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拯救中國經濟》

《誰在拯救中國經濟》

《誰在拯救中國經濟》是由朗鹹平所寫的經濟類書籍,於2009年9月1日在東方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誰在拯救中國經濟》《誰在拯救中國經濟》

2009年以來,中國的各項經濟指標出現回暖跡象,郎鹹平教授對蕭條時期的各種獨特現場進行深入剖析,揭示市場回暖背後的真相與亮點,指出我國經濟的真正危機並非金融危機,而是製造業危機。在此基礎上,郎鹹平教授指出,蕭條時期並不意味著毫無機會。通過對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各領域的逐一解讀,為讀者找出投資機會,並最終得出結論,只有“第四駕馬車”——產業鏈高效整合才能真正拉動中國經濟。

作者簡介

郎鹹平,1956年6月21日出生,祖籍山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曾任沃頓商學院、密西根州立大學等大學教授。作為世界級的公司治理和金融專家,郎鹹平主要致力於公司監管、項目融資等方面的研究。2004年,郎鹹平用最為傳統的財務分析方法,痛陳國企改革中的國有資產流失弊病,質疑某些企業侵吞國資,引起巨大的影響,被稱為“郎旋風”。

本書目錄
前言
一、中國經濟的危機是什麼
二、虛擬經濟的亮點
三、實體經濟的亮點:“第四駕馬車”拉動中國經濟
第一章中國經濟真正的危機不是金融危機
一、中國經濟,回暖還是發燒
二、用電量負增長,經濟正增長?
三、2006年的經濟泡沫
四、六大衝擊導致的第一個困境
五、金融海嘯帶來的第二個困境
六、六大藥方能否見效
第二章金融海嘯導致美國泡沫消費爆破
一、我們被誰綁架
二、美國政府會是受害者?
三、“金融教父”格林斯潘也被利用?
四、是什麼啟動了泡沫消費
五、泡沫消費資金鍊:一根魚鉤釣起三條魚
六、泡沫消費爆破衝擊波
第三章股市、樓市和車市的回暖
一、股市回暖的亮點
二、樓市回暖的亮點
三、地王是怎樣煉成的:巨額信貸助力國進民退
四、汽車市場回暖的亮點
第四章中國內地、香港、台灣和美國股市的亮點
一、四地股市的微妙關係
二、國際熱錢為何盯緊台灣股市
三、美股與港股的神秘聯動
第五章黃金與美元價格走勢背後的玄機
一、黃金和美元為何此消彼長
二、罕見行情:黃金和美元同漲背後的陰謀
三、美國政府的一箭雙鵰
四、狼狽為奸:美元與歐元共謀
五、通脹預期下老百姓的投資策略
第六章蕭條時期的“娛樂經濟學”
一、周末早上的大塞車
二、趙本山為什麼在2009年推出小瀋陽
三、梅蘭芳為什麼選擇美國大蕭條時期出國
四、經濟下行,娛樂上行
五、微笑天使鄧波兒踢走羅斯福總統的憂愁
六、日、韓為何成為文化輸出大國
第七章危機中的“口紅效應”
一、口紅現象背後的投資機會
二、逆市上漲的高端白酒
三、日本人為什麼偷不走五糧液
四、外資摸不透的中國白酒行業
五、蕭條時期的行業本質有何不同
第八章廣告提高產品性價比
一、行業本質的金字塔
二、同出一門,為什麼金六福會成功
三、瀏陽河與超女:不和諧的本質聯想
四、做廣告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五、學習耐克好廣告
六、代言人與產品精神要匹配
七、假如劉翔是你的代言人
八、中國企業家欠缺的是什麼
九、運動精神救得了耐克和愛迪達嗎
第九章餐飲廣告中的行業本質
一、餐飲行業幾家歡喜幾家愁
二、越高級的餐廳性價比越低
三、滿意度為何與性價比無關
四、無形的體驗更重要
第十章奢侈品的品牌:廣告的獨特定位
一、前車有鑒:收購知名品牌是成功的捷徑嗎
二、品牌定位三角形:品牌是怎么煉成的
三、普拉達精神:要么就接受,要么就永遠地離開吧
四、安娜蘇精神:再堅強的女人都需要男人的呵護
五、中國時裝大未來:經濟總會恢復正常
第十一章奢侈品的極致:歷史鐫刻的記憶
一、頂級珠寶都承載了什麼
二、皇室記憶:卡地亞從藉藉無名到聲名遠播
三、時代集體人格與珠寶藝術
四、傳奇故事與個人記憶的完美融合
五、你戴的不是表,是記憶
第十二章奢侈品回暖背後的產業升級之辯
一、逆市上漲的中國奢侈品市場
二、奢侈品狂漲背後的製造業困境
誰在拯救中國經濟
誰在拯救中國經濟(5張)
三、產業升級是個偽命題
四、傳統製造業利潤率低的真正原因
五、避免高科技產業重蹈玩具產業的覆轍
六、產業轉型不能潛規則
第十三章拉動中國經濟的“第四駕馬車”:產業鏈高效整合
一、低端製造業真的沒有出路嗎:晉江23萬個網點背後的新思維
二、不受衝擊的ZARA:逆市擴張背後的戰略思維和發展模式
三、放棄創造力才是最大的創造力
四、掌控產業鏈是成功的關鍵:高效整合才能降低成本
五、快速反應:12天新品到顧客手中
六、真正的快速:壓縮產業鏈時間獲取絕對速度
七、零售新思維:“規模”不經濟
八、產業鏈高效整合與實體經濟的亮點
九、只有“第四駕馬車”才能拯救中國經濟

精彩片段

產業升級是個偽命題
難道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回暖嗎?在這種回暖現象的背後,本質的問題是非常令人擔憂的。在這些以外貿出口為主的省份,每一位企業家內心都是非常煎熬的,他們做了一輩子的產業為什麼要放棄?因為現在處境困難嗎?難道不能咬牙挺過去?他們不願意咬牙挺著。在我們苛責這些企業家之前,我們應該分析一下他們的感受,他們做這個決策難道不痛苦嗎?他們下一步該怎么做?如果他們不把工廠賣掉,你說他們能做什麼?以廣東省為例,大多數企業是傳統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做杯子、做泰迪熊的,這些行業目前利潤率都非常低,如果不是負的話,也接近於零。你說他們能做什麼呢?他們的未來在哪裡?
這些企業的壓力非常大,面臨的問題非常多。目前我們政府的對策是希望將這些企業升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來中國也提出類似的呼籲,說中國這種傳統勞動力密集產業的未來就是產業升級。所以,對於這些簡單地進口原材料和機器設備,進行粗加工後出口的廠商來說,唯一的選擇就是產業升級,將資本投入高生產力的高科技和資本密集行業。
因此,我們很多的專家學者都呼籲中國的傳統勞動力密集型產業轉型。那么我請問,你把唯一的選擇擺在我們傳統勞動力密集產業的企業家面前,你知道他會做什麼嗎?他情願去買奢侈品,也不願意投資高科技。這是為什麼?你認為這些勞動力密集產業的未來是做高科技嗎,是做資本密集產業嗎?表面上看起來,晶片的毛利率是40%,遠遠高於芭比娃娃、泰迪熊等玩具。可是你有沒有想過,泰迪熊的毛利率為什麼低?難道就因為它是傳統勞動力密集產業嗎?如果你這么看的話,思想就太簡單了。
只有“第四駕馬車”才能拉動經濟
經濟蕭條可怕嗎?可怕。有沒有辦法應付?當然有。我們需要“第四駕馬車”來拉動經濟,這“第四駕馬車”不是產業升級,而是由產業鏈高效整合所帶來的利潤。我的觀點很清楚,只有企業的利潤才是內需的唯一長期來源。當企業賺取利潤之後,可以進行轉投資,在沿海地區,轉投資可以創造5~10倍的效益,然後賺更多的錢,聘用更多的工人,給工人更高的薪水,這樣消費才能增加,然後再轉投資,再創造更高的效益,再賺更多的錢……從而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
事實上,我的產業鏈整合理念已經在廣東省推廣了。2009年6月8日,我在東莞演講時親眼目睹了幾千位企業家對於產業鏈高效整合的熱情。東莞的產業鏈整合非常符合我所推廣的理念,他們建立一套信息系統,由某一個產品(非常細化的產品,而不是產業)的龍頭企業在某一個地區輸入“6+1”環節的所有信息,這些信息必須是標準化、規格化的。其他配套廠商付費使用這個系統。
這對於某一個產品而言,有什麼好處呢?過去進貨必須打電話,發傳真,定時間,然後到了送貨的時間還要派人等著卸貨,這樣一個流程可能就需要好幾天。而現在這些工廠可以通過信息系統在網上完成進貨的所有流程,整個進貨的時間就可以大幅壓縮,從而降低成本,提高利潤。而利潤就是拉動中國經濟,從而擺脫滯脹的“第四駕馬車”。

評價

中國經濟真正的危機不是金融危機,而是製造業危機,這個危機有兩個來源,一是由於匯率、成本、《勞動契約法》、出口退稅、巨觀調控和稅費增加,而導致投資經營環境的惡化;二是由於金融海嘯導致產能過剩。
當前的股市、房市和車市轉暖,實質都是表面現象,是不能作為中國經濟回暖的判斷。正是由於製造業危機導致製造業的資金流入股市和房市,政府信貸規模的擴充導致部分信貸資金也進入股市,也使得國企開始瘋狂地炒地皮。信貸擴充和國際通貨膨脹造成的通脹預期使得避險資金進入股市和樓市,進一步強化了回暖現象。
在當前的經濟蕭條的情況下,企業如何突圍呢?先前的“三駕馬車”(消費、出口、貨幣政策)不行了,只能通過“第四駕馬車”來實現,也就是企業的利潤,而利潤怎么來呢,可以考慮以下2種方向:
一是提升性價比:雖然消費者在蕭條時期收入下降了,但他們不會簡單地選擇便宜的產品,而是更傾向於使用高性價比的產品。但性價比的公式不是(外觀+性能)/價格,而是(外觀+性能+行業本質)/價格。這是一種新的思維:“行業本質”是構成性價比的重要元素。因此,在提高性價比就需要找出行業的本質,後通過廣告來打產品的行業本質精神
二是產業鏈的高效整合:企業在運營的時候,要凸顯整個產業價值鏈的整合,即從產品設計、原料採購、加工製造、倉儲運輸、訂單處理、批發經營、終端零售等7個環節,而重點就在於除了加工製造之外的物流環節,要實現快速高效的整合。

盤點郎鹹平的書

郎鹹平(Larry H.P. Lang)(1956年-),經濟學家,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Prof. of Finance)。他的書一針見血,極具現實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