的採訪都是來自比較有影響力的樂人;除了JackWhite之外還有JAMC主唱JimReid或者IggyPop。《Q》雜誌是我的音樂啟蒙老師,祝願中文版本越做越強大!——董默涵(RichardDoran)央視《希望英語》主持人/音樂人

藝術與設計雜誌社.

藝術與設計雜誌社是國內知名的創意媒體出版商,出版《藝術與設計》、《中外生活廣場Surface》、《數碼設計TED》、《現代藝術》、《產品設計》、《雅致巴黎》、《娛樂世界Q》等一系列出版物,並擁有藝術與設計出版社和北京翰林世紀藝術設計有限公司、亞太創新中心(洛杉磯)等機構,在上海、成都、廣州開設有分公司。經過多年的發展,藝術與設計雜誌社已經成為國內媒體出版領域的知名機構,旗下知名雜誌《藝術與設計》是全球發行量最大的創意雜誌,創辦於1997年,由經濟日報社主管,證券日報社主辦,是中國國家設計期刊。[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