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弱柳鳴秋蟬》

《賦得弱柳鳴秋蟬》

《賦得弱柳鳴秋蟬》是唐朝著名文學家李世民的代表作品之一。賦,文體。班固《兩都賦序》:“賦者,古詩之流也。”由《詩經》、《楚辭》發展而來,最早有戰國荀況的《賦篇》,漢代形成特定體制。特點是“鋪采摛文,體物寫志”(《文心雕龍·詮賦》)。一般都用韻。可分古賦、俳賦、律賦、文賦等。

基本信息

詩詞正文

賦得弱柳鳴秋蟬
散影玉階柳,
含翠隱鳴蟬。
微形藏葉里,
亂響出風前。

詞牌解釋

賦,文體。班固《兩都賦序》:“賦者,古詩之流也。”由《詩經》、《楚辭》發展而來,最早有戰國荀況的《賦篇》,漢代形成特定體制。特點是“鋪采摛文,體物寫志”(《文心雕龍·詮賦》)。一般都用韻。可分古賦俳賦律賦文賦等。

作者簡介

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淵之子,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濟世安民”。漢族,隴西成紀人,祖籍趙郡隆慶,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詩人。即位為帝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努力學習文治天下,成功轉型為中國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與明君之一。唐太宗開創了歷史上的“貞觀之治”,經過主動消滅各地割據勢力,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為後來全盛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在位二十四年,謚曰文,集四十卷。館閣書目,詩一卷,六十九首,今編詩一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