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服食養生術》

《道教服食養生術》

《道教服食養生術》是由黃永鋒所著的一本書籍,於2008年東方出版社出版。

道教服食養生術是道教信仰者通過攝取食物、藥物、氣、符等來防治疾病、養護身心,以求長生成仙的過程中所套用的一切手段、方法、知識等活動方式的總和。它包括道教服藥技術、道教服氣技術、道教辟穀技術、道教飲食技術、道教服符技術五種類型,是一類富有特色的道教養生技術。本書在技術哲學語境中探究道教服食文化,系統探討道教服食技術本質、要素、結構,細緻分析道教服食技術規程,理性評價道教服食技

《道教服食養生術》《道教服食養生術》
術的養生功能、社會影響、倫理價值,並從技術目的與技術功效的矛盾運動、技術繼承與技術創新的相互促動,社會需求變遷的作用、科技整體進步等內外因素剖析道教服食技術發展的動力機制,拓展了道教養生視域。

相關信息

作者: 黃永鋒 著
出 版 社: 東方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4-1 字數: 278000 版次: 1 頁數: 306 印刷時間: 2008/04/01 開本: 16開 印次: 1 紙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06029865 包裝: 精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哲學/宗教 >> 宗教 >> 道教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學新知文庫”之一,全書共分4個章節,對道教服食技術本質、要素、結構,細緻分析道教服食技術規程,理性評價道教服食技術的養生功能、社會影響、倫理價值等內容作了系統介紹,具體包括道教服食技術本體論、道教服食技術規程、道教服食技術的理性評價、道教服食技術發展的動力機制等。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編輯推薦

《國學》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春官》:《樂師掌國學之政,以孝國子小舞。》其中所謂《國學》實際上是指上古時期國家設立的學校。隨著歷史的進展,《國學》的內涵逐漸發生演變。到了近代現代,《國學》成為指稱我國特有學術的一個術語,其外延是以儒、道、釋為主體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涉及古代哲學、史學、文學、藝術、語言學、科學等諸多領域。
本文庫正是從廣義上使用《國學》概念的,至於《新知》既意味著新的領域、新的視野也意味著新的探索、新的認識。由於國學的範圍相當廣泛,這套文庫當然應該有所選擇,關注那些具有新發現、新觀點的成果,這就是為什麼將《國學》與《新知》合成的用意所在。
從文稿選擇的立場看,既然是《國學》,則入選的文稿必定是傳統文化方面的;既然是《新知》,文稿如果僅僅反映傳統文化內容,還是未能符合要求的,必須是兩個方面的特質兼備,才能進入這套文庫之中。也許組織者對文稿的選擇不一定準確,但不論情況如何,《新知》乃是編繤這套文庫的初衷,表達著一種願望、一種追求、一種目標。

作者簡介

黃永鋒,1976年生,福建仙遊人。哲學博士,現為廈門大學哲學系講師、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後。擔任學術期刊《道學研究》編輯、《道源》刊物特約編輯、中華道學資訊網(http://www.sinotaoism.com)管理員。主要研究方向為道教文化與當代社會、道教養生學、道教與中國古代科技,已在《世界宗教研究》、《自然辯證法通訊》、《哲學動態》等學術刊物發表文章三十多篇。參與國家“十五”重點圖書《透視中國東南——文化經濟的整合研究》(該書2004年榮獲第十四屆中國圖書獎)、國家985重大課題《中國道教思想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大攻關項目《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等多項課題的研究工作,《道教服食技術研究》獲廈門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福建省優秀博士論文等榮譽。

目錄

總序

緒論
一、問題的緣起
二、學術史回顧
三、本書研究方法
四、本書學術價值
五、本書邏輯框架
第一章 道教服食技術本體論
第一節 道教服食技術本質
第二節 道教服食技術要素
第三節 道教服食技術結構
第二章 道教服食技術規程
第一節 道教服藥技術規程
第二節 道教服氣技術規程
第三節 道教辟穀技術規程
第四節 道教飲食技術規程
第五節 道教服符技術規程
第三章 道教服食技術的理性評價
第一節 道教服食技術的養生功能及其他影響
第二節 道教服食技術的倫理價值觀
第四章 道教服食技術發展的動力機制
第一節 道教服食技術發展的內部作用力
第二節 道教服食技術發展的外部作用力
餘論
一、跨學科研究導致新發現
二、史料需要辨偽和證真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一、本書圖表目錄
二、《道藏》外丹道經中所見的煉丹器具圖樣
問學記

書摘插圖

第一章 道教服食技術本體論
 第一節 道教服食技術本質
道教服食技術是本書的中心概念,是本書探究的對象,給它下一個貼切的定義是十分必要的。定義是以簡短的語句來揭示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使人們明確概念的意義及其使用範圍的邏輯方法。我們給道教服食技術下定義擬分三步走,首先釐清前人對道教服食的認識,在此基礎上重新界定道教服食技術的外延;其次,準確地揭示道教服食技術的內涵。最後,把道教服食技術內涵與外延結合起來給道教服食技術下個明晰合理又比較完整的定義。
  一、道教服食技術的外延
 服食是道教的一類養生技術。一般認為,服食是道教中人通過食用藥物以求長生的法門。通過細緻的考察,我們發現,服食是道教養生中一類十分常見的現象,其外延可以是藥物,還可以包括日常食物、氣、符等。對同一個概念有不同的定義這是正常的認識現象。邏輯學告訴我們,定義只能揭示事物某些方面的規定性,不可能揭示事物全部的、豐富的內容。事物本身不斷發展變化以及人們認識的局限性、片面性往往使準確定義的工作變得十分不易。給概念下定義和內涵定義合起來。外延定義是通過列舉一個概念的外延,使人們獲得對該概念的某種理解和認識,從而明確該概念的意義和適用範圍。明確概念的外延有助於明確概念的內涵。鑒於學術界對道教服食技術外延認識有個變遷的過程,梳理一下前賢對道教服食的認識,重新準確界定道教服食技術的外延,是十分有益的學術工作。

相關詞條

道教 研究 養生

資料來源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28115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