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校同學》

這是國內第一部以黨校同學為視角審視官員之間情感關係的長篇小說。該小說生動描寫了他們這些黨校同學各自的人生仕途、關係情感、心路歷程。一部現實感很強的小說在作者幽默的敘述中風生水起,懸念叢生……

基本信息

本書簡介

1
趙榮昌、蔡波和葉家福曾是省委黨校培訓班的同學,三人有著各自不同的出身背景和生活經歷。在校期間他們分別遭遇事情,通過互相幫助與支撐,建立了深厚情誼。畢業後趙回到省政府辦工作,當領導秘書,數年後成為省政府副秘書長,再下到蔡波、葉家福所在市任市長。下到市里任職後趙視兩位同學為左右手,蔡波成為該市道林區區長,葉家福當了市政法委副書記。故事由此而展開……該小說生動描寫了他們這些黨校同學各自的人生仕途、關係情感、心路歷程。一部現實感很強的小說在作者幽默的敘述中風生水起,懸念叢生……

作者介紹

楊少衡,1953年生於福建省漳州市。1977年起,分別在鄉鎮、縣和市機關部門工作。西北大學中文系畢業。現為福建省文聯、省作協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1979年開始發表小說。出版有長篇小說《相約金色年華》《金瓦礫》《海峽之痛》,中短篇小說集《彗星岱爾曼》《西風獨步》《紅布獅子》《秘書長》《林老闆的槍》等。

書評

二十萬言的《黨校同學》,是作家楊少衡根據自身生活閱歷、觀察和感悟所撰寫的長篇小說。楊少衡現任福建省作協副主席,早年有過較長時間的從政經歷,曾在機關單位任幹事、副秘書長、組織部長等職,此書是他集數年人生經驗而創作的親歷小說。
小說講述了趙榮昌、蔡波、葉家福三個人在黨校學習和地方為官所遭遇的種種曲折與坎坷。小說的明線是寫趙、蔡、葉從黨校學習結下深厚友誼,到地方為官互相支持、互相溫暖、互相監督、取得良好政績得到組織和百姓認同。小說還有兩條暗線:一是以趙、蔡、葉三人為代表的正義力量與郭啟東、郭啟明、施雄傑為代表的邪惡力量的較量。在趙榮昌即將榮升,省委派人下來考察時發生了旅行袋失竊事件、在重點工程繞城高速公路拆遷中發生的前埔風波,在選舉蔡波為副市長前夜發生的偽請柬事件中,正義與邪惡的交鋒驚心動魄。小說的另一條暗線是寫趙榮昌、葉家福與蔡波的的個性衝突。趙榮昌充滿理想、堅定執著,他敏銳而又富有洞察力,做人做事有原則而又有包容心;葉家福篤實沉穩、堅信“世事紛繁,人心有譜。做官首先應該做人,做人首先應該有原則。”蔡波聰明能幹,十分靈放,敢打敢拼、吃得苦,霸得蠻,遇到棘手的問題從不退縮,但他天生多情,生性浪漫。三個人有共同點,那就是對事業的執著,對理想的追求,對人民的忠誠,對美好的嚮往。共同的品質讓他們走到一起,成為朋友,成為人們所笑稱的“鐵三角”。但是不同的個性又讓他們產生衝突,形成張力,正所謂君子之交,和而不同。
因為作者有紮實的生活積累,熟諳官場規則,所以寫起這類題材可謂得心應手,遊刃有餘。讓人感嘆其生活積累之豐富,寫實之逼真。更為難得的是作者有思想,有追求,《黨校同學》不同於一般的官場小說,它有作者自己的觀察與思考,大膽提出了“要幹事就要有自己的團隊”的觀點。也提出了在當今時代,對幹部不能求全責備,要善於觀其大局,容忍其可以容忍的的缺點,用其所長……這在比較僵硬的官場規則中融入了更多人性的因素。
楊少衡擅長機關生活題材小說的創作,他的機關生活小說獨巨匠心,故事充滿懸念,可讀性強,作品主題具有強烈的現實意味。《黨校同學》的別樣風情在於:它並不直奔反腐,把機關生活中的腐敗寫得觸目驚心,也不是單一地追求“高大全”的弘揚正氣,塑造不食人間煙火的政治英雄,而是透過某些表層化的東西,通過片段故事娓娓道來,表現出人生選擇,人格、心靈的掙扎,以及在這個過程中所展示的人性的豐富性。《黨校同學》看似舉重若輕,將一個沉重的題材寫得輕鬆幽默,但作者並不是想讀者“哈哈”完就了事。楊少衡知道讀者想知道什麼,他會故意提起話頭,通過故事轉承和情節發展,告訴你他的理解和思考,他在故事中總會講笑話或說寓言,而且懸念叢叢,逼迫著你一口氣讀下去。楊少衡筆下的人物具有典型性,概括很準確,書中沒有明確的“好官”或“壞官”。作者用筆墨塗抹出的同學情誼這種亞文化對人物命運的巨大影響,彰現出同學情誼的巨大魔力。楊少衡對主題有一定的克制,有點淡,但讀完卻回味悠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