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

《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

本書以一部旅行車為載體,通過在路上的見聞、過去的回憶、撲朔迷離的人物關係等各種現實場景,以韓寒本人對路上所見、所聞引發自己的觀點。這場真正的旅途在精神層面,如果說似乎逾越了部分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但出發點也僅僅是希望在另一側找到信仰。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1988—— 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1988—— 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

作品以一部旅行車為載體,通過在路上的見聞、過去的回憶、撲朔迷離的人物關係等各種現實場景,以韓寒本人對路上所見、所聞引發自己的觀點。這場真正的旅途在精神層面,如果說似乎逾越了部分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但出發點也僅僅是希望在另一側找到信仰。韓寒是“叛逆的”,他“試圖用能給世界一些新意的眼光來看世界。試圖尋找令人信服的價值”。

作者簡介

韓寒:賽車手、作家、青年意見領袖。

讀後感

我是懷著平靜的心情走進這本書的,僅僅是讓呼吸的韻律隨韓寒平淡的文字起伏。我沒有指望驚心動魄,感動流涕,因為韓寒辦不到,我也不情願。
物化的世界物化一個人的速度也是驚人的,人的成長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說也就是想像力喪失的過程。生活最初就是渾身素潔的天使,披著羽毛飛在天空,而成長的過程就是逐漸拔去天使羽毛的歷程。終有一天,我們面前剩下的就是一個赤裸裸的怪物,真實地醜陋著。可現實是這樣的:像皇帝的新裝那樣,沒有人願意承認這個赤裸裸的傢伙,他們用盡虛偽、謊言、伎倆來掩蓋自己,欺騙眾人。
讀韓寒的《1988》,我突然發現韓寒很像《皇帝的新裝》中那個小男孩,只有他勇敢地說出了真話,而被偽善矇騙已久的我們會發現:喔,原來生活是這個樣子。
故事裡有一場遙遠的旅程。這場旅程不僅僅局限於空間上,也可以視作時間上的。
首先,從空間上講,“我”沿著318國道,駛向沒有重終點的前方,“我”的旅伴是一位半路相遇的妓女姍姍;從時間上講,這是一輛從童年駛向未來的1988,古樸而不失靈性。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至始至終都在思考一個問題:韓寒為什麼選擇妓女這個角色入戲。對此,我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姍姍首先是社會底層人的代表,她掙扎在社會的邊緣,深切地觸摸到社會的氣息,對於黑暗,她最有發言權;其次,與其說她在出賣自己的肉體,不如說他在出賣自己的靈魂。在現實的拷問和盤剝之下,他們的靈魂被物慾榨乾,只剩下一具肉體。故事不是對妓女們指手畫腳,而是通過她們來扁他這個物慾橫飛的世界。芸芸眾生剩下的多半也就一具肉體了,他們靈魂空虛,信仰倒了,理念到了,靈魂中剩下的東西就如撒哈拉沙漠中的水分一樣稀少。
故事是以悲劇結尾的。姍姍完成了自己的半個夢想,她成為了母親,卻沒有機會將自己的孩子送出國外,沒有機會看到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她完成了自己的解脫,她的夢想是能夠去一家體面一點的桑拿店工作,可最終她提前走向了生命的盡頭,他幸運的失去了這個機會。同時,令人欣慰的是,在都市化濃郁的足以讓人窒息的今天,我還能再韓寒的作品中聞到如此清新的泥土氣息。打彈子,表演聖鬥士……這些元素都是最具有泥土氣息的,在追尋工業文明的時代,我們也許不會空出一片土地給孩子們打彈子,可我們必須在靈魂里給自己留出一片未經混凝土打造的土地,在我們為現實所困時,就回到這片土地,讓靈魂駐足片刻,讓自己始終不喪失對泥土的感覺。
揭露了這么多,我很欣慰也很感動,韓寒沒有流露出恨的意思,至少我沒有獨到恨的意思。“看清世界去愛它”當我們看清平凡的世界時,即使發現許多骯髒,也要學會去愛,愛才是活著的本質。平凡的世界裡,我們只是一粒微塵,一陣鼻子就可以忽略我們的存在,可我們可以平而不俗,凡而不陋,努力看清這個世界,看清最真的東西,不管是黑暗還是明朗,都是這去愛它。在故事裡,姍姍給我們留下一個健康的生命,也算是留下一片清晰後的愛。
其實,人性的直白莫過於此,記住;看請世界去愛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