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幻象》

《財富幻象》

基於在美國和歐洲國家超過20年的金融業工作經驗,本書作者從美國的貨幣政策、經濟現狀、消費觀念、金融政策、信用體系和法律制度等多個方面,生動地詮釋了自己的“美國式錯覺”理論,解析出了一個財富幻象之下的危機四伏的美國。

基本信息

看點

封面封面

美元貶值,次貸危機,誰在掠奪我們的財富!股市震盪,資產縮水,如何保住手中的財富!揭秘貨幣戰爭,透析資本戰爭,探源次貸危機,厲以寧教授傾情作序!

看似富有的美國,每天卻要向世界舉債十億美元,才能維持運轉,可以說,是世界各國對美元的盲目追逐吹起了美國財富幻象的泡沫,因此,一旦美元貶值加劇,引發經濟衰退,受傷害的也絕不僅僅只是美國。

富有學術精神的生動闡述,邏輯清楚、人人都能讀懂的金融評論。

雖然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但美國卻背負著數千億美元的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一度成為全球最大的債務國;雖然人均GDP位居世界前十位,高於日本和英國,但每年卻有上百萬的美國人申請破產。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如此的反差?人們眼中富足的美國,是否只是在危機之外所包裹的一層財富的幻象呢?

次級債危機和美元貶值,正在逐步將全球經濟(不僅僅是美國)拖入尷尬的境地,閱讀本書,將使讀者更加全面而深刻地理解這些問題的經濟、社會乃至文化根源,以及這些問題在不久的將來會如何影響我們每個人的生活。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對美國金融與信用制度多年的研究成果結集,內容涵蓋了金融學、社會學和其他學科的多種領域。

全書旁徵博引,以美國的貨幣政策、經濟現狀、消費觀念、金融政策、信用體系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大量實例,指出了繁榮而富足的美國經濟所呈現出的衰落趨勢,分析了目前他們健全而完善的信用制度中所隱藏的危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在財富和信用幻象之下的真實的美國社會。同時,重點討論了這些變化和危機對於中國經濟的影響和映射。

本書適合所有對經濟問題感興趣的讀者,尤其是國內各金融機構從業人員、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以及對外經濟研究機構的人員參考閱讀。

作者簡介

車耳,北京大學經濟學碩士,畢業後先後從事海外投資以及私募基金投資諮詢等工作,曾先後在法國和美國擔任總代表多年;曾參加“中國大百科”經濟史的編寫工作;入選“中國當代經濟科學學者辭典”,已出版《第三條道路》、《投資西方》、《如此法國》、《如此美國》等多部著作,已發表關於經濟學和社會學問題的文章百餘篇,曾獲中國科學技術論文獎。

名家評價

19世紀初,一位年輕的法國貴族托克維走遍美國的鄉間和都市,寫了《美國的民主》一書。此書以眼見所聞分析美國何以充滿活力,走向富強,成了經典著作。今天,車耳,一位年青的中國學者,經濟學家和商人,遍訪世界,以其貫通中西文化的背景,強烈的好奇心,敏銳的觀察力,又不失“冷眼向洋看世界”的心態,獨到地描繪和分析了今日美國繁華和昌盛的盲點以及潛在的危機,值得一讀。

——鄧琨 美國拉扎爾資產管理公司董事總經理

車耳先生的新書《財富幻象》與他有關歐美經濟文化的“如此”系列著作一樣,以獨到的眼光,詼諧的筆法,對其生活和研究中的觀察娓娓道出,深入淺出,頗有新意。用財富錯覺的概念剖析美國社會消費、收入,財富和信用等經濟社會現象,既有創意,又生動形象,從另一個層面揭示了美國目前次貸危機的成因,令讀者耳目一新。
 

——沙石瑞士銀行全球期貨執行董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