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毛信》

《雞毛信》

1954年上海電影製片廠著名電影藝術家張駿祥根據華山同名小說改編,著名電影大師石揮執導,《雞毛信》以海娃送雞毛信作為全片的主要線索,結構單純,情節曲折,在曲折跌宕的驚險情境中,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堅貞頑強、機智勇敢的抗日小英雄海娃的藝術形象。小演員蔡元元生動細緻表演,眾多電影藝術家合力奉獻,影片《雞毛信》榮獲1949-1955年度文化部優秀影片三等獎及1955年在英國舉辦的第九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優勝獎。

基本信息

詞語解釋

詞語名:雞毛信
發音:jīmáoxìn

《雞毛信》劇照《雞毛信》劇照

釋義

“amessagewithafeatherattachedasasignofurgency”舊指需要迅速傳送的公文、信件,上面插上雞毛。現存中國唯一的雞毛信實物,是從河北省元氏縣仙翁寨發出的。仙翁寨現分為前仙,後仙兩個村。抗日時期,仙翁寨周圍地區,共產黨國民黨都普遍使用雞毛信,以致泛濫,個人瑣事都使用雞毛信。元氏縣西部太行山區的仙翁寨周圍,所使用的雞毛信,有信封,一律是兩根雞毛,在信封的兩角。一般沒有郵戳,司令部的有郵戳,為長方形。請老百姓專人投送。

來歷

雞毛信源於“羽檄”。“羽檄”: 這是古時徵調軍隊的文書,上插鳥羽表示緊急,必須速遞。《漢書•高帝紀下》:“吾以羽檄征天下兵。”顏師古註:“檄者,以木簡為書,長尺二寸,用徵召也。其有急事,則加以鳥羽插之,示速疾也。”。“羽檄”又叫做“羽書”:虞羲《詠霍將軍北伐》詩:“羽書時斷絕。”杜甫《秋興》詩:“直北關山金鼓振,征西車馬羽書馳。”到後來有其名而無其實。沈括《夢溪筆談》:“ 驛傳舊有三等:曰步遞、馬遞、急腳遞。急腳遞最遽,日行四百里,惟軍興則用之。熙寧中,又有金字牌急腳遞,如古之羽檄也。”可知此時已不真用羽毛,而且名字也已不用“羽檄”了,“羽檄”只是“古”時候的名字。

歷史變遷

清朝,“羽檄”這個名詞又大量使用了:“袁簡齋六十三歲乃生子。時有族弟某觀察,在蘇州勾當公事,接江寧方伯陶公羽檄,意頗驚駭。發之,但有紅簽十字曰:‘令兄隨園先生已得子矣。’”但是,不知這個“羽檄”插了羽毛沒有。到太平天國時期,確確實實是插了羽毛,而且就是雞毛!清人陳其元《庸閒齋筆記》說:“曾文正公碩德重望,傳烈豐功,震於一時;顧性畏雞毛,遇有插羽之文,皆不敢手拆。辛未十月,到上海閱兵,余供張已備,從者先至,見座後有雞毛帚,囑去之,謂公惡見此物。不解其故。公姻家郭慕徐觀察階告余云:‘公舊第中有古樹,樹神乃巨蟒。相傳公即此神蟒再世,遍體癬文,有若鱗甲。每日臥起,床中必有癬屑一堆,若蛇蛻然。然喜食雞肉,而乃畏其毛,為不解耳。’後閱《隨園隨筆》,言:‘焚雞毛,修蛇巨虺聞氣即死,蛟蜃之類亦畏此氣。’乃悟公是神蟒轉世,故畏雞毛也。”

抗日戰爭時期,共產黨的抗日武裝用雞毛信傳送緊急信息,這在電影《雞毛信》(不是《小兵張嘎》)中已經藝術化地表現了。但是,電影的表現反而使人們誤因為是作者虛構的,有些人以為雞毛信就是起源於電影!其實前段時間中央電視台《鑒寶》節目,有位來賓出示了一件抗戰時期雞毛信的實寄封!這是中國郵政史上唯一的一件雞毛信的實物。

電影簡介

《雞毛信》《雞毛信》

精彩視點

如果說20世紀革命歷史題材的兒童電影,60年代的《小兵張嘎》走向了難以超越的高峰,那么其發端則是50年代中誕生的《雞毛信》。一部電影,在看過許多年以後,依然留在你腦海中的那個鏡頭,肯定是最有藝術價值的。

獲獎情況

1、影片在1955年英國第9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獲優勝獎
2、1957年獲文化部頒發的1949年至1955年優秀影片三等獎
3、1980年全國第二次(1954—1979)兒童文藝獎故事片一等獎

劇情介紹

《雞毛信》《雞毛信》

抗日戰爭時期,華北抗日根據地龍門村,有趙姓父子倆,爸爸老趙是民兵連長,十二歲的兒子海娃是個小羊倌,也是龍門村的兒童團團長。一天,平川炮樓的敵人出來搶糧,村裡的人看到海娃拉倒了訊息樹,都紛紛退到山上去。海娃正趕著羊向山里走,忽然遇到他爸爸,海娃的爸爸老趙得到了炮樓里自己人遞出來的訊息--炮樓里只剩下貓眼司令官和幾個看家的日軍、偽軍。
老趙拿出一張攻打炮樓的路線圖和一封信,要海娃送到三王村交給八路軍張連長,叫張連長趕快帶隊伍去攻打炮樓。海娃看到信上插著三根雞毛,知道是十分緊要的事,就已放羊做掩護,攜信立即上路。沒想到在山溝里就遇到了敵人的隊伍。海娃急中生智,把雞毛信緊緊綁在頭羊的尾巴上。敵人看中了海娃的羊群,還強迫海娃給他們帶路。為了老羊頭尾巴下的雞毛信,一路上海娃忍受著日軍偽軍的打罵。太陽下山了,敵人的隊伍開進了平西莊,到處開槍,翻缸倒罐搜糧食。晚上,偽軍怕海娃逃走,把他推到屋子最裡邊一個牆角睡。過了半夜,海娃跨過睡的象死豬的敵人,逃出門來,取出雞毛信,溜出了村子。可是在路上卻發覺雞毛信不見了,於是海娃又回頭去找。在村口海娃找到了雞毛信,但卻被偽軍給抓到了。偽軍強迫海娃帶路到龍門村去。海娃把敵人帶到一條山路上,敵人的騾馬不能爬陡峭山坡,海娃越走越快,來到了山腰。敵人發覺走錯了路,開槍打傷了海娃。海娃忍痛跑到山頂,倒在地上。危急時刻,張連長出現了,一場激烈的戰鬥,日軍和偽軍全部被消滅,海娃也得救了。海娃把雞毛信交給了張連長,張連長立即帶領隊伍攻下了炮樓,活捉了貓眼司令。海娃回到了龍門村,他比以前更勇敢更警惕的站在山頭放哨。

創作團隊

演職員表

雞毛信劇照雞毛信劇照

導演:石揮
原著:華山
編劇:張駿祥
攝影:羅從周 Congzhou Luo
剪輯:陳曦 Xi Chen
錄音:黃力加 Lijia Huang
作曲:黃貽鈞
副導演/助理導演:謝晉
演員:舒適、蔡元元、李保羅、曹鐸、李鏞王、蔣銳、馮笑、劉非、周伯勛令、陳風、程之、於明德、王嵐

導演簡介

導演石揮導演石揮

石揮是20世紀40~50年代傑出的影、劇雙棲演員、導演,被譽為“話劇皇帝”。

1953年籌拍《雞毛信》這部兒童片的初衷,是為向國慶獻禮。為了拍出精品,石揮“惡補”了許多反映老區農民生活的書籍。顧也魯說:“他是個‘夜神仙’,寫分鏡劇本都在晚上。我和他談拍攝計畫,常常要在半夜12點以後去他家聊。12點以前,他在‘啃戲’,跟朋友談藝術;或與女友約會,打打撲克,勞逸結合,鬆弛一下。”“石揮很能吃苦。拍外景時,常常在祠堂里打地鋪,在北京拍戲的時候我們還睡過草地。在藝術上,他決不馬虎。比如拍收割高粱,他要真割一大片莊稼。在拍攝反掃蕩時,他要到老百姓家真開槍,我怕得很,不過藝術上還是聽他的。戲拍完後攝製組已經回上海了,石揮要再去北京山區搭碉堡補拍鏡頭,我不同意。我們兩人爭吵到製片處長吳仞之那裡,最後因考慮到攝製資金有限,還是在上海搭景,我只好對他抱歉了。”然而,就在這次補拍中,石揮受傷了。在閘北,空彈片把他的腿打傷了。

主角簡介

“海娃”可以說是中國電影裡塑造最成功的一個小英雄。他曾經害怕,曾經哭泣,曾經一籌莫展,也曾經因疏忽大意而丟失信件。但這不僅沒有讓人感到他的軟弱和愚笨,而是更真實可信地讓觀眾感到對敵鬥爭的嚴酷和人物所承受的重負,也讓觀眾同海娃一起在他所經受的鍛鍊中感受成長過程。
扮演“海娃”的蔡元元祖籍安徽,出生於一個演藝世家。在父親的影響下,蔡元元和哥哥蔡安安,從小就開始接觸表演藝術。1952年,電影《雞毛信》的導演在挑演員時,同時看中了兄弟倆。導演石揮和副導演謝晉起初讓哥哥蔡安安演劇中的主角——機智勇敢的少年英雄海娃,讓弟弟蔡元元演海娃的小夥伴狗娃。為此,兄弟倆還到京郊農村體驗生活,練了幾個月的放羊。可開拍後,導演發現虎頭虎腦的弟弟比眉清目秀的哥哥更接近小英雄的氣質,就臨時讓哥倆換了角色。於是,由於成功地扮演了海娃,年僅10歲的蔡元元從此成為新中國第一代童星。37年後,兄弟倆在澳門成立了蔡氏兄弟影業公司,填補了澳門電影電視製作業方面的空白。

榮譽評價

“海娃”蔡元元“海娃”蔡元元

與同時期其他題材的中國電影一樣,上個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的兒童電影,為了適應中國當時的社會形勢和政治氣候,使孩子們本該充滿快樂的童年生活也背上了重擔。儘管那時的兒童影片在風格樣式的探索方面留下了較多空白,但令人欣慰的是,從《雞毛信》開始,中國電影工作者的探索,也為那個年代的電影史留下了許多可圈可點的經典之作。單是片頭連環畫式的構思,在那個缺少視覺衝擊的年代,就足以讓小觀眾們精神為之一振。《雞毛信》劇組於1952年9月中旬接受任務,經過四次修改,歷時一年零三個月的曲折拍攝,終於在1954年“六一”兒童節,把這部新中國兒童影片紅色經典的開山之作呈現給了全國的小朋友,後來還赴埃及、美國等地放映。

作為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反映中國少年兒童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對敵鬥爭的兒童影片,《雞毛信》於1955年獲英國第九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優勝獎,成為新中國第一部獲國際大獎的兒童影片。

新中國兒童電影的經典之作!影片《雞毛信》是著名電影藝術家張駿祥根據華山同名小說改編的,是新中國首部正面反映我國少年兒童在抗日戰爭時期對敵鬥爭的兒童影片。雞毛信是抗日戰爭時期華北地區軍民創造的一種傳遞緊急情報的特殊郵件,信封上粘有雞毛,以示十萬火急。影片以海娃送雞毛信作為全片的主要線索,結構單純,情節曲折,一個懸念接著一個懸念。正是在曲折跌宕的驚險情境中,影片以生動細緻的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堅貞頑強、機智勇敢的抗日小英雄海娃的藝術形象。影片從內容到形式都很注重兒童情趣。片頭字幕像一本連環畫.一頁一頁揭過,使少年兒童觀眾像翻看連環畫一樣親切。每一片斷的開頭,也模仿連環畫的說明寫上字幕,對背景、環境、人物心情做出說明,用生動詼諧的旁白道出,強烈地抓住了少年兒童觀眾的注意力。扮演海娃的蔡元元也因此成為了新中國電影史上一顆耀眼的童星。

幕後故事

《雞毛信》劇照《雞毛信》劇照

電影《雞毛信》對“訊息樹”的一段經典演繹。關於抗日鬥爭,這組鏡頭給了未經過戰爭的孩子們最直觀不過的感性認識。與同時期其他題材的中國電影一樣,上個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的兒童電影,為了適應中國當時的社會形勢和政治氣候,使孩子們本該充滿快樂的童年生活也背上了重擔。儘管那時的兒童影片在風格樣式的探索方面留下了較多空白,但令人欣慰的是,從《雞毛信》開始,中國電影工作者的探索,也為那個年代的電影史留下了許多可圈可點的經典之作。單是片頭連環畫式的構思,在那個缺少視覺衝擊的年代,就足以讓小觀眾們精神為之一振。《雞毛信》劇組於1952年9月中旬接受任務,經過四次修改,歷時一年零三個月的曲折拍攝,終於在1954年“六一”兒童節,把這部新中國兒童影片紅色經典的開山之作呈現給了全國的小朋友,後來還赴埃及美國等地放映。作為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反映我國少年兒童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對敵鬥爭的兒童影片,《雞毛信》於1955年獲英國第九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優勝獎,成為新中國第一部獲國際大獎的兒童影片。
如果說20世紀革命歷史題材的兒童電影,60年代的《小兵張嘎》走向了難以超越的高峰,那么其發端則是50年代誕生的這部《雞毛信》。2005年是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也是電影《雞毛信》的製片主任顧也魯90歲誕辰。剛慶祝完90大壽,顧老在上海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採訪。顧也魯是從一名牛奶推銷員成長為集演、導、製片於一身的著名演藝界人士,1951年,熱愛新中國的他和已故導演石揮一起從香港回到內地。

顧也魯說,石揮是他最欣賞的男演員,石揮常跟他講的那句“生活上不怕苦,藝術上我負責”,也讓他銘記在心間。虎頭虎腦的弟弟比哥哥更有小英雄的氣質,導演就讓哥倆換了角色;30隻羊坐著那個年代還很稀罕的火車,隨劇組到了南方,“海娃”可以說是中國電影裡塑造最成功的一個小英雄。他曾經害怕,曾經哭泣,曾經一籌莫展,也曾經因疏忽大意而丟失信件。但這不僅沒有讓人感到他的軟弱和愚笨,而是更真實可信地讓觀眾感到對敵鬥爭的嚴酷和人物所承受的重負,也讓觀眾同海娃一起在他所經受的鍛鍊中感受成長過程。扮演“海娃”的蔡元元祖籍安徽,出生於一個演藝世家。在父親的影響下,蔡元元和哥哥蔡安安,從小就開始接觸表演藝術。
1952年,電影《雞毛信》的導演在挑演員時,同時看中了兄弟倆。導演石揮和副導演謝晉起初讓哥哥蔡安安演劇中的主角——機智勇敢的少年英雄海娃,讓弟弟蔡元元演海娃的小夥伴狗娃。為此,兄弟倆還到京郊農村體驗生活,練了幾個月的放羊。可開拍後,導演發現虎頭虎腦的弟弟比眉清目秀的哥哥更接近小英雄的氣質,就臨時讓哥倆換了角色。於是,由於成功地扮演了海娃,年僅10歲的蔡元元從此成為新中國第一代童星。37年後,兄弟倆在澳門成立了蔡氏兄弟影業公司,填補了澳門電影電視製作業方面的空白。

雞毛信劇照雞毛信劇照

影片的拍攝地主要有三個地方:北京湖南和上海。在北京拍攝,還動用了毛澤東的警衛。顧也魯回憶:“毛主席的警衛也演解放軍,也演鬼子,多少人記不起來了。”雨季,是拍攝遇到的第一個困難。在北京沒拍幾天,就下起了大雪。“影片要拍夏、秋季節的戲,但當時已下過兩次雪,積雪未化,我發動解放軍和全攝製組掃雪,但也只能拍些中、近景。副導演謝晉提議到湖南去拍,那裡還是青山綠水的景象。我同意了。”顧也魯回憶說。但到了湖南,卻又遇上雨季,天天下雨。因為要趕在1953年內放映,所以演員們每天早上一早起來就化好裝,等雨稍微小一點就搶拍。“蔡元元老問我,顧叔叔,你眼睛瞎了沒有,天還在下雨,為什麼叫我們化裝?”
天氣的惡劣還能克服,但新的煩惱又產生了。看過《雞毛信》的觀眾都知道,整部影片中“出鏡率”最高的,除了“海娃”,就是羊群,特別是那隻擔負著特殊任務、生死命運牽動人心的老羊。到了南方,一時半會兒很難找到羊,怎么辦?劇組決定把羊帶去。就這樣,30隻羊坐著那個年代還很稀罕的火車,隨劇組到了南方。“在湖南,每到一個地方拍戲,派出所就派出警力保護羊群。”有人說,“特別保護”是因為北方的綿羊到了湖南水土不服。顧老解釋說,其實是因為當時湖南有很多老虎,還吃人。請派出所保護羊,主要是怕羊被老虎吃掉。“剛到湖南,我就在派出所看到有一個棺材,裡面躺著老虎咬死的砍柴農民。不是有句話叫‘羊入虎口’嗎?我不能把羊送給老虎。當地到處看到老虎的爪印,我挺擔心,所以請派出所來保護。”顧老回憶說,每個地方,派出所派出一個小分隊的警力。不過,老虎倒是一直沒來。“這個戲共花了多少錢,具體記不太清,大概30多萬吧。現在一部片子至少要幾百萬啊!”顧也魯說。

影片影響

《雞毛信》《雞毛信》

如果說20世紀革命歷史題材的兒童電影,60年代的《小兵張嘎》走向了難以超越的高峰,那么其發端則是50年代中誕生的《雞毛信》。一部電影,在看過許多年以後,依然留在你腦海中的那個鏡頭,肯定是最有藝術價值的。一個放羊娃站在山頂,手持紅纓槍,兩眼望著平川。山頂上立著一棵樹,太陽照著,四處靜靜的。旁白聲起:“小海娃是兒童團長,天天拿著紅纓槍,一邊放羊,一邊放哨,監視著前邊平川地里的敵人的距離。”電影鏡頭漸漸拉遠:站在“訊息樹”下,可以看見平川里有一條彎彎曲曲的河,還能看到平川上撒著不少芝麻粒大的黑點,那是日本鬼子的炮樓。鏡頭再次拉回山頂,旁白:“這是個通風報信的‘訊息樹’。只要鬼子一露頭,海娃就把這訊息樹拉倒,後山腰的狗娃跟桂妞,看見訊息樹倒了,就會把稻草人拉倒。村子裡的人立刻就知道,鬼子要進山了。” 忽然,平川上那個圪土達里爬出一長溜黑點子。海娃揉了揉眼睛,清清楚楚地看到,那黑點子像無數螞蟻,朝龍門山爬來了。不好,鬼子又出動了!四周山上的“訊息樹”一棵接一棵地倒下了,海娃趕緊把龍門村的“訊息樹”一拉。狗娃和桂妞這邊,稻草人也倒下了。頓時,龍門村里響起了鐘聲,鐘聲越來越緊,人們背著糧食、包袱,趕著牛羊,都急忙往山溝里跑,民兵們也集合了,拿著武器上了山。這是電影《雞毛信》對“訊息樹”的一段經典演繹。關於抗日鬥爭,這組鏡頭給了未經過戰爭的孩子們最直觀不過的感性認識。

相關作品

連環畫《雞毛信》連環畫《雞毛信》

《雞毛信》原稿連環畫

連環畫《雞毛信》是影響了一代人的“紅色經典小人書”,此次能夠見到創作於近60年前的著名畫家劉繼卣繪製的原稿,還是很能讓人激動的。那些微微泛黃的紙頁中,“海娃”和他的那些毛茸茸的大綿羊,仿佛被凝結在時空里,一直未曾老去。
中國家喻戶曉的愛國主義故事《雞毛信》連環畫近150幀手稿原作,在津門現身。《雞毛信》是新中國連環畫創作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由天津著名畫家劉繼卣繪製,是1950年9月由中央文化部藝術局新組建的大眾圖畫出版社(1951年改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第一部兒童題材連環畫,也是著名畫家劉繼卣新中國成立後從事連環畫創作的第一部作品。曾在1955年獲中國保護兒童委員會兒童作品評獎一等獎,並作為人美首批翻譯成外文連環畫之一的品種向世界發行。至今,這本連環畫共印近400萬冊,成為中國藝術的又一“紅色經典”,並有多種外文版發行到世界各地。此套《雞毛信》為英文版手稿,共149幀,每幀長18厘米,寬14厘米。畫稿中的人、物、景,質感強、空間感準確,充分展現了劉繼卣線描藝術的魅力。作為新中國第一代連環畫大家,劉繼卣作品中的人物造型紮實,描繪到位,動物畫得栩栩如生,羊群更是表現得令人叫絕,充分展現了畫家的深厚功力。在上世紀50年代中央美術學院繪畫系和後來的中國畫系開設的連環畫創作課中,《雞毛信》、《東郭先生》《窮棒子扭轉乾坤》原稿曾被選借來當課堂范畫。這套作品是鼎天拍賣在征寶活動中從外地徵集而來的,並將在2009年秋拍中亮相。

連環畫原稿的價值是原先的收藏家們沒有想到的,因為連環畫的創作是一件很吃功夫的事情,畫家從深入生活、構思、畫草圖、反覆修改到完成畫稿需要很多時間,一部原稿的產生,畫家要付出的辛苦是難以想像的。而在出版後,連環畫的影響力又是一般的美術作品所不能比擬的,所以,連環畫原稿才稱得上是真正的收藏品,它的“孤品”性質決定了它的價格將一漲再漲。目前,個別名家原稿在市場上曾拍出天價,在2005年的“嘉德四季第三期拍賣會”上,程十髮的40開連環畫原稿《召樹屯和喃婼娜》經過激烈的競價,最終以1100萬元成交。

故人故地

《雞毛信》連環畫《雞毛信》連環畫

“信沒有信封,有固定的折法,緊急的信在中間插上雞毛,叫雞毛信。”

雞毛信,訊息樹,影片中這些讓今天的孩子們看來新奇、好玩的東西,是抗日軍民的特殊發明。2005年3月29日,新華社記者在山西定襄的上零山村見到了1940年日軍化學戰的倖存者、79歲的張申元老人。他說,自從日本人來放過毒以後,村子的南、北兩個山上的樹上都插有紅旗,有人輪流放哨。這就是“訊息樹”。“我15歲那年參加了民兵,主要任務就是放哨、埋地雷。晚上我們把地雷埋到日本人進出的必經之路,早上再取出來,怕把自己人炸傷。白天放哨的時候,如果山頂樹上的紅旗倒了,就意味著日本人來了。晚上也是輪流值班,兩個人一班,一炷香換一班。晚上哨兵要是發現敵人來了,就扔手榴彈,來得及的話就敲鐘通知村民。我們村裡有游擊隊,但沒有跟日本人面對面打過仗,因為力量太薄弱了,主要是保衛村民的安全。”

像古時的烽火狼煙一樣,抗日戰爭中的“訊息樹”是一道預警,是手無寸鐵的中國百姓自衛的武器。影片中的雞毛信是一封長方形的、有信封的信,信口插著三根雞毛。當海娃從父親手裡接過這封特殊的信時,這個鏡頭便走進了千萬名小觀眾成長的記憶。但除了當年的小“海娃”們,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雞毛信”至今也還是個“秘密”。

抗戰中的村兒童團長、阜平縣辛莊村77歲的王專在接受新華社記者的採訪時說:“信沒有信封,有固定的折法,緊急的信在中間插上雞毛,叫雞毛信。”他還向記者演示了一遍折信的方法,折完後上端留出一個長段,可寫收信人名字,下端疊在一起,可以插雞毛。

2005年4月27日,新華社記者在天津見到了當年傳送過雞毛信的小通訊員雁秀峰。雁老13歲開始送信,“我送的雞毛信沒有信封,那時候也不需要信封,要不沒法藏。折成三角形,抓在手裡。這樣如果遇到敵人,就假裝玩耍摔倒往土裡一藏,信太大了不好藏。” 與這些“海娃”們不同的是,狼牙山五壯士的指導員——91歲高齡的蔡展鵬老人,則是一位“雞毛信”的收信人。2005年4月22日,蔡老在保定向新華社記者回憶了他所收到的“海娃”們送來的雞毛信。“信上如果沒有雞毛,就表示是平信;插一根雞毛,表示‘急’;插兩根雞毛,表示‘特急’;插三根雞毛,就表示‘十萬火急’。”看來,影片中小海娃送的信,確實是一封“十萬火急”的信。

雞毛信劇照雞毛信劇照

送情報路遇鬼子,海笑闖進一戶正在辦喪事的人家求助;他跟著大家哭得死去活來,眼淚鼻涕一大把,幾乎將點燃的紙錢都澆熄了。日本鬼子沒有看出半點破綻,只好灰溜溜地離開這部電影是千百萬在烽火中成長的孩子們的童年生活寫照。在整個抗戰期間,究竟有多少“海娃”、有多少“王二小”,今天已很難考證。

79歲的著名作家海笑,當年就是一個小情報員。他在看了《雞毛信》之後說:“海娃這個形象比較可信。”海笑本名楊忠,參加新四軍後改名為“海嘯”。抗戰勝利,舉國歡騰,他又改名為“海笑”。2005年4月,海笑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講述了自己“海娃”式的童年生活。

以下是海笑自述
1942年,海笑的家鄉南通被日本人占領。海笑儘管那時才是個14歲的國中生,但整天想著參加新四軍,把鬼子趕出中國。“可是,駐在楊家園的新四軍嫌我小,不肯收我。”海笑回憶道。當時,海笑的姐姐早已參軍,在南通市金沙區做民運和情報工作。一天夜裡,姐姐突然把熟睡的海笑叫醒,嚴肅地說:“弟弟,現在有一個不穿軍裝、不拿槍、不拿刀的革命任務,但同樣是新四軍的一個小戰士,這事,你願意不願意去做?”海笑興奮得從床上跳起來,連說“願意”。這樣,身高不足1.5米的海笑,成為了一名與姐姐單線聯繫的小情報員。

一般情況下,姐姐每10天回來一次,海笑就把自己在附近打聽到的日偽軍的人數、裝備、鬼子隊長和翻譯長得什麼樣、他們下鄉幹了些什麼、地方上哪些人當了漢奸等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姐姐。情報員工作處處充滿危險。一天,小海笑去6里路外的小姨娘家玩,了解到村裡有一個人投敵當了漢奸。他問清這人的姓名、年齡、模樣,偷偷地記在一張紙上,然後揣上這張紙往回趕,準備告訴姐姐。當海笑走到鬼頭街,正想轉彎向南走時,忽然看見100米開外走來一隊舉著“膏藥旗”、槍上插著刺刀的日本鬼子。因為身上藏著那張紙條,海笑的心怦怦亂跳。不夠沉著又缺乏經驗的他掉轉身快步疾走,日本鬼子發現了這個情況,立即叫喊著追趕過來。海笑趕忙鑽進玉米田裡,把紙條埋在地里,做了個記號後,拔腳便奔跑向前。碰見一戶正在辦喪事的人家,他便一頭扎進去求助。這戶人家全都在哭哭啼啼,忽見海笑闖了進來,知道情況緊急。一個大媽立即找來一件白色的孝袍讓他穿上,又戴上白帽,穿上孝鞋,叫他跪在靈堂磕頭燒香燃紙錢。大媽囑咐海笑,說海笑是她的小兒子,同時囑咐家人一番。剛剛安排妥當,4個日本鬼子就搜尋過來了。鬼子四處尋找,連躺在停屍板上的死人也不放過。“這時一家人都在放聲大哭,我也早已鎮靜下來,跟著大家哭得死去活來,眼淚鼻涕一大把,幾乎將點燃的紙錢都澆熄了。日本鬼子沒有看出半點破綻,只好灰溜溜地離開。”回憶起那一幕,海笑至今心有餘悸。那名漢奸最終被新四軍鋤奸隊員除掉了。而這次經驗教訓使海笑懂得,情報要強記,儘量不要攜帶嫌疑物品;即使遇到突發事故,也一定要沉著應戰。

1943年秋,到鬼子據點了解情況的海笑,碰上了一個叛徒。叛徒知道海笑的姐姐是新四軍,但不知道海笑已經是小情報員,攔住海笑說:“不要走,跟我去吃飯。”海笑不得不跟著走。在鬼子的憲兵司令部,叛徒告訴鬼子:“這個小孩的姐姐是新四軍。”見海笑只是小孩,鬼子不太重視,對海笑說:“趕快回去叫姐姐來自首,姐姐不來,下次捉住,要死啦死啦的。”就在審訊時,海笑還發現了另一個情報——一個木籠里關著四五位新四軍女戰士。 海笑假裝答應鬼子,連連點頭說:“我知道了。”鬼子便把他放出來了。這第二次死裡逃生之後,區里研究決定,不能再讓他做情報員了。從此,海笑就告別了小“海娃”的生活。

真實故事

雞毛信海報雞毛信海報

抗戰爆發僅一年余,中國沿海幾乎所有的港口均落入日軍魔掌中。這樣一來,國際社會援助中國的海上通道也被日軍完全堵死。當時,海外華僑大量捐款捐物,籌集了大批國內急需物資。國民政府也拿出極為珍貴的外匯從西方購買了大量的汽車石油軍火等,一起堆放在越南海防港。海防港是滇越鐵路的起點,當時,很多抗戰物資及內遷的機就是從這條鐵路,經海防港運到昆明的。但是從安全、實際的角度考慮,滇越鐵路也隨時有被日軍封鎖之威脅,中國還是應當在地處大後方的雲南建設一條通往印度洋的交通線。後證明,這一考慮是頗具戰略眼光的。日本帝國主義為了完全封鎖中國的國際通道,不斷地向越南的法國殖民當局施加壓力,要求在境內停運中國政府的物資。1940年9月25日,日軍在海防登入之後,完全截斷了中越之間的交通運輸線。

滇緬公路的修築,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的。1937年8月,時任雲南省主席的龍雲向蔣介石提出《建設緬公路和滇緬鐵路的計畫》,建議各修築一條從昆明出發,經雲南西部到緬甸北部,最後直通度洋的鐵路和公路。蔣介石當即表示同意,並下令交通部、鐵道部研究辦理。11月初,經國民政府員同雲南省政府協商,最後確定了滇緬公路昆明下關保山龍陵芒市畹町出國,然後在緬甸的臘戍與緬甸的中央鐵路接通、直通仰光這一路線。滇緬公路的路線確定後,國民政府又專門委派外交部及雲南省政府有關人員作為特使前往緬,與緬甸的英國殖民政府洽談在緬甸修路事宜。雙方商定,由雲南省政府主持修築下關經保山至畹町的公路;緬甸方面負責修築臘戍至畹町的公路。隨後,本著“地方負責,中央補助”的原則由行政院撥款200萬元給雲南,限期一年竣工。但是,龍雲卻主觀地認為滇緬公路可在三個內修通。因此,他嚴令公路沿線地方當局必須在1937年底以前開工建設,限期三個月之內先建成一條可以勉強通車的簡易公路。當時,龍陵縣長王錫光收到省政府的緊急命令,封套上赫然貼著一根雞毛。另還有一個木,打開一看,裡面竟是一副閃著寒光的手銬。省政府下令:“分配該縣路段,務必在期限內完成。逾期未完成者,縣長自帶手銬,來昆受處。”黃恆蛟是一位研究雲南交通史的專家,他在研究中曾發現了一則這樣的故事:

那個時候軍令如山倒,龍雲下命令的時候,叫很多縣的縣長來掛帥分段修路。王錫光是雲南甸西龍陵縣的縣長,要統領周圍的縣來修這條路,當時龍雲下命令送給他一副手銬、一根雞毛。中國話雞毛信就是很嚴緊的。意思是說如果你不能完成命令就用手銬帶走你,就是軍法處置。王錫光接到這個命令後,就要求他周圍這些縣都派人來參加這些事。當時又不可能有什待遇、什麼報酬之類的,就有些懈怠。那么這個王縣長就到周圍的縣去哭,痛哭流涕的辦法去感染他們希望他們派人,不然將來我就是軍法處置的對象,這個哭的效果還不好,怎么辦?他就拔出手槍來,對周圍的縣長說,你是派還是不派,如果你不派,我這個路修不好,我也是死罪,你不派我把你打死了。你派不派,我都是死。這樣子才把周圍的人嚇壞了,不乾不行,就派人來修路了。修的過程當中,生活極端艱苦,條件也很惡劣,有的人多少有些懈怠了,他就用鞭子打,急的要死。這段路修了以後,他的眼睛也瞎了一隻。後來,他寫了一首長詩,他說,我為什麼要這樣對待你們,我對不起你們,逼著你們來修路了,但是為了衛這個國家,也是為了保衛大家的安全。

龍雲下令三個月竣工的命令,顯然僅是這位彝族英豪一貫爭強好勝、以“爭”為榮、勇敢尚戰作風的一種體現,事實上是無法完成的。首先,這是一條艱苦卓絕的道路,特別是西段下關至畹町河是新修路段,要翻越橫斷山脈縱谷地帶的怒山高黎貢山,還要跨越漾濞江勝備江滄江怒江等大川,不但高山急流很多,而且海拔起伏極大,最高處海拔達2600多米,最低處卻僅有600米左右,工程十分艱巨。除此之外,缺乏受過訓練的技術人員這一問題也很突出。滇緬公路的總工程處只好對流落到昆明的一些有文化的年輕人進行緊急培訓。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