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播》

《重播》

”“是的。 ”“我說的不是這個。 ”“你會得到你要的,偵探。

(圖)《重播》《重播》

作者: (美)錢德勒 著,葉美瑤
出 版 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2-1
字數:
版次: 1
頁數: 184
印刷時間:
開本: 16開
印次: 紙張:
I S B N : 9787802253865
包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小說 >> 偵探/懸疑/推理

編輯推薦

艾略特、加繆、奧尼爾、奧登錢錘書、村上春樹等;
★雷蒙德·錢德勒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名字之一,他是世界上唯一一位被寫入經典文學史冊的偵探小說大師。他的作品被收錄到權威的《美國文庫》中。他是美國推理作家協會(MWA)票選150年偵探小說創作史上最優秀作家中的第一名。
★他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編劇之_,他是好萊塢黑色電影的締造者,他與希區柯克、比利·懷爾德、羅伯特·艾特曼等大牌導演合作,連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威廉·福克納都只能給他當助手。
★“雷蒙德·錢德勒是我的崇拜對象。我讀了十幾遍《漫長的告別》。”
——村上春樹(2006年村上春樹親自把《漫長的告別》譯成日文出版)
★“雷蒙德·錢德勒,每頁都有閃電。”——比利·懷爾德
★★★★★★★★錢德勒語錄★★★★★★★★
★他說:“我是個沒有家的人……到現在,還是。”
★“……一個男人,每年至少要酩酊大醉兩次。這是個原則。”
★無論你跑到哪裡,你都還是你,自己是永遠逃不掉的。
★“有錢不丟臉,嫁娶鈔票也不丟臉。大多數有錢人不配有錢,也不知道有錢該怎么立身處世。但不會太久的。我們會再經歷一次戰爭,打完仗誰也不會有一分錢一一除了騙子和投機分子。我們其他的人都會被抽稅抽得一分不剩。”
★“這只是萬能的美元骯髒的一面罷了。”“那乾淨的一面呢?”“我沒見過。”

內容簡介
★他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名字之一,他的作品被收錄到權威的《美國文庫》中。
★他是以偵探小說而被載入經典文學史冊的大師,他是美國推理作家協會(MWA)票選150年偵探小說創作史上最優秀作家中的第一名。
★他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編劇之一,他與比利·懷爾德合作的《雙重賠償》被稱為黑色電影的教科書。
★1942年到1947年,他的4部小說6次被好萊塢搬上銀幕。參與編劇的包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威廉·福克納。似乎至今還沒有哪個作家享受到好萊塢如此的厚愛。
★他筆下的馬洛被公認為是最具魅力的男人,“有著黃金般色澤心靈的騎士”。在四十年代,好萊塢男演員以能扮演菲利普·馬洛為榮耀,其中亨弗萊·鮑嘉塑造的最為成功。
★他想寫一部“人人都在作品裡無憂無慮地散步”的小說。
★他描述自己的性格是“表面的缺乏自信和內里的傲慢自大的不協調的混合物”。
★他當過兵。參加過一戰。經歷過苦難與孤獨,認為自己“始終活在虛無的邊緣”。
★他不喜歡看大海,因為海里有太多的水和太多淹死的人。
★他是個酒鬼。他認為。一個男人,每年至少要酩酊大醉兩次。這是個原則”。
★他菸斗從不離嘴。與比利·懷爾德一起編劇,被煙燻得忍無可忍的比利經常跑到廁所里躲避,他竟懷疑比利的生殖器有問題。
★他瞧不上海明威,曾在小說里給一個警察起名叫海明威,稱之為“一個老是重複同樣的話,直到讓大家相信那話一定很精彩的傢伙”。
★他拒絕任何獎項。假如他獲得了諾貝爾獎他也必定會拒絕。原因有二:一、他不會跑剄瑞典去接受獎項,還要穿上晚禮服發表演講;二,諾貝爾獎曾頒給太多的二三流作家。而許多實力遠勝於他們的優秀作家卻未獲獎。
★他孤零零地死在異地他鄉。只有17個人參加了他的葬禮。
★他說:“我是個沒有家的人……到現在,還是。”

目錄

`

書摘插圖

重播
1
一陣刺耳、帶著命令語氣的聲音從電話中傳來,說了些什麼,我沒聽清楚,原因之一:我還沒睡醒;原因之二:我把話筒拿反了。調正後,我對話筒嘟囔了兩聲。
“你聽見沒?我叫克萊德•烏姆內,我是律師。”
“叫克萊德•烏姆內的律師滿街都是。”
“你就是馬洛,是不是?”
“大概是吧。”我看看錶,清晨六點半,這種時間我多半還頭腦不清。
“別跟我放肆,年輕人。”
“很抱歉,烏姆內先生。我可不是什麼年輕人,我有點年紀了,嗜咖啡如命。您需要我這種人為您效勞嗎?”
“我要你八點鐘去等SC列車,在那批旅客中會有一個女孩,我要你找到她然後跟蹤她,查到她下榻的飯店,回來向我報告。清楚嗎?”
“不清楚。”
“你是什麼意思?”他生氣地問道。
“光憑這些信息,我無法確定這個案子可以接。”
“你搞清楚我是克萊德•烏……”
“夠了!”我打斷他,“別把我弄得歇斯底里,你再把情況說明一下,也許你真正需要的是調查員,我一向自知不是乾FBI探員的料。”
“喔!我的秘書弗米利耶小姐半個小時內到你的辦公室,她會把你需要的資料告訴你,她很能幹,希望你不會相形見絀。”
“要是我吃過早餐,肯定比她優秀。你就讓她來吧!”
“地址?”
我把我在尤卡大道的住處告訴他,還教他該怎么走。
“很好,”他語帶勉強,“我有個要求,你得保證不能讓對方發現你在跟蹤她,這點很重要,因為客戶是華盛頓一家舉足輕重的律師事務所。弗米利耶小姐會把一部分開銷費用給你,另外還有兩百五十美元的預付費。期待你的優秀表現。好了,我們也別多說了。”
“我會盡力而為,烏姆內先生。”
掛了電話,我勉強從床上爬起,沖個澡颳了鬍子,門鈴響的時候我正喝著第三杯咖啡。
“我叫弗米利耶,烏姆內先生的秘書。”聲音俗不可耐。
“請進。”
她活像個洋娃娃,身上穿一件白色系腰帶雨衣,沒有帽子的款式,一頭小心呵護的琥珀色秀髮,一雙搭配雨衣的長靴,手上拎了把摺疊式塑膠傘。一對藍灰色的眸子直盯著我,好像我說了什麼難聽的話似 的。我幫她脫下雨衣,聞到她身上香氣四溢。她那雙腿——就我目前看得到的部分而言——還真不難看。她腿上裹著薄而透明的絲襪,我專注地欣賞,特別是當她坐下交叉雙腿,拿出煙來點的時候。
“克麗絲汀•迪奧,”她看穿了我的心思,說道,“我一向不穿別的牌子。給我火好嗎?”
“顯然你今天比平時多穿了幾件。”我把打火機遞給她。
“我不喜歡一大早就應付這種無聊的玩笑。”
“那什麼時間比較好呢,弗米利耶小姐?”
她勉強露出微笑,並從皮包中找出一個牛皮紙袋丟給我。
“你需要的每樣東西都在裡面了。”
“是嗎?我需要的某些東西不大可能在裡面的。”
“你愛怎么說都行,蠢貨。你的底細我早摸得一清二楚。你以為烏姆內先生會找你?找上你的人不是他,是我!還有,麻煩你別再盯著我的腿看。”
我把袋子打開,裡面有一個封好的信封和兩張支票。其中一張面額兩百五十美元,上面標著:預付金,給專業服務的頭期款。另一張是兩百美元的支票,寫著預付菲利普•馬洛的必需開銷。
“這張支票你得實報實銷,要給我支出項目表。”弗米利耶小姐說,
“其餘的你就看著辦。”
那個信封我沒拆——還不到時候。
“憑什麼烏姆內先生認定我會接下這種沒頭緒的案子?”
“你會接的。我們不會要你去做什麼下三爛的事,相信我。”
“我會有什麼好處?”
“哪天等我有空了,咱們找個晚上喝酒,到時再好好商量這個部分。”
“你說服我了!”
我把另一個信封拆開,裡面有一張女孩的照片,那女子儀態大方,也許是慣於拍照的原因。照片上看來,她有一頭烏黑的秀髮,或者是赭紅色,額頭寬闊明亮,眼神謹慎,顴骨頗高,鼻孔緊張,那張嘴顯然拒絕開啟。整個臉緊繃不安,一點都不快樂。
“看看背面。”弗米利耶說。
背面打上了一些資料。
“姓名:埃莉諾•金,五英尺四英寸高,大約二十九歲,深栗色的頭髮,濃密、自然卷。模特兒的儀態,嗓音低沉清晰,注重穿著但不落俗艷。保守的彩妝,臉上無可見的疤痕。特徵:進入室內時習慣轉動眼珠,但不轉頭。緊張時會緊握右手手掌。左撇子且刻意掩飾。網球打得好,游泳和跳水姿勢優美。嗜酒。”這些資料是從檔案上摘錄的,根本說明不了什麼。
“她坐過牢嗎?”我看著弗米利耶問道。
“我也只知道上面所說的這些。你就照著指示去辦吧!”
“弗米利耶小組,她的夫姓呢?一個二十九歲的大姑娘差不多都嫁人了,這裡頭連結婚戒指或嫁妝什麼的都沒提。這一點我想不通。”她瞄一眼手上的表。
“你最好趕到車站再想,時間不多了。”她站起身,我幫她穿上那件白色雨衣,接著替她開門。
“你自己開車來的?”
“是的。”她走出門去,走到一半又回過頭來,“我喜歡你一點,你不會動手動腳,從某個角度而言,你算個君子。”
  “動手動腳——這種把戲太不入流了。”
“不過你有一點很惹人厭,你知道我指的是什麼嗎?”
“抱歉,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有人恨不得我死。”
“我說的不是這個。”
我送她下樓,替她開車門,這輛車可不便宜,是跑高速的凱迪拉克。她對我點頭示意後,開上山路揚長而去。
我回屋裡將隨身用品裝入袋中,那袋子剛好夠裝下在外住一晚的衣物,這么做是為防萬一。
2
一切順利。SC列車一如平常準時進站,我找的人像一隻戴著餐巾的袋鼠一樣好認。她走近眼前一個垃圾桶,把手上唯一的東西扔進去——是一本平裝書。之後她找地方坐下,眼睛盯著地板。我所認識的女人里,她屬於不快樂那一類型。過了一會兒,她起身走向書架,什麼也沒拿就離開了,抬頭看看牆上的鐘,進了電話亭拉上亭門,對著投幣孔放入一把零錢,開始跟人聊起來。她說話沒什麼表情。掛了電話,她走到雜誌架邊,挑了一本《紐約客》,又看了一次鍾,才坐下來讀那本雜誌。
她身穿定做的套裝,寶藍色系,從脖子處看得到裡面是一件白襯衫,領口別著一隻藍寶石大胸針,可能還戴了同款式的耳環,但我沒看見。發色栗棕,跟照片裡一樣,只是比想像中略高一點。她戴一頂系有深藍色蝴蝶結的帽子,帽檐前端垂了一截紗。另外還戴了手套。
過了一會兒,她出了大廳拱門,門外停著一長排計程車。她走到咖啡廳,往左邊張望一陣,轉身回候車室,眼光逐一掃過雜貨店、報攤、服務處以及坐在木椅上的人。售票視窗有的開有的關,她倒不看那裡。她又坐下,再抬頭看鐘。接著脫下右手手套,調手錶,那是一隻純白金的小表,沒鑲鑽。把她跟弗米利耶一比,她不見得有多刻板拘謹,卻足以使弗米利耶相形之下,顯得輕佻隨便。
這一次她仍然坐了不久,隨即起身徘徊。走進內院又繞回來,繼而進了雜貨店,在書報架前停留一陣子。現在我確定了兩點:假設她約了人碰面,肯定不是約在火車進站的時間;還有,她並不像在等火車。她走進咖啡廳,挑一個高腳椅坐下,看了看店裡賣的東西,又繼續讀雜誌。接著當然侍者就端上冰水和選單。我跟蹤的女人點了東西,女侍者一離開,她又回去看雜誌。當時大約是九點一刻。
我走出拱門,見一個戴紅帽子的男孩正等在計程車行列旁,於是我走向他。
“你在SC上班嗎?”我問道。
“算是吧。”他一副無所謂的樣子看了一眼我指間那一塊錢硬幣。
“我正在等人,他乘的是華盛頓開到聖地亞哥那一班,不知道他會不會已經下車走了?”
“你是說下了車,領走了行李嗎?”
我點頭。
他想了想,用他那對栗子形的眼睛打量我,“確實有個人走了,”他終於說,“你朋友長得什麼樣?”
我形容出個男人的樣子,一個像愛德華•阿諾德那種類型的男人。戴紅帽子的男孩搖搖頭。
“先生,那我就幫不上忙了。下車的人不是你說的那樣。你朋友大概還在車上,他們現在不必下車來,若是在七十四號月台轉車,十一點半車才出發,車都還沒到呢!”
“謝謝。”我道過謝,把錢給他。可見那女人的行李仍在火車上,確定這一點就沒問題。
我掉頭回到咖啡廳外,透過玻璃向內看。
女人正一邊看雜誌,一邊漫不經心地用著咖啡和點心。我到電話亭聯絡一家熟識的車行,叮囑他們如果到中午我沒打來,就派人把我的車開回去。這種事他們有經驗了,他們有一把備用鑰匙。我到車上拿出背包,塞進一個小行李箱。到寬敞的候車室里買了到聖地亞哥的來回票,再快步跑回咖啡廳。
女人還在,不過已經不是一個人了。有個傢伙坐在她對面,衝著她嬉皮笑臉,明眼人一看就猜得到他們彼此認識,還有,女人並不怎么喜歡他。
那傢伙是典型的加州人,腳踩一雙酒紅色拖鞋,身穿一件棕黃色格子襯衫,沒打領帶,外面套了一件淺黃色粗硬布的運動夾克。身高大約六英尺一英寸,算是修長。有一張消瘦而自以為是的臉和口亂糟糟的牙齒。他手上正搓弄著一張紙片。
他胸前的口袋塞著一條黃手帕,像一束水仙似的從那裡探出來。事情再明白不過了;女人根本不歡迎他出現。
他繼續說話並揉著那張紙,最後聳聳肩,從那位子上站起來,靠上去用指尖滑過女人的臉,她猛地縮回去。然後他把揉皺的紙片攤開,小心翼翼地放到她面前,他等著,同時咧嘴一笑。女人緩緩將目光移到紙上,專心地看,剛伸手要拿,男人搶先一步,把紙放進皮夾,臉上仍然笑眯眯的。隨後,他拿出活頁記事本,寫好後撕下來,放到她面前。那張才是她的。她拿起看了一眼就放進皮包。之後她看看他,露出笑容,我猜她笑得很勉強。他拍拍女人的手,便離開了。
他走到電話亭、關了門、撥號,講了一陣子。出了電話亭,他找一個紅帽子跟他去提行李。男人領出一個淺乳白色手提箱和一個同款型的衣物箱。紅帽子跟著他到停車場,停在一輛光可鑑人的兩門敞篷別克車旁邊。紅帽子把行李放進傾斜的車椅座後,拿了小費離去。穿運動外套佩戴黃手帕的男人鑽進車裡,倒車、戴墨鏡、點一根煙,而後開走。我把車號記下來,回到大廳。
接下來的那個鐘頭相當難熬。女人從咖啡廳離開,回候車大廳看雜誌,她完全心不在焉,不時翻回上一頁。有時候她乾脆連頭都不低,只是捧著雜誌,雙眼空洞無神。我拿了一份早報藉以掩飾監視行為,還一邊盤算著整件事,但毫無進展。我再怎么想,也頂多只是消磨時間罷了。
方才與女人同桌的男子從車站領了行李,他或許是跟女人搭同一班車來的,男人原也是車上乘客。女人的態度十分明白,她並不喜歡男人在身邊,而男的卻有把握以手上那張紙逼女人就範。的確,女人後來對他客氣多了。他們大可以在火車上悄悄協商的,為什麼要特地下車才談?此外,男人留給她那張紙又是什麼?
我正思緒起伏之際,女人突然站起來,走到報攤,帶回一包煙,拿出一根點上。她抽菸的樣子很笨拙,顯然不諳此道。抽完那一根,她表情完全不一樣了,變成暴躁且冷酷兇狠的表情,好像她抽這根煙是為了某種目的。我看牆上的鐘,十點四十七分,只好繼續胡思亂想。
那張被揉得皺巴巴的紙很像剪報。女人曾想搶過來,但沒成功。後來男人在一張白紙上寫了幾個字,遞給女人。當時她望了他一眼,並報以一笑。結論是:女人有把柄在那個痞子手上,只好佯裝自己不討厭他。
我思索的下一個重點是:之前男人離開過車站,他可能是到停車處取車,也可能是去找剪報。總之,可能性這種東西愛想幾個就有幾個。但是他不可能不擔心女人會跑掉,因此可以猜測他沒把話說完,他只透露了一部分,也許他原先所知有限,這一點我無從考證。總之男人說了一部分之後,就安心地拎著行李,開著別克轎車離去,可見他已經知道女人的行程,並確定對方會主動聯絡他。
十一點零五分,我把這些想法一一推翻,打算重新想過,不過沒有進展。十一點十分,播音員告訴大家可以到七十四號月台搭乘第十一線的火車。這班車途經聖安娜、歐申賽德德爾瑪爾後到聖地亞哥。人群開始走出候車室,那女人也在其中。另一批人在收票口,等女人一過票口,我便往電話亭奔去,投錢撥號找克萊德•烏姆內。電話是弗米利耶接的。
“我是馬洛,烏姆內先生在嗎?”
她一本正經地回答我:“烏姆內先生上庭去了,您要留言嗎?”
“那女人現在坐上往聖地亞哥的火車,她會在哪一站下,我無法確定。”
“謝謝您,還有其他的訊息嗎?”
“有的。今天太陽很大,我們那位朋友不像你命那么好。她先是在車站對面的咖啡廳吃早餐,然後在擠滿一百五十個乘客的候車室乾等,現在已經在那班列車上了。”
“我都記下來了,謝謝您。我將儘快轉達烏姆內先生。那么您有初步結論了嗎?”
“有。你隱瞞了一些事情。”
她的口氣頓時變了,肯定是什麼人剛走。“聽好了,夥計,你是被雇來做事的,最好閉上嘴做事,而且做得漂漂亮亮。克萊德•烏姆內在本地可是呼風喚雨的人物。”
“誰說要吹風淋雨了,小美人?我就算要水也是啤酒瓶里裝的那種,我心情好的話還可以拿酒杯敲首歌呢!”
“你會得到你要的,偵探。但是你一定要照指示去辦,別玩花樣,清楚了嗎?”
“寶貝兒,這真是你對我說話最親切的一次。再見。”
“馬洛,你聽我說。”她突然急了,“我也不想惡語相向,這個案子對克萊德•烏姆內而言太重要了。萬一搞砸了,他會損失一個重要客戶。希望你能了解。”
“很好,弗米利耶。我想我的潛意識部分應該了解了,我會試著記住。”
我掛上電話,進了票口。下了迴旋梯,又走一長段才到達月台。我一上車,便在怡人的吸菸區里坐下,這種地方保證讓人一路喉嚨舒坦,最後肯定替你留下舒服的肺葉。我叼起菸斗點著,加入吞雲吐霧的行列。
火車離站後,便在東洛杉磯的田園間蜿蜒前進,速度漸漸變快,往聖安娜奔去,在當地停了一會兒,女人沒下車。火車又過了歐申賽德、爾瑪爾,她仍在車上。
……

書摘與插圖

(圖)《重播》《重播》
(圖)《重播》《重播》

相關詞條

文學 小說 書籍 青春文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