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詼詞典》

《詼詞典》

《詼詞典》是周立波在2009年11月正式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他的《詼詞典》,該書並非周立波的自傳,也不是照搬他的演出實錄,而是周立波對上海俚語的一次梳理,以正解、歪解和套用的方式告訴讀者老上海和新上海那些話的意義,《詼詞典》從某種意義上說也可以被稱為是解讀海派清口文化的密碼手冊。

基本信息

概述

周立波周立波
周立波結束了一場《笑侃大上海》的演出之後,身體已經十分的疲憊,可是和邵敏先生、著名漫畫家趙為群先生的一頓夜宵卻吃到了凌晨兩點多鐘。席間,大家交換了關於新書的策劃方案,一致認為,不要出自傳也不要照搬演出實錄,完完全全推倒重來,一定要別出心裁。最終大家經過一番頭腦風暴,決定不如就從“海派清口”的“海派”出發,出一本詞典。鑒於周立波本人的演出風格都是詼諧幽默,對於時事或社會現象的點評也都不是非黑即白的說教,新書名字都當即敲定為《詼詞典》。

新書出版

能讓海派清口紅人周立波收聲閉嘴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寫作、出版新書了。就在2009年11月,周立波的首本新書將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在此之前他曾婉拒多家出版方。這個時代,出書的人比看書的人多,而且仿佛人一出名就要出書。周立波沒有想到,自己這么快就出書了。所以他自己始終對出書這件事情抱著謹慎的態度。出什麼,怎么出,由誰家出?都是很難擺平的事情。周立波的經典語錄是“做人頭勢要清爽”(為人處世思路要清晰)、“做人要有腔調”,所以選擇一家“對口”的出版社、出一本有意思又有意義的書才是最關鍵的。新書最終花落上海人民出版社,其實有一段小故事。上海人民出版社策劃人、出版人邵敏拿到周立波新書的出著作權,完全沒有依靠所謂的天價版稅或海量印數。

回歸藝術

周立波周立波
2009年5月,周立波結束了一場《笑侃大上海》的演出之後,身體已經十分的疲憊,可是和邵敏先生、著名漫畫家趙為群先生的一頓夜宵卻吃到了凌晨兩點多鐘。席間,大家交換了關於新書的策劃方案,一致認為,不要出自傳也不要照搬演出實錄,完完全全推倒重來,一定要別出心裁。最終大家經過一番頭腦風暴,決定不如就從“海派清口”的“海派”出發,出一本詞典。鑒於周立波本人的演出風格都是詼諧幽默,對於時事或社會現象的點評也都不是非黑即白的說教,新書名字都當即敲定為《詼詞典》。
邵敏先生認為,海派清口的演出背後蘊藏著嚴肅的思考命題,周立波本人也把這一點作為他“四十而立”之後回歸藝術舞台的執著追求,兩個人一拍即合的觀點最終讓新書的出版塵埃落定。

作者介紹

周立波周立波
周立波,出生於1967年4月22日,1981年進入上海滑稽劇團,師從上海曲藝界暨滑稽界元老周柏春。成名於80年代末,其表演風格獨樹一幟,融各派冷麵滑稽於一體,又不失人文才情的調侃和嘲諷。這些年,周立波為了拓展自我局限,下過海、經過商、出過國,但始終牽掛著表演藝術。他在接受採訪時說,我這么些年的生活積累,社會閱歷一直在促使我尋找全新的,能表現現代海派演藝文化的突破點,機緣到了,我會重新站上舞台。果然,2008年底,由周立波創作的海派清口《笑侃三十年》《笑侃大上海》在上海引起了強烈的轟動,一票難求。其藝術形式為獨創的海派清口(區別於依賴色情笑話的葷口),一個人,一個提示夾,一張椅子,以上海話脫口秀的形式演出2個小時。
1990年,23歲的周立波曾因誤傷當時激烈反對他戀愛的女友父親而被判刑,被迫離開舞台,引起滑稽界一片惋惜,談及那場幾乎顛覆他藝術生涯的“意外”,周立波表示在經歷了種種誤會和波折後,我和岳父現在早已握手言和了,畢竟我和太太是真心相愛。如今,我們還照顧著岳父。而周立波太太對於當初的選擇也不曾後悔,周立波有才華,也有責任心,過去的事都只是誤會。這些年,周立波下過海、出過國,但他始終心牽著舞台藝術。在前輩王汝剛、嚴順開以及好友關棟天、孫徐春等鼓勵下,他終於再次鼓起勇氣登上舞台。當年有“上海活寶”之稱的周立波,雖然十多年不登舞台,風采卻不減當年。這些年雖然沒機會站在舞台上為觀眾表演,但骨子裡的幽默感是壓不住的。

妙解“上海閒話”

妙解——以上海菜名架構整書體系

《詼詞典》以上海詞語作為切入點,分別以上海菜名架構整書體系,佐以“正說”、“詼解”和“閒話”,“營養豐富、風味獨特”。
第一部分叫“紅燒甩水”,收錄的詞條都以常用且傳神的“詞尾”延伸開來,活詞活用。如揩脫、爆脫、點脫、戇脫、悶脫、關脫、癟脫、酥脫、疲脫、茄脫……花頭、噱頭、滑頭、派頭、浪頭、沖頭……翎子、模子、巴子等,首當其衝的就是在《笑侃三十年》中引發大笑點的“做脫(拿伊做脫)”。
第二部分叫“八寶辣醬”,八寶辣醬的受歡迎不在於其辣,而在於其中的“八寶”。正如該輯收錄的詞條,均以數字為關鍵字(如:瞎三話四、一天世界、十三點),清清爽爽,絕對不會“搞七廿三”。
第三部分叫“走油蹄膀”,收錄的詞條均為滬語中傳神的動詞(如:觸霉頭、扎台型、伽山湖、牽頭皮、牽絲攀藤等),堪稱“走油”,動作可以到位,但過大、過多就容易“吃家生”了。
第四部分叫“醃篤鮮”,收錄的詞條均為上海話中形容某種腔調的詞語(如死樣怪氣、小家敗氣、野豁豁、人來瘋、鮮格格),正如同“篤悠悠”地喝上一碗醃篤鮮,鮮得眉毛也要脫落了——每一個詞條都令人回味無窮。
最有意思的第五部分名為“芝士火鍋”,收錄了不少南腔北調的“洋涇浜”混搭語,有新有舊(如門檻精、促狹、粢飯糕等)。還沒聽說過嗎?那你可就是“奧特曼”(OUTMAN)了——落伍的人。當時想出“芝士火鍋”就在於芝士和火鍋分別是中西菜式的代表之作,而且只有上海有吃“芝士火鍋”的發明,很能代表這座城市的性格。
周氏妙解,妙就妙在除了“閒話正解”外,還給“上海閒話”“大約摸”(DaYueMo)注了音。為了讓更多的北方人能看懂這本書,周立波想到了採用國際音標和漢語拼音相結合的方式,因為上海話很多入聲字,很難注音,只能兩廂結合。另外,所有的“上海閒話”都用標準國語作了注釋。

爆料——“洋涇浜”只為讀者領會精神

一本非典型性詞典如何才能做到既有知識又風趣好讀呢?儘管周立波本人寫該書是為了打撈海派方言文化,但余秋雨卻在為該書所作的序言中“質疑”說:“上海方言,有很大一部分不容易見諸文字,尤其是其中一些成語和片語,一旦翻譯成國語便色彩全無。”不過,看完了周立波的大作,余秋雨終於釋然了,他爆料說:“這些看起來很不符合‘標準國家規範’的語言方式,卻是這座城市百餘年發展過程中的主要粘合劑。”
讓城市發展階段中的“粘合劑”發揮更多作用,成為不同地區讀者之間的“粘合劑”,出版方在策劃該書時就堅持了一個原則:不求面面俱到,但求點到為止。選詞的標準在於好玩,而不在於學術研究。
出版方稱:一些用漢語拼音拼注的讀音,讀起來確實有點“洋涇浜”,但他們認為讀者是能夠領會精神的,關鍵要看周立波的點評和為詞條創作的故事。全書100多個詞條,每個詞條分別有“正說”、“諧解”、“閒話”三個部分,同時還有“大約摸”的注音,其中最有看點的就是具有周氏語言風格的“詼解”。
如近來被反覆報導的“發嗲”一詞,媒體引用多是片段,其完整的“詼解”其實是這樣的:“以婦女的身份,演繹著少女的情懷,以更年期的年齡,揮灑著青春期的風采。一般來說,小女人會發嗲,老女人更會發嗲,名老女人發起嗲來嗲上加嗲。”雖然有些刻薄,倒也透出一些洞見和概括的智慧。又如“壽頭”一詞,周立波的“詼解”是這樣的:“始終認為中國足球隊能夠打進世界盃八強。”或者“以一種非常虔誠的姿態,試圖將煤球洗乾淨。“瞎三話四”的“詼解”則是:“將明明是三的數字硬說成四。好比有人說,昨天親眼看到嫦娥和吳剛在婚外戀,還是小白兔望的風。”讀來還是充滿趣味。

寫真——最新寫真搞怪和漫畫珠聯璧合

書中收錄了周立波的最新寫真,這些照片不僅是首次亮相,而且清晰度令人驚訝:“頭勢”極其清楚,表情誇張各異。尤其有趣的是,一貫調侃別人的周立波這次被他自己的卡通小人調侃得不輕。如那張醉酒後“頭勢”歪了的照片和漫畫,幾乎就是一幅絕妙的“不要酒後駕車”的公益廣告。
周立波《詼詞典》在上海書城獨家提前發售,從書城方面了解到第一次進貨1000本,兩天后追加了2500本,為近期之首。而上海機場書店破天荒進了100本,兩天即告賣空,再緊急添貨250本。周立波之“火”,由此可見一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