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

馬克思剖析1848~1851年法國革命和路易·波拿巴反革命政變事件的著作,發展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

正文

馬克思剖析1848~1851年法國革命和路易·波拿巴反革命政變事件的著作。這部著作本來準備刊登在J.魏德邁(1818~1866)於美國籌辦的《革命》周刊上,因該刊停刊而沒有來得及發表。1852年 5月出版了單行本第1版,1869年在漢堡出版第2版。最早的中譯本是1930年5月上海南強書店出版的《拿破崙第三政變記》,譯者陳仲濤
這部著作發展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通過對路易·波拿巴反革命政變事件的透徹分析,科學地揭示了各個階級及其政治代表人物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深刻地指出創造歷史並不是隨心所欲的,各個階級最終是由各種經濟所有制的物質條件決定的。“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上,在生存的社會條件上,聳立著由各種不同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觀構成的整個上層建築。整個階級在它的物質條件和相應的社會關係的基礎上創造和構成這一切。”著作還第一次提出無產階級革命必須打碎資產階級國家機器的思想。
這部著作把當時許多人感到驚異而不能理解的歷史事變的內在聯繫,清楚而深刻地揭示出來,表明馬克思不僅深知法國歷史,而且善於運用歷史運動的客觀規律。正如恩格斯在這部著作問世33年後指出的那樣:馬克思“對當前的活的歷史的這種卓越的理解,他在事變剛剛發生時就對事變有這種透徹的洞察,的確是無與倫比”。這部著作闡述的理論和所運用的方法“就是在今天還絲毫沒有失去自己的價值”。 
全譯插圖版 封面
全譯插圖版 封面

配圖

插圖版1
黑格爾……
插圖版2
1848臨時政府
的
街壘·皮蒂亞
的
波拿巴家人
的
哲人之石·基佐
飛
旺代暴動·歐仁妮皇后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