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齧齒動物生物學》

《齧齒動物生物學》

本書以齧齒動物為主要對象,論述該類群的基本理論,在此基礎上對齧齒動物的形態、分類、生理、生態、生活習性、分布、數量變動以及預警監測、試驗方法等做了較為詳細的敘述。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作者:施大釗

出版社: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ISBN:9787811175677

出版時間:2008-12-01

版次:1

頁數:224

《齧齒動物生物學》齧齒動物生物學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科學與自然>生物科學

書籍簡介

本書以齧齒動物為主要對象,論述該類群的基本理論,在此基礎上對齧齒動物的形態、分類、生理、生態、生活習性、分布、數量變動以及預警監測、試驗方法等做了較為詳細的敘述。《齧齒動物生物學》主要面向全國高等農林院校的植保類(含植物病理學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植物檢疫與農業生態健康)、公共衛生環境保護森林草原保護動物生態學等專業的研究生及相關領域的專業工作者。

書籍目錄

第一章齧齒動物形態
第一節齧齒動物外形
第二節皮膚
第三節肌肉
第四節骨骼
第五節齧齒動物解剖
第六節齧齒動物測量
第七節齧齒動物標本製作方法
第二章齧齒動物的生命機理
第一節生理調節
第二節消化生理
第三節呼吸生理
第四節循環生理
第五節神經生理
第六節排泄
第七節內分泌
第八節生殖生理
第三章齧齒動物分類
第一節我國齧齒動物科特徵
第二節其他鼠形動物
第三節我國齧齒動物分科、屬檢索
第四節我國齧齒動物各屬的分種檢索
第四章齧齒動物演化
第一節演化概述
第二節亞目的演化
第三節齧齒動物演化樹
第四節我國齧齒動物區系演化
第五節我國齧齒動物區系的形成
第六節我國齧齒目現生種的變遷
第五章齧齒動物生活習性
第一節齧齒動物棲息環境
第二節食物
第三節活動規律
第四節洞穴
第五節越冬
第六節遷移
第七節齧齒動物社群
第八節繁殖
第九節發育
第十節齧齒動物的行為
第六章齧齒動物地理分布
第一節齧齒動物的分布
第二節動物區系與我國齧齒動物區劃
第三節三大自然環境與齧齒動物分布的關係
第四節我國農業害鼠的分布與地理區劃
第五節鼠類生態地理群
第七章齧齒動物的數量動態
第一節種群的特徵
第二節種群的數量增長
第三節齧齒動物種群數量波動
第四節種群數量平衡及其調節理論
第八章鼠類預警監測
第一節齧齒動物數量預測原理
第二節齧齒動物調查方法
第三節齧齒動物種群預測
第九章齧齒動物研究方法
第一節齧齒動物活動行為觀察
第二節標誌重捕法
第三節晝夜和季節活動研究
第四節齧齒動物社群行為調查方法
第五節齧齒動物的抓取與固定
第六節動物繁殖實驗方法
第七節齧齒動物去勢方法
第八節藥物試驗方法
第九節藥物毒性試驗方法
第十節藥物長期毒性觀察的動物試驗方法
第十一節藥物生殖毒性試驗

文章節選

第一章口齒齒動物形態
齧齒動物(glires)是鼠形動物的泛稱,包括自然分類系統中的齧齒目(Rodentia)和兔形目(Lagomorpha)兩個目。此外,食蟲目(Insectivora)的一些種類由於形態和習性與齧齒動物接近也被列入廣義的齧齒動物範圍,與齧齒目、兔形目合稱為鼠形動物;而狹義的齧齒動物僅指齧齒目。全世界已知哺乳動物有4321種(Corbet,1986),其中齧齒目1738種,兔形目70多種,食蟲目350多種。因此,齧齒動物是哺乳動物中種類最多、分布最廣、數量最大的類群。我國已知的齧齒動物包括兔形目有200種左右以及食蟲目鼩鼯類9種。
第一節 齧齒動物外形

在自然分類系統中齧齒動物屬哺乳綱(Mammalia)齧齒目,最主要的形態特徵為上、下頜各有1對鋤狀門齒(incisor),無犬齒(canine),取代犬齒的位置是齒隙(diastem)。兔形目(Lagomorpha)與齧齒目的門齒相似,不同的是兔形目有2對上門齒,且為前後排列(圖1—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