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針》

《鴛鴦針》--是一部由華陽散人編寫的,針對明末社會腐敗現象痛下針砭的擬話本小說。它通過具體的人物和故事,揭露了科場的腐敗、官場的腐敗、商界的腐敗以及下層社會風氣的敗壞。

基本信息

簡介

作者:華陽散人
《鴛鴦針》是一部針對明末社會腐敗現象痛下針砭的擬話本小說,它通過具體的人物和故事,揭露了科場的腐敗、官場的腐敗、商界的腐敗以及下層社會風氣的敗壞.作者開出的藥方首先是在選拔人才方面不必迷信科舉,讓綠林中人也為國家效力;其次是要求官員正直廉明,寬厚仁恕,以德報怨,感化壞人;再次是提倡誠實守信,反對損人利己;提倡貞潔,反對縱慾.他對社會的揭露是有力的,但他開出的藥方幾乎是無用的

內容

《漁家傲》:畫斷粥齏磨穿鼻,織成幾個風流字。指點貴人新樣子,夸鄉里,冷魂窮債還經史。魁星夜半無間隙,闈中榜上真訊息。
移胎接種渾無跡。都不必,哭者笑者酸風滴。
話說浙江杭州府仁和縣有一個秀才,姓徐名必遇,字鵬子。
乃祖做過都御史,因建言去職,歸老林下。二十餘年,秉性清介,屢起屢躓,因此官業也不甚富厚。乃父是飽學秀才,名場不利,補了廩,挨次出貢,做了兩任訓導,卑官冷署,鬱郁不得志,不久也告歸家了。

這徐鵬子又拿了這副窮飯碗,十八歲上進了學,娶了一位渾家王氏。這王氏也出自宦族,也曉得讀書是第一流的事。

但徐鵬子生長宦門,終日捏著的是那兩本子書,曉得甚么叫做營生?坐吃山空日久,將乃祖做官時幾片房屋賣了;後來,又將祖遺下幾畝田兒也賣了,單單剩得一片老屋,是乃祖發跡的地方,自家留著住,動不得的。喜得自從進學後,一等二等科舉次次不得落空。雖則觀場幾遭,總是不得掛名榜上,論他那才學文章,就也是學中出尖的人物了。

那一年有了科舉,在家讀書,晚間無事,對渾家道:“我這番決要中了!”王氏道:“怎樣曉得?”徐鵬子道:“我這‘四書’,擬題,篇篇都揣摩過了,況又是《春秋》那經上大小題目逐個做過,算來這些孤經,有科舉的朋友沒有在我之上的。我這番不但要中,且不出五名之外。耐煩月余,你端然是舉人娘子了。”王氏道:“只不知命運何如。

連走幾科不中,又無生殖,田產賣得罄盡,僅留了這片老屋,這科再不中,只得又要尋替身了。但願文福雙齊,替祖宗爭些光輝,替妻子出些窮氣,我就終身布衣淡食,情願罷了。”

說罷,象得要落下眼淚來。鵬子道:“勸你放心。這科包管決中,賠也賠得你一個舉人。若還不中,不但無顏見你,也無面目再見那些親族朋友了。”王氏道:“但願如是,就當拜謝天地。”這正是:只謂才不如己,爭道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