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化哲學》

《詩化哲學》

本書所討論的主題是德國浪漫主義的思想傳統。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詩化哲學》《詩化哲學》

作者:劉小楓
ISBN:9787561753507
頁數:366
定價:29.8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裝幀:平裝
出版年:2007-11

作品簡介

這一傳統並非古老的哲學與詩之爭的簡單重複:浪漫哲學反駁啟蒙理性哲學、捍衛所謂“真正的”哲學——哲學變成了詩。作者通過對浪漫哲學思想源流的考察,分析西方傳統中,特別是德國浪漫哲學的產生、發展及演進,並細膩構勒了浪漫哲學在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哲學史上的特殊意義。在書中作者首次提出:中國哲學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詩化哲學。他從漢語思想的傳統及其現代性問題出發進入這一問題,認為中國審美思想的內在親和性不僅與德國浪漫哲學思想,而且與整個歐洲的審美思想是完全不同的。
本書以思想敘事論述的手法,用睿智的言說,簡約的筆觸,詳實討論了關涉浪漫哲學的人和事、詩和哲學、精神和生存等一系列獨特的視域,表現出作者紮實的學理功底和鮮明的問題意識,時隔20年,讀來依舊深刻敏銳。

作者簡介

《詩化哲學》作者--劉小楓

劉小楓,1956年出生於重慶。1993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大學比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現任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學術總監、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榮譽研究員。現為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比較宗教研究所所長。主要學術著作有:《拯救與逍遙》、《沉重的肉身》,隨筆集《這一代人的怕與愛》等。

相關書評

不知這本書在不同的時間進入我的生命會有多大的不同。在有段時間我向鐵哥傾訴我對自己的懷疑。鐵哥很肯定的告訴我。我不是得的精神病,無需去接受心理治療。而他沒有順水推舟的把這本書介紹給我。而他卻曾告訴過我這本書對於他生命的重要性。於是。在合適的時機我開始翻越了這本必將對我人生具有指向性的書。我把他稱為詩人的聖經
他的力量是強大的。在某種尺度上,在我詩話的世界裡,我虛構的語句里,我還是模糊的習慣去虛擬這個世界。用跳脫的幻想去接近我內心中的世界。我悄悄把它們劃在紙上。而不斷在回憶里,竊聽那個世界。而我習慣性的把它稱為詩。我覺得無法改變的是,我還是要回到這個世界,而我是無法割捨自己陷入幻想的天堂。我曾經把世界痛快地一分為二。但後來血肉模糊的我逐漸開始合攏這個傷口。夜裡,不斷驚醒。害怕見到鏡子對面的真實。我想著,上路,出走,一切得辦法去接近。而我明白,我還是在用文學的方法去處理我自己。還是迷茫地去處理詩。
而詩化哲學所書的德意志浪漫哲學這條脈絡卻給我一條新的棲居場所。從詩的本體論走向本體論的詩。他們一次次給予我更多鼓勵。他們一次次揭示了時代的病症。摧毀“實在”所破壞的世界的一切教條\信仰。他們劈開了這個世界---這個無法戰勝的堅硬/冰冷的時代。他們呼喚詩,精神氣質,愛,光亮。他們拋出枝葉/散開種子,精心護養這個殘破的世界軀殼。他們去傾聽大地的語言,夥伴內心的傾訴,是詩,是火焰,是展開的翅膀。詩人再也不是世界的一塊出口,不再是歷史的傷疤,不是隱喻暗喻,不是文學手段。它是恬然澄明的世界。是可以棲居的大地。
我開始相信我的生命歷程所見到的一切事物,他們不是虛構的,不只是這個世界的載體。他們活生生的在我四周。那些永遠無法用語言傾訴而出的體驗。我們不是世界的異類。語詞不斷溢出,生命的口子被我割破,我不止一次感動的熱淚盈眶。而隔著玻璃那個依然如故的世界,那些人眼神空洞,或活的瀟灑自如,那些人空虛寂寞,或活的有滋有味。
詩化哲學一書雖然是浪漫哲學的脈絡的介紹。但並不只簡單的集結觀點。它如《杜伊諾哀歌》中天使用這樣的問句發出---究竟有誰在天使的陣營傾聽,倘若我呼喚。全篇雋美的詩篇不時噴薄而出。無數詩人/狂人/哲人匯集一堂。用詩句照亮明路。語言一次次劃破天際抵達世界的中心。而我緊跟著大地震顫。這是書本給予我最高的心靈力量。
我無力去承擔更廣闊的社會命題。這是某種無力。而我在嘗試自我抵達的過程中語句是我的聖經,是值得參拜的。更多的思考架構在語句中模擬世界的組成部分。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在逐漸進入社會,去面臨另一套世界哲學的時候。我感覺壓迫。好心的人嘗試理解我,去接受這一套價值觀/社會哲學,去硬生生的承受孤獨的喜悅。而我總在路上懷疑。世界的分子真如人們所見的如此。那無數的朋友何以寂寞,冷清,需要尋找心靈的慰籍。咒罵,逃離這個可怕的世界。這不是簡單的國情的問題,不是政黨,不完全是經濟問題。但還是沒有走到最後一步。語句還是在夜晚架空於寓言之上。
詩化哲學所解決的是我整個世界觀的認識。再次把詩拔高到生命的程度。而我終於擺脫名詞的束縛,飽嘗“詩”這個動詞給予我的愉悅。在世界之上,我擺脫了中介而抵達更深闊的向度。他撥下我的外皮,讓我去愛,愛我能感受到的,而不只是我所看到的。
“人詩意的棲居在大地上”。這不再是漂亮的說辭。不再是自命不凡的一腔高調。而實在的我貼近了/貼近在大地上/隔開冰涼的水泥地/我捧著光亮。我要昭示的,世界也在向我昭示。我昭示出的一切,世界也用同樣的語句回應我。此在與彼岸間流動的那條大河突然溫順的躺倒在我的懷中。帶著更大的自如我繼續上路。行走,高歌,找尋故土。

相關詞條

劉小楓 《沉重的肉身》 《拯救與逍遙》 《這一代的怕與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