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

《醉落魄》

《醉落魄》,南唐李煜詞有此調,載《尊前集》。又名《一斛珠》、《怨春風》、《章台月》等。雙調五十七字,仄韻。據舊題曹鄴小說《梅妃傳》,謂唐玄宗封珍珠一斛密賜江妃。妃不受,以詩謝,有"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之句。玄宗覽詩不樂,令樂府以新聲度之,名《一斛珠》,曲名始此。又有宋大曲《一斛夜明珠》,見《宋史·樂志》。。

基本信息

原文

醉落魄

《醉落魄》《醉落魄》

雪晴風作。松梢片片輕鷗落。玉樓天半賽珠箔。一畝梅花,吹裂凍雲幕。

去年小獵漓山腳。弓刀濕遍猶橫塑。今年翻伯貂裘薄。寒似去年,人比去年覺。

作者簡介

范成大,江蘇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字致能。在蘇州上方山下,有個石湖,此處風光秀麗。范成大晚年在石湖築有別墅,自號“石湖居士”,人稱范石湖。他與北宋的范仲淹被人並稱為“吳門二相”;他是南宋傑出詩人,與尤袤(mào音貿)、陸游、揚萬里齊名,被合稱為“南宋四大家”。
南宋考宗乾道九年(1173年)春,范成大來桂林任靜江知府兼廣南西路經略安撫使。范成大在桂林為官三年,游遍了桂林山水,留下石刻11件,其中七星岩4件,屏風山3件,龍隱岩、還珠洞、中隱山和水月洞各1件,水月洞這件即《復水月洞銘並序》

詞牌名

醉落魄,又名一斛珠、怨春風、章台月等。格律如下: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ˉ◎△ ◎ˉ◎△ˉˉ△ ◎ˉ◎△ˉˉ△ ◎△ˉˉ ◎△◎ˉ△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ˉˉ△△ ◎ˉ◎△ˉˉ△ ◎ˉ◎△ˉˉ△ ◎△ˉˉ ◎△ˉˉ△ 
註:◎表示可平可仄。△表示韻腳。

例詞

醉落魄
五代 李煜
曉妝初過,沉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鏇被香醪涴。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醉落魄
南宋范成大
雪晴風作。松梢片片輕鷗落。玉樓天半賽珠箔。一畝梅花,吹裂凍雲幕。
去年小獵漓山腳。弓刀濕遍猶橫塑。今年翻伯貂裘薄。寒似去年,人比去年覺。
醉落魄
蘇軾
輕雲微月,二更酒醒船初發。孤城回望蒼煙合。記得歌時,不記歸時節。
巾偏扇墜藤床滑,覺來幽夢無人說。此生飄蕩何時歇。家在西南,長作東南別。
醉落魄
蘇軾
分攜如昨。人生到處萍漂泊。偶然相聚還離索。多病多愁,須信從來錯。
尊前一笑休辭卻。天涯同是傷淪落。故山猶負平生約。西望峨嵋,長羨歸飛鶴。

醉落魄

晏幾道
鸞孤月缺,兩春惆悵間塵絕。如今若負當時節。信道歡緣,枉向衣襟結。
若問相思何處歇?相逢便是相思徹。盡饒雖後留心別。也待相逢,細把相思說。
醉落魄·

現代·易延

人生多苦,劫為天命難以估。幾度悲歡空回顧。一醉不起,功名何時舉?
共酒曾經對誰語,此刻論雄無人煮。天下豪傑響無數。潮起潮沒,今朝還看吾。

醉落魄 詠鷹

[清]陳維崧
寒山幾堵①,風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無今古。醉袒貂裘,略記尋呼處。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③。人間多少閒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
[注]①堵:座。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鷹掠地飛過。③軒舉:意氣飛揚。

翻譯

冰冷的山峰有好幾座,北風貼著地面削碎了中原大地。秋天晴空萬里好像與古代無異。醉酒之後袒露衣裳,似乎還記得當年呼喊尋覓的地方。男子漢的身手應該和誰較量?即使到了老年也應該氣勢磅薄,意氣風發。這個世界有多少悠閒的狐狸與野兔。月黑沙黃的夜晚,我這時偏偏想起了你。

鑑賞

詞的題目為“鷹”,故多有將此篇劃入詠物詞者。然細味詞情,其“詠物”的成分並不多,而是抒情主體“我”的形象更加突出些,在詞篇中的比重也更大。故作借物詠懷題材來認識似更恰當。開篇“寒山幾堵”的“堵”字、“削碎中原路”的“削”字下得極新穎而重拙,有此二字,凌厲激盪的氣勢噴薄欲出,堪稱鍊字的典範。接數句以“袒貂裘”、“略記”寫出詞人浩茫風度,為後文鋪墊。下片興感,“男兒”三句極豪邁,又極悲憤,精警無匹,如干將出匣,寒光射人。此等句是他人想不到、寫不出者,最能代表迦陵詞“鼓舞風雷”、“蹈揚湖海”的特色。末二句以荒莽景象收束全篇,於奔放之後作含蓄的一折,特別凸現詞人九曲黃河般的積鬱之情,力量沉厚。陳維崧在諸多作品中皆以鷹自比,他所看中的是鷹的軒舉的“猛氣”與矯捷的“身手”,用以抒發自己疾惡如仇、懲奸除弊的人格風範與人生理想。借物抒情,含蓄地表達詩人自己想施展抱負的心情。讀本篇不僅令我們體察到“聲色俱厲”(陳廷焯語)的雄健之美,尤其可感受到“頑者警、懦者立”的精神震撼。
醉落魄
江天雲薄,
江頭雪似楊花落。 
寒燈不管人離索。 
照得人來,
真箇睡不著。 
歸期已負梅花約,
又還春動空飄泊。 
曉寒誰看伊梳掠。 
雪滿西樓,
人闌乾角。 
此詞以淺近平實的語言、曲折深婉的筆調,抒寫了遊子懷人思歸的情懷。詞中將離索難眠的人的活動,放江天雲薄、風雪迷茫的渾闊背景上來寫,以烘托和加強離子的孤寂之感,又使人的活動一片空濛的廣大背景。映襯下,顯得更為集中、突出、鮮明。不僅如此,詞中正通過暮寒、曉寒的描寫,以寒冷的客觀環境烘托寒冷的主觀心境。全詞以寫景發端,首兩句寫暮冬時節江天迷茫,大雪紛飛。薄,迫也;雲薄,寫出了彤雲壓江、天低雲暗之勢。“江頭”句巧妙地化用東晉謝道韞詠雪名句“未若柳絮因風起”,形象地刻畫出大雪紛紛揚揚的情景。這裡的“江天”、“江頭”,表明了這是一個飄泊江湖的特定環境;而“雲薄”、“雪落”,則又進一步造成了一種淒冷、黯淡的特定的藝術氛圍。“寒燈”三句,寫遊子獨宿江邊客舍難以入眠的情景。“離索”乃“離群索居”之略語,指離開友朋親人而獨處散居。寒燈本是無生命的物體,本來就不參預人間之事,卻說成燈不理會人有離群索居之苦,兀自照得人睡不著。這與一般寫燈燭的“照人無寐”有明顯的不同。那是人本睡不著,旁邊有個燈照見而已。而這裡說人之睡不著,是燈照得來的結果,出奇者一;燈之照得人睡不著,要承擔“不管人離索”這樣一樁“不是”,出奇者二:“睡不著”又要加上“真箇”二字以強調之,出奇者三。有奇想方有此奇句,出之以白話口語,益發傳神,這種構思和韻味,是“鏤玉雕瓊”的語言表達不出來的。 
下片承前“真箇睡不著”句轉入心理刻畫,道出了遊子夜不能寐的原因。“歸期”兩句寫遊子並沒有忘記跟閨中女子先前所立的盟約——梅花盛開時如期歸來。而眼下梅花早已開放,殘冬欲盡,春意已動,自己卻依舊飄泊外,行止無定,歸期杳然。失約的內疚和刻骨的相思交織一起,使得遊子更加思念遠方的情侶。“曉寒”三句是遊子的想像。身臥江邊客舍,而心馳遠方閨室。想像她仍依梅花舊約,日日企盼遊子歸來。早上起來即精心梳掠,然後不管飛雪滿天,仍自獨上西樓,闌乾一角相候。“誰看伊梳掠”者,是有梳掠之事,不過旁邊無人看著而已。由此又可知,良人遠出期間,她定是如《詩經。伯兮》所寫的“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及至梅開雪至,才又梳妝打扮,如期迎候遠人歸來。 
這一想像之筆,更覺閨人情意之深摯熱切,又暗暗道出遊子愆期之自愧自責之心。一筆映照雙方,精力彌滿。孫競稱周紫芝的詞“清麗婉曲”。此詞正體現了這一藝術風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