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你的世界》

《這才是你的世界》

《這才是你的世界》以給兩個女兒寫家書的形式,講述了關於“天地人”的大智慧。把人文的東西與科學的東西統合在一起,不但讓人大開眼界,而且還讓人直視自己的價值觀。透過講述人類知識已可曉喻的宇宙、生命、歷史現象,把人們帶回自我和人群的情理“人”境界,既科學,又人文,且行文新奇有趣,相信會成為現代人的必讀。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李乃義,1947年廣州出生的台灣“廣東”人,台灣東海大學物理系畢業,美國喬治亞州大學、及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碩士,是個理工專業的“文人”,有獨到的歷史見解,現任香港上市的某半導體公司總經理。
李先生1971年移居美國,一生經歷頗富傳奇、趣味性。青年時代,他辦過學生刊物,寫過雜文評論,做過核工程師、軟體工程師,還有機械工程師牌照,也下海做過生意。讀書勤快,涉獵極廣,閱歷更深,從本書文字可見一斑。

媒體評論

這才是你的世界》:當代世界的葵花寶典
來源價值中國網 陳顯忠
兩個女兒的叛逆年代牽動了父親的心,美籍華人李乃義開始處心積慮,怎樣才能把自己大半生所積累的知識和人生經驗告訴她們,使她們少走彎路。於是,有了《這才是你的世界》這本關於“天地人”的“大智慧”書,李乃義自稱該書為“當代的葵花寶典”。作者集科學與人文之功,將天底下林林總總之事作了融會貫通的歸納梳理,以家書的形式,講述了整個宇宙傳奇的一部大歷史。
《這才是你的世界》從神奇深邃的宇宙起源,到奧秘無窮的地球進化,再到波瀾壯闊的人類歷史,展現了一幅由自然到人生的宏大圖景。作者從約140億年前的宇宙時、空、質、能原點講起,到40億年前的生命出現,再到1萬年前人類文明的形成和發展,直到演化到今天這個紛繁複雜的人類社會。作者以貫穿始終的“數量級”、“幾率”、“演化”、“試煉”、“情性”、“理性”、“文化”等關鍵要素作為認知的利器。提出“知道,所以自在”的人生哲學命題。
將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進行打通,本身就是不容易做到的事情。我更希望看到的是,有更多的科學大師來做這樣的書寫。

前言

我有兩個十幾歲的女兒,正值豆蔻年華。由於工作的關係,從她們十歲開始,我常常不在家,沒能完全陪伴她們度過十幾歲的青春期,成了一個不甚稱職的父親。
我跟孩子們很親近。雖然早已年過半百,無論在什麼場合、地點、時間,都常想起她們從前直到現在的可愛勁兒。這兩年,更常想到的,是回憶自己是怎么過來的。也跟她們一樣可愛過、叛逆過?也跟她們一樣感覺過、思想過同樣的點點滴滴?
成長中的女兒問老爸許多問題,加上有時候她們對待家裡的不耐煩態度與不屑神情,簡直就是自己青春期的再版。這真令人震憾,有時也給人一點心碎的感覺,不知從何疼惜起。仿佛又要再看一場宿命的演示,模模糊糊地知道:我和老婆各傳了1/2內功到下一位“分身”的主角身上,只能緊張地期待著她們各自在人生舞台上唯一的一次演出。前時她們的表現非常出色,跟每個家庭里的孩子們一樣,她們都曾是歡樂的源泉。然而對劇情未來的發展,我卻毫無把握,因為主角已經不是我了,而且,導演與劇本也都換場了。好也好,壞也好,那個無論多么××的少年時,我早已演過了。都已演到近乎老年了,自己這輩子,幾乎已經定論。
所以,面對有限的在家的時間,我能怎么告訴女兒呢?這是她們自己的人生。我們都冀望孩子們能演得比自己更高明,至少也能避免摔不必要的跤,但,這一甲子的功力怎么個傳法兒呢?
千頭萬緒,還得小心過濾掉自己的恩怨情仇;我又該告訴女兒什麼呢?
孩子們會跟我們溝通的時間,總歸越來越難得,還得耐下性子聽她們訴說,而且該怎么讓大家別會錯意,甚或練錯武功呢?
於是,我答應給女兒寫點生活的“武林秘籍”,把自己有限的所知與經驗,忠實地為她們總結一下。親如父女,也仍然是兩個人之間的溝通,這家書,就留給可愛的孩子們,或許可以減省她們的時間與精力,或許僅只縮短了彼此的代溝,會心一笑,亦未可知哩。當然,在“資訊時代”的今日,“武林秘籍”也留諸有緣。
這“武林秘籍”其實不太“秘”,所記的大多是當下人類之所共知的,人文的或科學的知識,無非世事龐雜,有我這么一個人來理理頭緒,搞個“一貫道”罷了。以今日學校之所學為例,上至天文、數、理、化、生物,下至地理、文、法、商、工,其中還要貫穿每一個社會必須灌注到下一代的歷史、社會、哲學觀,加上其他幾乎必需的基本溝通技能,如人與人溝通的英語或人與機溝通的電腦,等等。先不說今天的地球已幾近於天涯若比鄰,確需大量共通的知識,以成大同;也不談每個社會或每個人之間必定存在的差異,所以眾說紛紜,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有時候,叫行業里的專家清官也不好斷。首先,想起我自己年輕的時候,面對這么龐雜的武功,學習、考試都來不贏了,而老師教的、家裡講的、社會上聽來的,又常常不完全一樣。大人們都理不清楚,孩子們就更鬧不明白了。最常見的事例有兩個,一個是要咱做“好人”,啥樣的“好人”呢?好像大人們的標準時常在變,需要忽軟忽硬,又是菩薩又是金剛的,才能做成個“好人”。另一個是要咱長大做“有用的人”,啥樣的“有用的人”呢?各種什麼“家”當然不錯,可是,到底該選當哪個“家”,大人們各說各的,但常常一致要咱慎防“忠厚老實乃無用之別名”,而書本和電影更不時藉各種英雄形象來提醒“有為者亦當如是”,這“有用的人”的標準還真玄乎,難以適從。即使是可以比較客觀的專業事例,無論是科技類還是工程類,也由於數據和理論飛速發展,連大人們的腦袋瓜子都難跟得上,以至於對同一件事物的解釋都百家爭鳴,而且習慣上皆自是其是,要孩子們去選擇相信誰就更加犯難。於是孩子們難免嘆息:何幸生而為“人”?不如快快長大,趕快當個大人,媳婦熬成婆,至少自己當家做主,也省得少年煩惱。因此,這本集各家之智的“武林秘籍”,對孩子們也好,對大人們也好,還真是本平鋪直敘的“真經”!

精彩書摘

一、每個人都有個故事(1)
寶貝女兒,誰沒有個他自己的故事呢?老爸當然也有。
不過,我小時候生長的環境肯定和你們大不相同。我的老爸,就是你爺爺,他顯然是蔣介石的追隨者;他說他的老爸,就是我爺爺(我沒見過),是孫中山的追隨者;這倒也符合那個時代的社會景況。總之,1949年吧,我老爸便帶著一家人跟著國民黨到台灣了,成為所謂的“軍公教”人員,也就是吃公家飯的人。
那時候,第二次世界大戰才結束不久。中國土地上連續此起彼落、長達近一個世紀的戰亂,使得即便像台灣這樣一個每年稻米可以收成三、四次的地方,也顯得相當窮困。大家也就是將就著番薯、蔬菜過日子罷了,我家也不例外。幸好你奶奶的老爸,就是我的外祖父(我也沒見過),他是印度尼西亞華僑中的殷商,靠他這個海外關係的接濟,我老爸、老媽便算是拉拔起一個中等家庭的架式了。所以,我的童年,營養雖說不上富裕,但也不辛苦。
如果台灣的嘉南平原好比大陸的江南魚米之鄉,那么苗栗就近乎貴州了。我就是在山間的這個小鎮裡長大的,那裡生活水平低,對你爺爺一家七口的生計比較容易。10歲之前,我每天要走大約個把鐘頭的路上學,可是回想起來,那是段感覺很快樂的時光,每天同你大伯作伴一起玩到學校,放學又一路玩回家。
小時候有幾件事,印象特別深刻:
其一是6歲的時候,因為家裡共有4個小男孩,你奶奶實在受不了,就讓一位鄰居領著我和你大伯去天主教堂受洗,做了個天主教徒,這一做就是12年,到18歲我才離開教會。那些神父、修女們的教化十分管用,8歲那年,我和你大伯已是周日彌撒里披上袈裟、跟著神父念念有詞的小輔祭了。教會常施捨些美國麵粉、牛油、奶粉,作用還真不賴,苗栗小鄉鎮裡的天主教徒有增無減,我就穿過用美國麵粉袋改做的小內褲褲。其間發生過個有趣的小插曲,因為在課堂和教堂上都經常被教育“要有同情心”,結果有一天你大伯和我路過一間小鋪,門前坐了位衣衫襤褸、面目黧黑的人,我們當下認定他是個可憐的乞丐,同情心大大發作,立馬便要將身上僅有的兩毛錢舍了給他,那人卻著急起來“我不是乞丐,我不是乞丐……”,不但避開我們的小手,還讓我們團團追了幾圈。好心做壞事,無意之中傷人,我們似乎直到現在都還犯同樣的毛病呢。有一次,我真的犯錯了:從你奶奶的錢包里偷了10塊錢,是比你現在從家裡偷張百元美鈔還更嚴重的事,當然,風光不了兩天,還花不到3塊錢,便被老媽逮住了。記得是晚上洗完澡,上床後被叫起來端坐,問“是不是你拿的”?我只好強自莊敬“是”,大概你奶奶沒料到能如此坦白結案,她只好直說“怎么罰”?我把手一伸:“50下。”多年之後,她才告訴我“你怎么會說50下,打到我自己都手酸”。當然,那時怎知道什麼“誠信”、“責任”的大道理,只不過認準了:有錯認錯、犯錯受罰是應該的,更何況眼下就矇混不過去,至少自己明白那錢是偷來的。後來,上了高中,很讀了些歷朝歷代史以及洋槍、洋炮、洋教下的中國近代史,又讀了些新舊約、可蘭經、佛經,覺得耶穌固然很偉大,中外歷史上的偉人可也不少,至少那些遠道來華、深入民間傳教的神父、修女們的慈悲,便相當可敬,於是決定回歸中國傳統的儒、俠、賢、聖之路比較自在。然而,小天主教徒的回憶,是個美好的童年印記;所有基督教會對信仰的執著,相對於中國與印度佛禪的破執與破格,永遠成為我內心美感的兩極境界。
其二是上學不久,便決定同大多數小朋友一樣光腳上學,因為幾乎全班都光腳。做光腳族,大家一道嬉戲,玩伴多些,至少隨時可以一腳踩進清澈的小溪里摸點小魚、小蝦、小蜆的。此舉,一定讓你奶奶相當高興,省了不少買鞋的錢。那時,全校第一名的模範生是位詹同學,媽媽是日本人,每天把他整理得乾乾淨淨、清清爽爽,偶而上他家玩,進門得先洗腳。他家相對來說很現代化,新奇玩具、點心都不少,去了拘束,大家很少去,禮數規矩變成天然的距離,國小畢業之後,竟無緣再會了。那時候,政府為了鼓勵農民子弟上學,每學期都會給窮困農民家庭發個20塊錢左右的助學金,言明他們得讓孩子們交回來作為簿本費。有一回,來了位師範剛畢業的老師,不知有意無意,他把現金髮給班上的小朋友帶回家,結果第二天有好幾戶人沒帶錢回來,因為被他們的老爸拿去買酒、肉,全家打頓牙祭去了;那時新台幣很大,一斤上等裡脊瘦肉不過三五塊錢!國小畢業後,我乘火車上台北去考國中,得搭三四個小時的車,在列車停的一個小站上跳進來違法叫賣柑橘的小販,抬頭一看,是位同班一起玩樂的同學!他顯然已行之有素,剎時的尷尬後,在車掌喝捕聲中,便順著徐行的火車跳下去了。老爸便這樣有生以來,第一次感受到些許人生的不同與無奈,至今都還記得那位同學錯愕的形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