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楚宮》

微生盡戀人間樂⑵,只有襄王憶夢中。 ⑵微生:普通人生。 義山詩常涉人生哲理,並與人生情感體驗融匯。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過楚宮
【創作年代】晚唐
【作者姓名】李商隱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

楚宮
巫峽迢迢舊楚宮,至今雲雨暗丹楓。
微生盡戀人間樂⑵,只有襄王憶夢中。

作品注釋

⑴《寰宇記》:“楚宮在巫山縣北二百步,在陽台古城內,即襄王所游之地。”杜甫《詠懷古蹟·搖落深知宋玉悲》“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之楚宮亦指此。
⑵微生:普通人生。

作品簡析

義山詩常涉人生哲理,並與人生情感體驗融匯。此詩《唐詩品匯》引謝枋得曰:“高唐雲雨本是說夢,古今皆以為實事。此詩譏襄王之愚,前人未道破。”姚培謙《李義山詩集箋注》云:“反喚妙絕。微生哪一個不在夢中,卻要笑襄王憶夢耶?請思‘只有’二字,還是喚醒襄王?還是喚醒眾生?”劉、余《集解》:“此詩感情內涵,實較複雜。人間之樂與雲雨之夢,似代表現實與理想兩種不同境界。仕宦婚姻之順遂,家室人倫之樂趣,皆常人所經營所依戀者。然徒有此則人生不免卑瑣。故作者乃刻意追求更美好之人生理想。而此種理想境界又正如雲雨夢思,虛幻恍惚,難以尋求,且並追求理想之高情遠意,亦不為世所理解。人間之樂,亦因己之堅持理想而不能享有。是則理想之境,現實之樂,兩皆落空,此實理想主義者之莫大悲劇。‘微生盡戀人間樂’,於‘人間樂’固有所不足,然其中又寓有並此亦不能享受之悲哀’;‘只有襄王憶夢中’,於己之獨持理想固含自負,然又不免透出孤孑與自傷。屈原《離騷》:‘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義山此詩,實祖屈子之意而融鑄自身獨特生活體驗與思想性格。屈原堅信其人生理想,義山則既嚮往又深感其虛幻,表現為幻滅中之追求。至於‘民生各有所樂’,則並屈原亦未否定。故以為義山於‘人間樂’有所不足則可,以為即是庸俗之代稱,則似未切。就全詩論,自傷之情固多於自負。詩有‘丹楓’語,……似是自夔州首途所經。”另《楚宮二首》“暮雨自歸山峭峭,秋河不動夜厭厭”句,亦可知楚宮諸作在秋季。

作者簡介

李商隱
(約813—約858)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縣人)。公元837年進士及第。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鬱郁不得志。詩歌成就很高,與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都在家族裡排行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在內容上,有的抒發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託古諷今的詠史之作,還有一類描寫愛情生活的無題詩,最為後代讀者所喜愛。在藝術上,構思新巧,詞藻華美,想像豐富,格律嚴整,風格婉轉纏綿,文學價值較高。但有的作品傷感情調較濃,用典過多,隱晦難解。有《李義山詩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