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史十五講》

《醫學史十五講》

《醫學史十五講》是張大慶編著的醫學類作品,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在2007年9月1日出版。該書主要是根據作者在北京大學暑期學校講授的“醫學史”課程中的錄音整理而成,系統論述了醫學史的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全書旨在幫助學生去思考圍繞這些醫學事件和人物的醫學思想,了解它們對醫學發展的意義.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6

首先,醫學史是考察醫學的歷史,這裡包括了疾病的歷史變遷、醫學觀念與技術的演化,因此需要對醫學有基本的了解;同時,所有的醫學活動都是發生在歷史語境中,不熟悉歷史、哲學、宗教等就難以正確地評價醫學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其次,醫學史是對醫學的總體評述,需要有哲人的洞察力以及能鑑賞不同醫學傳統的情懷,需要明了醫學的社會功能。最後,醫學史是inthepresent,withthepastandforthefuture,學習醫學史需要關注現實問題,以歷史之眼光來審視現實,以未來之理想來改變現實。

作者簡介

張大慶,醫學博士。現任北京大學醫學史研究中心教授、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常務理事、醫學史專業委員會主任,中華醫學會醫學史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常務理事、醫學哲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醫學與哲學》雜誌副主編。主要研究領域包括:醫學思想史、醫學社會文化史、生命倫理學史、醫學哲學、醫學人文教育。主編的《醫學史》獲北京市高校精品教材、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已出版《中國近代疾病社會史》、《人道主義的凱歌:科學技術與20世紀的醫學》、《中西醫學倫理比較研究》(合著)等學術專著,發表有關醫學史、生命倫理學、醫學人文學科的學術論文60多篇。

目錄

《名家通識講座書系》總序
第一講什麼是醫學史
一更全面地理解醫學
二醫學史教學的目的
三醫學史與其他學科的關係
第二講人類社會早期的疾病與衛生保健活動
一古老的疾病
二社會發展與疾病演化
三早期的疾病觀念與治療
四文明古國的醫療保健
五其他古老文明的醫療保健活動
第三講體液論及其對西方醫學的影響
一體液論的起源
二希波克拉底學派的體液論
三體液論的基本原理
四體液論的發展:蓋侖的集大成工作及其對後世的影響
第四講亞歷山大利亞時期的醫學知識與實踐
一人體解剖傳統的建立
二醫學文獻的編輯
三醫學學派
第五講中古時期的醫學
一歐洲中世紀早期的醫學(5—10世紀)
二阿拉伯醫學(8—12世紀)
三中世紀晚期的歐洲醫學
四中國中古時期的醫學
第六講現代醫學的初創
一現代醫學的開端:從人體解剖學到傳染病的新解釋
二新理論與新方法
三臨床醫學的誕生
第七講生物醫學體系的建立
一基礎醫學的興起
二預防醫學的發展
三醫學組織與政府職權
第八講中西方醫學交流:從人痘到牛痘
一天花與人痘接種
二人痘接種的西傳
三牛痘接種術的東傳
四牛痘接種術傳華的見證——《英吉利國新出種痘奇書》
五《種痘奇書》背後的幾位人物
六天花的消滅
第九講現代醫學教育
一現代醫學教育的興起
二後來居上:美國的醫學教育
三現代醫學教育的成就及問題
四中國的現代醫學教育
第十講藥物治療革命:“魔彈”的發明
一早期的藥物
二藥物的實驗研究
三尋找“魔彈”
四從磺胺到青黴素
五維生素的發現
六胰島素的發現
七分子生物學與新藥物
第十一講AIDS:從疾病史到社會史
一愛滋病的發現
二病原體HLV的發現
三研究模式的轉變:慢性病觀念的影響
四新觀念的提出
五愛滋病對中國的影響
第十二講當代醫學技術的成就與挑戰
一疾病控制
二醫學技術
三醫療衛生服務和醫療保障體系
四醫學倫理與法律
第十三講現代醫療保健中的傳統醫學
一西方醫學;中擊下的傳統醫學
二傳統醫學的變革
三傳統醫學的復興
四傳統醫學對現代醫療保健的影響
五如何評價中醫在現代醫療保健中的價值
第十四講追問醫學的本質與價值:從生命倫理到醫學人文
一生命倫理學的興起
二生命倫理學理論的建構
三醫學人文教育的興起
四呼喚醫學的人文關懷
第十 五講醫學史研究的問題與方法
一歷史上的醫生以及醫學的觀念與實踐
二醫學史研究中的醫學編史學轉向
三現代醫學史研究中的幾個主要領域
四醫學史研究的現代方法
五疾病史研究
六當代中國的醫學史與疾病史研究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編輯推薦

“醫學是一門需要博學的人道職業”。作為“橋樑”課程,醫學史不僅是從基礎到臨床的橋樑,也是從自然科學到人文科學的橋樑,還是從過去到未來的橋樑。

本書主要是根據作者在北京大學暑期學校講授的“醫學史”課程中的錄音整理而成,系統論述了醫學史的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全書旨在幫助學生去思考圍繞這些醫學事件和人物的醫學思想,了解它們對醫學發展的意義,評價其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培養對當代醫學生活的獨立思考和批判的精神。

盤點醫學書籍

人類醫學發展到今天——21世紀,主要形成了東方醫學和西方醫學兩大分支,二者在形式上的融合又形成了第三種醫學——中西醫結合醫學,而從中西醫學比較研究與匯通走向了現代系統醫學領域。
《三部六病醫學講稿》
《正傳醫學的虞搏》
《中醫學專業醫學實驗教程》
《醫療大趨勢:明日醫學》
《醫學機能實驗指導》
《醫學細胞生物學與醫學遺傳學實驗及學習指南》
《口腔預防醫學及兒童口腔醫學》
《中外醫學文化交流史——中外醫學跨文化傳通》
《醫學是科學嗎?》
《從體液論到醫學科學:美國醫學的演進歷程》
《清代宮廷醫學與醫學文物》
《中國醫學百科全書·藏醫學》
《核醫學》
《中醫學方法論:兼作中西醫學比較研究》
《循證醫學:醫學發展新紀元》
《衛生部醫學CAI課件:醫學原蟲學》
《中華影像醫學:影像核醫學卷》
《和療醫學:與中醫相輔相成的西方自然醫學》
《醫學概述:走近醫學》
《CD-R醫學影像物理學》
《醫學的榮光和陰影——從郵票看醫學史》
《醫學的歷史》
《醫學影像診斷學》
《醫學細胞生物學與遺傳學》
《醫學免疫學與病原生物學》
《醫學生物學》
《中國醫學史》
《醫學統計學》
《認識方式:一種新的科學、技術和醫學史》
《醫學心理學》
《臨床醫學工程技術》
《法醫學:從纖維到指紋》
《什麼是醫學史》
《高級醫學英語——醫學英語系列叢書》
《劍橋插圖醫學史》
《性法醫學》
《法醫學之父》
《醫學史十五講》
《法醫學》
《醫學綜合》
《社會醫學》
《醫學史》
《醫學統計學實習指導》
《中醫學》
《性醫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