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列傳》

《超人列傳》

《超人列傳》是電子計算機專家,小說家張系國的一本科幻小說。

《超人列傳》
“科幻小說是現代人的神話,因為現代的人不可能再相信從前的神話,一定要取得一種代替品,科幻小說便是現代的文學神話。”關於科幻小說的定義,見仁見智。以上這段話,是台灣作家張系國對於科幻小說的理解。請注意,在大陸,有人稱科幻小說為“科學神話”,為此選編了一系列以《科學神話》為書名的科幻小說選集;然而,張系國則稱科幻小說是“現代的文學神話”。他所強調的是“文學”。他的諸多科幻小說,注重作品的文學性,人稱他的作品“文以載道”。

作者簡介

張系國

《超人列傳》《超人列傳》

電子計算機專家,小說家。筆名有三等兵、域外人、白丁、醒石等。原籍江西省南昌市,1944年生於四川省重慶市。台大電機系畢業,留美獲伯克利加州大學電腦科學博士學位,現任美國知識系統學院院長。著譯除電腦科學專著數十種外,另有長、短篇小說等;科幻小說創作計有短篇《星雲組曲》及《夜曲》二種,長篇 《城》 三部曲: 《五玉碟》 、《龍城飛將》、《一羽毛》,是台灣科幻小說倡導人之一。據說他最新的作品是《玻璃世界》。
1949年隨父母去台灣。小時候,張系國喜歡讀章回小說,如《東周列國志》、 《水滸傳》《隋唐演義》 《七俠五義》 、《小五義》、《薛仁貴征東》、《五虎平西》等。那時,他常到租書店抱回一大批書,悶在房間裡看。
他從小就是孤獨的孩子,因為身材胖,性情孤僻,他成了班上同學捉弄的對象。他覺得自己經常受到挫折,因此他寧可躲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只有面對書本,他才感覺自己像個人。
1961年畢業於新竹中學,由於成績優異,被保送到台灣大學電機系。在台灣大學讀書時,他是薩特迷,薩特的小說《牆》、《理性的歲月》,劇本《蠅》、《無路可走》都是他很欣賞的。尤其是《蠅》,最後主角帶著他的罪惡(盤旋在頭上的蠅),傲然而孤獨地離去,縱然是痛苦,他認為那也是多么偉大的痛苦。
19歲那年,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書——《薩特的哲學思想》,這是摘譯自蒂桑所著的一本有關薩特書中有關哲學思想的部分。
1966年去美國留學,入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電機系,兩年半後,取得博士學位。現旅居美國,曾任華生研究員,曾任教於康奈爾大學及伊利諾大學,現任伊利諾理工學院電機系主任。

內容簡介

“恐怕這是我一生最後一次理髮了。”斐人傑說。
室內燈光耀眼,他忍耐地坐在銅凳上,男護士的剃刀霍霍揮動著,刀鋒刮過頭皮,斐人傑感覺陣陣麻癢。已剃光了頭髮的部分,一片冰冷,卻仍然癢得鑽心。他不禁皺皺眉。
“從來沒剃過光頭,這也是第一遭。”
“那實在很抱歉。”在一旁看他理髮的史普克博士說,“為了動手術方便,只有要求你犧牲一次。不過,你倒不必擔心人們在超人館裡瞻仰你的禿腦袋。化裝師會替你裝上假髮,保證你滿意,哈哈!”
史普克博士發出一陣單調的綜合笑聲。
“喔,我並不擔心這個。”斐人傑很有點發窘。他還不能像史普克博士那樣自在地討論他的“遺體”。的確,再過幾小時,他就要離開這副皮囊了,但是他畢竟也在它裡頭生活了38年,一向習慣了當它做他自己。現在,他的軀殼就要被陳列在超人館裡,供人觀賞,像博物館中那些剝製的標本一樣。而他自己,他真正的自己,卻仍然活著,生活在一架機器里——這無論如何是樁奇特的經驗!再過若干小時,他就能看到他自己了。不是從鏡子裡,而是真正的“看”到!斐人傑不由得暗暗地興奮起來,同時又有點惶惑不安。
史普克博士突然停止了他的綜合笑聲,室內頓時變得很安靜,只有那位沉默的男護士沙沙地揮動著剃刀。
“大概要多少小時,這手術?”
“取出手術要7小時。移植手術比較麻煩,約需12小時。手術完後,還得做一些基本反應測驗。所以,等你清醒過來,大概已是明天這時候了。”史普克博士滑了過來,伸出第二隻手,按在他肩膀上,“放心吧,負責這次手術的是羅素醫生和貴國的胡博士,當今最傑出的兩位腦移植專家,絕對不會出問題!”
“謝謝你。”斐人傑感激望著史普克博士。史普克博士把第二隻手收回去,掛在胸筒旁邊。
“當然,手術後的頭兩天,你總會覺得不太習慣,一方面新身體的控制還不能隨心所欲,舉止都很笨拙,另一方面新身體的模樣也似乎遠不若舊的流線美觀,所以有一陣子你可能會情緒低落,甚至恨不得回復到以前的自己。這種心情,我剛動完手術也經歷過。可是過了幾天,我漸漸體會到新身體的優點,悔恨的心情很快就消失了。做一個超人當然要有很大的決心和勇氣,但你可以獲得許多新的滿足,絕不是普通人能經歷到的。我相信不久你一定會和我一樣,以做一個超人自豪……”
那位沉默的男護士啪的一聲把剃刀折起,對斐人傑說:
“好了。請把衣服除去,到隔壁浴室仔細沐洗乾淨,然後我們再徹底消毒你的頭部。”
“不剃掉我的眉毛嗎?”
“不必,這樣可以替超人館的化裝師省不少事。”男護士面無表情地說。史普克博士爆發出一陣嘹亮的綜合笑聲,斐人傑卻不覺得怎么可笑。
“原來如此,你倒是閱人多矣。”
男護士解開斐人傑頸部的活扣,把罩衫除去,斐人傑就站了起來,足足比男護士高了一個頭,史普克博士揮動第二隻手和第四隻手,做出一個誇張的姿態。
“斐博士,我相信你的遺體將是超人館裡最魁梧、最英俊、最引人注目的一具!”
“多謝稱讚,別忘記請化裝師替我準備一副鬍子,別人都說我留了鬍子更顯得英俊瀟灑些。”
“沒有問題!”史普克博士又是一陣大笑,“好了,斐博士,我還有一些事情要辦,只有暫時失陪。手術完後我會再來看你。”
他滑到門邊,又轉過身軀來。
“其實,這些事情也都因你的手術而起。貴國有一記者團來,必須招待一下。還有,你的前妻也來了。手術完後,你是否要再見她一面?”
斐人傑全身突地一震。他想了半天,慢吞吞地說:
“也好,也好,不過,都等動完了手術再說吧。”
斐人傑扭開熱水龍頭,一股白朦朦的蒸氣便從浴盆底直冒將上來。他站進浴盆里,任憑熱水嘩啦嘩啦地流著,水很燙,他卻並不在意。有什麼關係?再過幾小時,這身體就不屬於他了。即使燙壞了,該傷腦筋的也是超人館的化裝師,不是他斐人傑。斐人傑舒了口氣,緩緩將身體浸人水中。洗熱水澡真是人生一大享受,他閉上了眼睛。可惜這也是最後一次了。“做一個超人當然要有很大的決心和勇氣,但你可以獲得許多新的滿足……”可憐的史普克。難道他真的相信那些純心智上的滿足能夠代替一切?也許史普克是這么想。斐人傑看過史普克動手術前的像片,史普克那時不過30齣頭,頭卻已經禿了,肚子也凸了出來,除了雙目還炯炯有神外,一副未老先衰的神情。史普克能夠擺脫他累贅臃腫的身體,對他來說也許真是一大快事。何況他又是那種拚命三郎式,除了一心一意研究之外什麼也引不起他關心的科學家。史普克是數學神童,9歲便進了大學,13歲已得了博士。成為超人之前,他已經發表過30餘篇重要論文,著有專門書籍14種,國家科學研究院的院士……
“像史普克那種人,天生就該做超人。”
水已淹到胸際,斐人傑扭緊了龍頭。他看看自己,皮膚已經泡得通紅了。斐人傑對自己的軀幹頗引以為做。雖然已是近40歲的中年人,他仍然保持著拳擊家的身材,胃囊上僅薄薄的積了一層脂肪。6.2英尺魁梧的個子,不僅在中國人裡頭是鶴立雞群,拿西方的標準來衡量,也算得上是條大漢。那年在斯德哥爾摩領物理獎,全球電視轉播實況,一時之間多少少女迷上了他,信件從世界各地雪片似的飛來,給他這位來自中國的年輕科學家。也就是在斯德哥爾摩,他認識了丹娜——想到這,斐人傑不禁得意地微笑。
“咳,23世紀真是科學家出頭的世紀!”
的確,在23世紀的今日,最受人尊敬的便是他們科學家了。幾個世紀以前的人類,去古未遠,還尊敬過政治家、小說家、音樂家之類的人物。不過隨著時代的進步,那些古老的行業都已被淘汰。再沒有政治家,只有行政管理科學家;沒有小說家,只有文字創作科學家;音樂家和畫家也久已改稱為音響創作科學家和色彩創作科學家。近古時代20世紀的人類,據說還崇拜過一種叫做電影“明星”的人物,而且還常常達到近乎瘋狂的程度。斐人傑記得讀大學時,那位教“娛樂科學入門”的薩洛瑪先生最愛舉這個例子來證明近古時代人類的反理性。薩洛瑪先生總是搖著頭說:
“你們想想看,電影科學是多么嚴謹的一門學問,演員表演的技巧完全可以精確度量。例如我剛才列舉的三條公式,便可用以計算一段表演的表演強度、高潮效果百分比和觀眾反應預期係數。所以一位演員所該做的,便是按照算好的數值去表演。他能做的機器人也能做,而且表演得比他更好。你們都看過最近那部由法國名電影科學家古曼編導的《作品第一千四百二十六號》了吧?極成功的電影!藝術價值93.2%,娛樂價值94%,教育價值89.7%!偉大的傑作!其中三個主要演員,全是萬國商業機器公司的機器人……近古時代的人類居然會崇拜演員,還尊他們為電影‘明星’!唉,何等的愚昧,何等的無知!”
有一次薩洛瑪教授還播放了一段古董記錄片,斐人傑詫異地看到銀幕上出現了他黃面孔的同胞們,擁擠在一個近古時代簡陋可笑的飛機場,歡迎一位叫做凌波的電影“明星”。看到那些人嘴裡呼喊著“波!波!”自相踐踏奮不顧身爭先恐後的怪狀,到看那位女電影“明星”做出的種種媚態,大家都哈哈大笑了。薩洛瑪教授鄙夷地說:“這就是近古時代人類的愚昧無知的最好證明。你們覺得可笑嗎?要知道那還是科學的啟蒙時代,人類反理性的劣根性還普遍的存在。一直要到我們這理性的23世紀,理性才戰勝了迷信、無知、權威崇拜和種種反理性的黑暗勢力,人類歷史上才出現了最光明燦爛的一頁!孩子們記住了,”薩洛瑪教授指指牆上的標語,“能度量方是合理,合理性才能存在!”
透過浴室里瀰漫的白霧,斐人傑仍隱約可以看到牆上貼著的紅色標語,也就是從前薩洛瑪教授時常重複的那兩句:“能度量方是合理,合理性才能存在!”
“能度量方是合理,合理性才能存在。”斐人傑又默誦了一遍。打孩提起,他就天天看到、聽到、讀到這兩句話。這是理性的23世紀人類的基本信條,無怪乎他們要到處張貼這標語,甚至貼在浴室和廁所裡面,30多年來,斐人傑從來不曾懷疑過這基本信條——至少,他一直努力使自己相信它。
也許這就是他為什麼志願要做超人的基本原因。
丹娜哭著勸他不要去。“你這是何苦呢?”她說,“你已經是世界第一流的物理學家了,難道還不滿足嗎?就算做了超人,你能多活幾千年,能夠多做許多研究,可是這又是為了什麼?你難道忍心永遠離開我嗎?”
“我不願意離開你。”他說,“可是,有許多問題,我一定要找到解答。即使這得花一兩千年,我也願意!我愛你,我也並不希求長生不死。可是凡人的生命大短促了,即使現在醫學那么進步,也活不到200年。在這短短的一兩百年內,還有三分之二——不,五分之四——的時間是用在無關緊要的活動上面:吃飯、睡覺、穿衣、脫衣、洗澡、駕車、運動……真正用來想問題的時間實在太少了!試想,假如愛因斯但能夠活1000年,他的貢獻該有多大啊?要做一個好的科學家,至少要經過十幾年的訓練。然後還要經過一段長時間的研究和累積經驗,他才能完全成熟。但是當這位科學家終於成熟了,真正能做一些有創造性的研究的時候,他的生命卻已經快要接近終點,再沒有多少年可貢獻在科學研究上面,這不是很可惜的事嗎?做超人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辦法。做了超人以後,我就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