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賈新語注釋》

《陸賈新語注釋》,陸賈的著作自成一家之言,不僅思想內涵內邃,而且很好地體現了秦漢散文雄偉粗壯的風格。

《陸賈新語注釋》:陸賈的著作自成一家之言,不僅思想內涵內邃,而且很好地體現了秦漢散文雄偉粗壯的風格。這裡的校釋本綜合《新語》的多種版本,參照校對,比較權威地再現了《新語》的原貌,並且擇取精當可信的註解,使一般人都能讀懂該名者。

賈陸

陸賈是漢高祖劉邦身邊頗為著名的文臣,號稱「有口辯士」。雖然在世時位不過「太中大夫」,也未被封侯,但在《史記》、《漢書》中,卻是與蕭何、韓信、叔孫通、張蒼等人並列於建立漢家制度的元勛。雖然在世時位不過「太中大夫」,也未被封侯,但在《史記》、《漢書》中,卻是與蕭何韓信叔孫通張蒼等人並列於建立漢家制度的元勛。

陸賈不純然是位儒者,而是位解決問題之人。陸賈不純然是位儒者,而是位解決問題之人。而解決問題之前,首先需要對問題本身有所認知。而解決問題之前,首先需要對問題本身有所認知。因此,在他欲討論漢家天下需要些什麼之前,便先討論文明演進的問題。因此,在他欲討論漢家天下需要些什麼之前,便先討論文明演進的問題。

內容簡介

陸賈在《新語.陸賈在《新語.道基》篇中,提出一個簡單的歷史進化過程,將華夏文明發展分為四個時期:道基》篇中,提出一個簡單的歷史進化過程,將華夏文明發展分為四個時期:

首先是「先聖」時期:

於是先聖乃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圖畫乾坤,以定人道,民始開悟,知有父子之親,君臣之義,夫婦之道,長幼之序。於是先聖乃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圖畫乾坤,以定人道,民始開悟,知有父子之親,君臣之義,夫婦之道,長幼之序。於是百官立,王道乃生。於是百官立,王道乃生。民人食肉飲血,衣皮毛;至於神農,以為行蟲走獸,難以養民,乃求可食之物,嘗百草之實,察酸苦之味,教人食五穀。民人食肉飲血,衣皮毛;至於神農,以為行蟲走獸,難以養民,乃求可食之物,嘗百草之實,察酸苦之味,教人食五穀。天下人民,野居穴處,未有室屋,則與禽獸同域。天下人民,野居穴處,未有室屋,則與禽獸同域。於是黃帝乃伐木構材,築作宮室,上棟下宇,以避風雨。於是黃帝乃伐木構材,築作宮室,上棟下宇,以避風雨。民知室居食谷,而未知功力。民知室居食谷,而未知功力。於是后稷乃列封疆,畫畔界,以分土地之所宜;闢土殖穀,以用養民;種桑麻,致絲枲,以蔽形體。於是后稷乃列封疆,畫畔界,以分土地之所宜;闢土殖穀,以用養民;種桑麻,致絲枲,以蔽形體。當斯之時,四瀆未通,洪水為害;禹乃決江疏河,通之四瀆,致之于海,大小相引,高下相受,百川順流,各歸其所,然後人民得去高險,處平土。當斯之時,四瀆未通,洪水為害;禹乃決江疏河,通之四瀆,致之于海,大小相引,高下相受,百川順流,各歸其所,然後人民得去高險,處平土。川谷交錯,風化未通,九州島絕隔,未有舟車之用,以濟深致遠;於是奚仲乃橈曲為輪,因直為轅,駕馬服牛,浮舟杖楫,以代人力。川谷交錯,風化未通,九州島絕隔,未有舟車之用,以濟深致遠;於是奚仲乃橈曲為輪,因直為轅,駕馬服牛,浮舟杖楫,以代人力。鑠金鏤木,分苞燒殖,以備器械,於是民知輕重,好利惡難,避勞就逸;於是皋陶乃立獄制罪,縣賞設罰,異是非,明好惡,檢奸邪,消佚亂。鑠金鏤木,分苞燒殖,以備器械,於是民知輕重,好利惡難,避勞就逸;於是皋陶乃立獄制罪,縣賞設罰,異是非,明好惡,檢奸邪,消佚亂。

在「先聖」時期,聖人從天文地理當中得到「人道」的體會,再從「人道」當中衍生出「王道」的概念。在「先聖」時期,聖人從天文地理當中得到「人道」的體會,再從「人道」當中衍生出「王道」的概念。而神農、黃帝、后稷、禹、奚仲等人則是針對人民的各種需求,創造了各式各樣的生活必需品與謀生技能,並在物質條件的進步下,有了外在規範的需求,於是皋陶便建立了刑賞制度。而神農、黃帝、后稷、禹、奚仲等人則是針對人民的各種需求,創造了各式各樣的生活必需品與謀生技能,並在物質條件的進步下,有了外在規範的需求,於是皋陶便建立了刑賞制度。換言之,這時聖人所提出的「人道」與「王道」,乃是一種自然而然人際關係,而各種工具、技能,以及隨之而來的刑賞制度,則是為了解決人民生活的需求而產生。換言之,這時聖人所提出的「人道」與「王道」,乃是一種自然而然人際關係,而各種工具、技能,以及隨之而來的刑賞制度,則是為了解決人民生活的需求而產生。換言之,此時期的文明發展,乃著眼於「生活需求」上,讓人類可以生活得舒適一些、安定一些。換言之,此時期的文明發展,乃著眼於「生活需求」上,讓人類可以生活得舒適一些、安定一些。

而後,進入「中聖」時期:

民知畏法,而無禮義;於是中聖乃設辟雍庠序之教,以正上下之儀,明父子之禮,君臣之義,使強不凌弱,眾不暴寡,棄貪鄙之心,興清潔之行。民知... ...

目錄

卷 上 道基〔一〕第一 卷 上 術事〔一〕第二

卷 上 輔政〔一〕第三 卷 上 無為〔一〕第四

卷 上 辨惑〔一〕第五 卷 上 慎微〔一〕第六

卷 下 資質〔一〕第七 卷 下 至德〔一〕第八

卷 下 懷慮〔一〕第九 卷 下 本行〔一〕第十

卷 下 明誡〔一〕第十一 卷 下 思務〔一〕第十二

附錄一 新語佚文 附錄二 楚漢春秋佚文

附錄三 書錄 附錄四 史記漢書陸賈傳合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