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路系統方法》

《計算機網路系統方法》

本書適合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及相關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網路專業人員參考。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計算機網路系統方法》計算機網路系統方法
本書介紹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基本概念和套用,內容翔實、論述嚴謹。本書採用“系統方法”來分析計算機網路,把網路看作一個由相互關聯的構造模組組成的系統,而不是嚴格地進行分層,介紹了很多網路中的新技術,包括對等網、IPv6、覆蓋網路、內容分發網路、MPLS與交換、無線與移動技術等,涉及大量的實際套用。本書還引入豐富的網際網路實例,說明實際網路的設計,更便於讀者理解。每章後面的習題有助於讀者掌握和複習知識要點。

作者簡介

彼得森(Peterson,L.L.),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的主任和教授,他於1985年的設計與實現。Peterson教授還是普林斯頓大學PlanetLabConsortium的主管、NSF的GENI行動計畫規劃組的主席,以及ACM的特別會員。

圖書介紹

本書是計算機網路方面的經典暢銷教科書,凝聚了兩位頂尖網路專家幾十年的理論研究、實踐經驗和大量第一手資料,自出版以來已經成為網路課程主流教材,被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康奈爾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威斯康星大學、普度大學、德克薩斯大學、芝加哥大學等眾多名校採用。

第4版秉承了前3版的特點,通過豐富的、基於實例的指導,來幫助讀者理解計算機網路及其構件。全書的重點在於“為什麼這樣設計網路”——不僅詳細敘述當今網路系統的組成,而且還闡述關鍵技術和協定如何在實際套用中發揮作用,從而解決具體的問題。
本書與傳統網路教材最大的不同在於,不是按照OSI層次機械地介紹計算機網路,而是採用“系統方法”,將網路看成是互動式的複雜系統。每章開頭都給出一些啟發式的問題,引導學生或專業人員用新學到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在每章的最後還會補充一些新的工具和資源,幫助讀者鞏固和加深所學知識,全面理解複雜網路及其套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方式。

編輯推薦

“從第1版到第4版的十多年時間裡,本書一直在持續不斷地更新,但是其基本的價值一直傳承至今。本書講述了計算機網路的基本理論,不僅教授讀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使得即使一些技術細節發生改變,讀者所學到的這些知識仍將是有價值的。閱讀本書,會使讀者了解計算機網路的基本理論並為將來的發展做好準備。”
——DavidClark,網際網路先驅,MIT教授
“Peterson與Davie為讀者提供了理解計算機網路原理的背景知識,給出了網路建模的一個框架,並透徹地分析了大型網路體系結構方面的問題。通過本書學習計算機網路系統方法的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相關知識並為將來開發和部署網路做好準備。”
——SusanScheerAoki,Cisco公司工程副總裁

目錄

出版者的話
譯者序
序言
第1版序言
前言
第1章基礎
 1.1 套用
 1.2 需求
1.2.1 連通性
1.2.2 成本-效益合算的資源共享
1.2.3 支持公共服務
 1.3 網路體系結構
1.3.1 分層和協定
1.3.2 OSI體系結構
1.3.3 網際網路體系結構
 1.4 實現網路軟體
1.4.1 套用編程接口(套接字)
1.4.2 套用實例
1.4.3 協定實現的問題
 1.5 性能
1.5.1 頻寬與時延
1.5.2 延遲和頻寬的乘積
1.5.3 高速網路
1.5.4 應用程式性能需求
 1.6 小結
第2章 直接連線的網路
 2.1 網路構件
2.1.1 節點
2.1.2 鏈路
 2.2 編碼(NRZ、NRZI、Manchester、4BB)
 2.3 組幀
2.3.1 面向位元組的協定(PPP)
2.3.2 面向比特的協定(HDLC)
2.3.3 基於時鐘的組幀(SONET)
 2.4 差錯檢測
2.4.1 二維奇偶校驗
2.4.2 網際網路校驗和算法
2.4.3 循環冗餘校驗
 2.5 可靠傳輸
2.5.1 停止和等待
2.5.2 滑動視窗
2.5.3 並發邏輯信道
 2.6 乙太網(802.3)
2.6.1 物理特性
2.6.2 訪問協定
2.6.3 乙太網的經驗
 2.7 環網(802.5,FDDI,RPR)
2.7.1 令牌環介質訪問控制
2.7.2 令牌環維護
2.7.3 FDDI
2.7.4 彈性分組環(802.17)
 2.8 無線網路
2.8.1 藍牙(802.15.1)
2.8.2 Wi-Fi(802.11)
2.8.3 WiMAX(802.16)
2.8.4 蜂窩電話技術
 2.9 小結
第3章 分組交換
 3.1 交換和轉發
3.1.1 數據報
3.1.2 虛電路交換
3.1.3 源路由選擇
 3.2 網橋和區域網路交換機
3.2.1 學習型網橋
3.2.2 生成樹算法
3.2.3 廣播和多播
3.2.4 網橋的局限性
 3.3 信元交換(ATM)
3.3.1 信元
3.3.2 分段和重組
3.3.3 虛路徑
3.3.4 ATM的物理層
 3.4 實現和性能
3.4.1 連線埠
3.4.2 網狀結構
 3.5 小結
第4章 網路互聯
第5章 端到端協定
第6章 擁塞控制和資源分配
第7章 端到端的數據
第8章 網路安全
第9章 套用
術語
習題選答
參考文獻

盤點計算機書籍

從計算機的類型、工作方式、構成器件、操作原理、套用環境等劃分,計算機有多種分類。計算機(Computer)是一種能夠按照事先存儲的程式,自動、高速地進行大量數值計算和各種信息處理的現代化智慧型電子設備。
《電腦程式設計藝術》
《計算機組成原理》
《計算機基礎》
《計算機英語》
《計算機科學導論》
《計算機網路》
《大學計算機基礎》
《計算機系統概論》
《計算機網路與通信》
《計算機網路套用技術教程題解與實驗指導》
《計算機圖形學的算法基礎》
《高中計算機學習指導》
《計算機科學概論》
《計算機組成:結構化方法》
《計算機算法》
《計算機數學》
《計算機網路高級軟體編程技術》
《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聯考輔導教程》
《計算機視覺:一種現代方法》
《虛實世界:計算機仿真如何改變科學的疆域》
《證券期貨投資計算機化技術分析原理》
《計算機維修工》
《計算機組成與結構》
《計算機系統結構:量化研究方法》
《計算機網路系統方法》
《計算機視覺》
《計算機圖形學》
《計算機系統要素:從零開始構建現代計算機》
《深入理解計算機系統》
《計算機作業系統》
《計算機安全學:安全的藝術與科學》
《計算機視覺-計算理與算法基礎》《電腦程式的構造和解釋》
《計算機體系結構量化研究方法》
《計算機網路:自頂向下方法》
《計算機科學導論學習指導與習題解答》
《計算機組成與系統結構》
《微型計算機技術及套用》
《計算機視覺中的數學方法》
《基於OpenCV的計算機視覺技術實現》
《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套用》
《計算機視覺中的多視圖幾何》
《英漢計算機詞典》
《計算機安全學——安全的藝術與科學》
《計算機視覺——算法與系統原理》
《計算機文化》
《用計算的觀點看世界》
《計算機網路技術項目教程》

《嵌入式微計算機系統實時接口技術》
《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育教材精選:計算機硬體技術基礎》
《計算機套用基礎教程——計算機上機指導》
《計算機網路原理——計算機網路繫結構》
《IT通史:計算機技術發展與計算機企業商戰風雲》
《2011計算機套用基礎》
《多媒體技術套用》
《高等學校計算機輔助設計與繪圖課程系列教材·計算機輔助設計》
《計算機套用基礎實訓》
《計算機專業學生畢業論文指導及範例》
《數值方法與計算機實現》
《走進新科學:計算機》
《計算機組成與設計硬體:軟體接口》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訓指導書—計算機套用技術專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