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附翼》

醫經著作。四卷。明·張介賓撰。刊於1624年。

基本信息

書籍簡介

本書為作者所編撰《類經》的補充。卷一醫易,即以《周易》來論述和解釋醫理;卷二律原,根據古音理論與醫理相聯繫;卷三求正錄,著重發揮了作者所倡導的養陽理論;卷四針灸賦,編集前賢多種針灸歌賦。現有1957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的《類經圖翼》(附刊)本。

作者簡介

明代醫學家(1563-1640年)。字會卿,號景岳,別號通一子。原籍四川綿竹,後徙居浙江會稽(今紹興)。自幼聰穎,素性端靜。後在京師從名醫金英(夢石)學醫,盡得其傳。又曾從戎,游於北方,因成就不豐而棄戎就醫,悉心鑽研,尤其對《素問》、《靈樞》有深入精研,經三十載而著成《類經》三十二卷,將《內經》加以分門別類,詳加闡釋,亦多所發明,後代醫家譽之。又為增補不足,再撰《類經圖翼》。至晚年,又將其畢生醫療經驗撰成《景岳全書》,其他著作亦不少。其醫理多與易學相通,主張醫易同源,療病思想以“陽非有餘,真陰不足”為中心,認為“人體虛多實少”,強調命門在人體中之重要性,治療則主張補真陰元陽,創立左歸、右歸之法,常重用熟地,故人有“張熟地”之稱。是為溫補學派之主要代表人物,於後世有重大影響,人多讚譽其說,雖則亦有反對其見解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