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健康就要這樣吃》

《要健康就要這樣吃》

《要健康就要這樣吃》,劉全坤主編,圍繞什麼是合理食物結構、怎樣使我們的食物結構合理、科學等問題,科學地解答了“吃什麼、怎么吃”這一飲食養生根本問題。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要健康就要這樣吃》要健康就要這樣吃

《要健康就要這樣吃》以《黃帝內經》闡述的食物結構為依據,圍繞什麼是合理食物結構、怎樣使我們的食物結構合理、科學等問題,歸納出中國式食物結構養生方案:大眾日常飲食恆用養充益助食物結構,必要時奇用君臣佐使食物結構,參用態方時食物結構;健康人恆用養充益助食物結構,參用態方時食物結構;亞健康人恆用養充益助食物結構,奇用君臣佐使食物結構;病人恆用君臣佐使食物結構,奇用君臣佐使藥膳結構。科學地解答了“吃什麼、怎么吃”這一飲食養生根本問題。合理食物結構養生,人人都能做到,這是本書所追求的目標。本書由劉全坤編著。

《要健康就要這樣吃》立足於防病養生,旨在為各類人群提供健康的個性化飲食方案,既具開創性理論價值,又有較強實用價值。本書由劉全坤編著。

作品看點

《要健康就要這樣吃》以《黃帝內經》闡述的食物結構為依據,圍繞什麼是合理食物結構、怎樣使我們的食物結構合理、科學等問題,歸納出中國式食物結構養生方案:大眾日常飲食恆用養充益助食物結構,必要時奇用君臣佐使食物結構,參用態方時食物結構;健康人恆用養充益助食物結構,參用態方時食物結構;亞健康人恆用養充益助食物結構,奇用君臣佐使食物結構;病人恆用君臣佐使食物結構,奇用君臣佐使藥膳結構。科學地解答了“吃什麼、怎么吃”這一飲食養生根本問題。合理食物結構養生,人人都能做到,這是本書所追求的目標。本書由劉全坤編著。

作品目錄

第1章導論
一、改變不合理食物結構迫在眉睫
1.中國處於食物結構轉型期及其問題
2.中國進入慢性疾病多發期及其原因
3.中國處於大眾健康困惑期及其後果
4.中國處於養生概念泛濫期及其癥結
5.合理食物結構是解決當前一切健康問題的關鍵
二、中國傳統的食物結構
1.傳統食物結構模型
2.傳統食物結構的奇恆之用
3.傳統食物結構的適用範圍
4.傳統食物結構的根本作用
三、中國現代的食物結構
1.《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及《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
2.《指南》、《寶塔》沒有被民眾廣泛知曉
3.應該對《指南》、《寶塔》進行徹底改造
四、世界各國食物結構的類型
1.動物性食物為主型
2.植物性食物為主型
3.動植物性食物均衡型
五、中國式食物結構的先進性及合理性
1.民族性
2.大眾性
3.科學性
第2章五穀為養
一、五穀的飲食養生學含義
1.《黃帝內經》列舉的五穀
2.五穀的內涵
3.五穀的外延
4.常用五穀盤點
二、五穀為養原理
1.五穀精氣是人的體能的物質本原
2.五穀精氣是人的體質的物質本原
3.五穀精氣是神機的依存本體
4.五穀精氣的虛實決定人的健康乃至生死
三、五穀為養原理的現代科學證明
1.種子的植物生理及主要化學成分
2.人的生命活動基本方式及物質需要
3.人體的營養需要量
四、主要五穀品種的養生功能
1.禾穀類食物的養生功能
2.豆類食物的養生功能
3.植物油的養生功能
4.薯類食物的養生功能
五、五穀為養的關鍵在基本
1.常吃二米飯
2.常食粥
3.常吃發酵食品
4.常吃谷芽米
5.少吃油炸食品
6.足量飲水
第3章五菜為充
一、五菜的飲食養生學含義
1.《黃帝內經》列舉的五菜
2.五菜的內涵
3.五菜的外延
4.常用五菜盤點
二、五菜為充原理
1.精氣的營衛運動
2.營衛的升降出入方式及生長化收藏功能
3.營衛通滯影響人的健康狀態
4.調理氣機是飲食養生的根本任務
5.經絡通是營衛通的根本標誌
三、五菜為充原理的現代科學證明
1.根、莖、葉、花的植物生理
2.人體健康的物質調節
3.五穀與五菜的營養互補
4.五菜疏通壅滯的機理
四、主要五菜品種的養生功能
1.葉類蔬菜的養生功能
2.根莖類蔬菜的養生功能
3.花類蔬菜的養生功能
4.瓜茄類蔬菜的養生功能
5.藻類蔬菜的養生功能
6.茵類蔬菜的養生功能
7.蕨類蔬菜的養生功能
五、五菜為充的關鍵在廣泛
1.高低通吃
2.各植物器官通吃
3.各品種通吃
4.開發樹葉野草的蔬菜資源
5.保護蔬菜的營養
6.防止蔬菜中的植物毒素中毒
第4章五畜為益
一、五畜的飲食養生學含義
1.《黃帝內經》列舉的五畜
2.五畜的內涵
3.五畜的外延
4.常用五畜盤點
二、五畜為益原理
1.嗜好食肉是人的天性
2.五畜增進精氣
3.五畜加劇壅滯
三、五畜為益原理的現代科學證明
1.動物的營養方式
2.營養素密度高低是動植物營養的根本區別
3.五畜的營養功效與分解產物
四、從五畜為養到五穀為養的歷史演變
1.人口密度與文明程度的正向運動
2.人口密度與動物密度的反向運動
3.黃河、長江流域成為世界文明先導區的原因
4.五穀提高了人類應對自然周期變化的能力
5.改變食肉為主的生活方式是人類發展的方向
五、主要五畜品種的養生功能
1.肉類食物的養生功能
2.水生動物的養生功能
3.蛋類食物的養生功能
4.乳類食物的養生功能
5.昆蟲食物的養生功能
六、五畜為益的關鍵在適度
1.葷素適度
2.紅白適度
3.胖瘦適度
4.不合理的素食主義
5.不食動物的有害器官
第5章五果為助
一、五果的飲食養生學含義
1.《黃帝內經》列舉的五果
2.五果的內涵
3.五果的外延
4.常用五果盤點
二、五果為助原理及現代科學證明
1.草本與木本植物莖結構及種子繁殖能力的差異性
2.五果對五穀精氣的輔助
3.果實的植物生理
4.五果對五萊疏通壅滯的輔助
三、主要五果品種的養生功能
1.仁果的養生功能
2.肉果的養生功能
3.漿果的養生功能
四、五果為助的關鍵在差異
1.零食五果
2.生食五果
3.遍嘗五果
4.谷菜與五果互相不可替代
第6章五味調和
一、食物的食性
1.食物的寒、熱、溫、涼四性
2.食物的辛、甘、酸、苦、成五味
3.食物的陰陽屬性
4.食物的升降出入
5.食物的歸經
6.藥食同源文化
二、人體的屬性
1.人體的組織結構
2.人體的生理功能
3.人體的病理變化
三、五味調和原理
1.五味所喜、五味所走
2.五味所傷五味所禁
3.五味所合、五味所宜
4.謹和五味、長有天命
5.令其調達,而致和平
四、食物的發性
1.發物致病類型
2.發物致病原因
3.針對發物的忌口
4.發物的利用
五、常用食物原料歸類
1.四性歸類
2.五味歸類
3.歸經歸類
4.藥食兼用品歸類
5.發物歸類
六、五味調和的關鍵在合體
1.陰陽自和狀態下的五味調和
2.陰陽調和狀態下的五味調和
3.陰陽失調狀態下的五味調和
第7章中國式食物結構的模型分析
一、養充益助式食物結構
1.食物結構的對象系統
2.食物結構的構成要素
3.食物結構中構成要素的組合方式
4.食物結構的功能
5.同類食物互換
二、君臣佐使式食物結構
1.君、臣、佐、使組合原則
2.鳳、暑、濕、燥、寒五行制方生克法
3.奇、偶、重、大、小、緩、急七方規範
4.單行和相須、使、畏、殺、惡、反七情辯證
5.食補、食療的常用方法及常用食物歸類
6.同性食物互換
三、態方時式食物結構
1.天時
2.地利
3.人和
4.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四、食物結構的標準化思想
1.食物多樣
2.種類齊全
3.比重適當
4.食性合體
第8章中國式食物結構的運用方法
一、大眾日常食物結構的恆用、奇用方法
1.恆用養充益助式食物結構
2.奇用君臣佐使式食物結構
3.以恆為本,以奇為術
4.參用態方時式食物結構
二、健康、亞健康、疾病人群的食物結構及用法
1.健康人的食物結構及用法
2.亞健康人的食物結構及用法
3.病人的食物結構及用法
三、食物結構的個性化
1.食物結構的個性化要求
2.結構微調的個性化方式
3.總量增減的個性化方式
4.互換傾向的個性化方式
5.家庭化食物結構與個人化食物結構
四、飲食生活的狀態
1.常態
2.非常態
3.短暫態
4.常態、非常態、短暫態調和共處
第9章中國式食物結構的理論基礎
一、中華生命科學的基本理論
1.氣化論
2.陰陽論
3.五行論
二、中華生命科學的基本觀點
1.整體觀
2.有序觀
3.穩定觀
三、中華飲食養生的思想體系
1.以陰陽和平思想為理論基礎
2.以五味調和思想為理論核心
3.以合理食物結構為實現方式
四、養生與中醫的不同功能和特點
1.治未病就是養生,中醫則是治已病
2.養生莫若知本,治病必求於本
3.上工養生,下工治病
4.養生始於健康,治病用於疾患
5.養生有恆,治病必奇
6.養生用膳以正守正,治病用藥以毒為能
7.養生重態度,治病重識術
8.養生靠自己,治病靠醫生
第10章中華飲食文化的精華
一、中華飲食文化類型及其關注點
1.食者類型及文人飲食
2.食品類型及宴席菜餚
3.食俗類型及日常食俗與時令食俗
4.菜系類型及京菜
二、中華飲食文化的生命力源泉
1.荒年生存的中國經驗與食物資源的廣雜性
2.兼收並蓄的中國胸懷與烹飪技法的兼容性
3.五味調和的中國思想與飲食滋養的科學性
4.文人參與的中國力量與飲食滋味的藝術性
三、中華飲食文化的傳播
1.強勢與弱勢的兩種傳播環境
2.官方與民間的兩種傳播方式
3.理性與感性的兩種傳播傾向
4.中華飲食文化傳播的經驗與教訓
四、將民族精華貢獻給世界
1.食物結構是中華飲食文化精華的內容標誌
2.中國式食物結構理論的普遍意義
3.只有民族的精華,才是世界的
第11章中華飲食習俗的創新
一、新平民飲食文化時代
1.新平民飲食文化的起點
2.新平民飲食文化的形成過程
3.新平民飲食文化的動力
二、中餐經營模式的創新思路
1.中國菜的神韻
2.合理食物結構的宴席設計
3.合理食物結構的套餐設計
4.農曆飲食養生
三、工業食品的創新思路
1.主副食一體化,改造食品生產工藝
2.合理搭配食物,生產結構型食品
3.同類食物互換,調配結構食品系列
四、大眾養生師制度的建立與發展思路
1.中國歷史上的宮廷食醫制度
2.西方公共營養師制度在中國水土不服
3.中國特色的大眾養生師制度
五、中華新飲食習俗的形成
1.弘揚中華先祖的飲食理想
2.揚棄貧困時代留下的飲食陋習
3.形成以中為常的飲食習慣與習俗

盤點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的書二

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成立10年來,已出版各類圖書800餘種,在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特別是生物高技術方面出版的數十種專著,深受廣大讀者歡迎。
《心臟外科護理手冊》
《心內科急危重症》
《小兒感冒常識防與治—媽媽希望讀的書》
《話說大宋提刑官》
《要健康就要這樣吃》
《蛋白質組學》
《營養與膳食指導》
《藥物套用護理》
《藥物分析》
《英語套用基礎》
《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與心血管疾病》
《老年護理》
《社區護理》
《天然藥物化學基礎》
《生物化學基礎》
《漫話中藥》
《漂亮女人最新醫學美容寶典》
《最新病曆書寫基本規範解讀》
《數學套用基礎》
《善用網路》
《急救護理技術》
《心理學基礎》
《心理與精神護理》
《壓瘡護理風險管理手冊》
《子女關愛父母健康枕邊書》
《妻子關愛丈夫健康枕邊書》
《天然藥物學基礎》
《基礎護理技術實訓》
《醫用化學基礎》
《內科護理》
《兒科護理》
《健康評估》
《信息技術基礎》
《五官科護理》
《臨床技能與數據精選》
《中藥鑑定技術》
《中藥炮製技術》
《中老年常見病飲食調養》
《外科護理》
《交朋友的學問》
《丈夫關愛妻子健康枕邊書》
《婦產科護理》
《2010中國腫瘤登記年報》
《超簡單針灸療法》
《禮儀的養成》
《疑難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與圖解》
《臨床用藥護理手冊》
《無影燈下的神話》
《護理技術實訓》
《我是理財小專家》
《常用農藥中毒的預防與救治》
《少年安全訓練營》
《好習慣受益終生》
《臨床醫學研究中的統計分析和圖形表達實例詳解》
《臨床兒科常規用藥處方》
《讓軍營陽光溫暖心靈》
《血液科主任醫師查房》
《藥品食品冷凍乾燥手冊》
《胃腸外科學》
《最新臨床用藥須知》
《無機與分析化學基礎》
《心內科主任醫師查房》
《不做自私的人》
《多維保健康》
《醫藥商品學》
《傳染病診治新概念》
《臨床實用腎臟外科學》
《臨床各科常用藥處方解析》
《中醫療法的活化石》
《高危性胸痛》
《腎內科主任醫師查房》
《考試的煩惱》
《戒毒社會工作基礎》
《急危重症臨床護理》
《藥物化學基礎》
《醫療文書書寫規範與病案管理》
《適宜衛生技術及健康生活行動》
《常見病自然療法》
《護理學基礎》
《就業與創業指導》
《中醫學概論》
《中醫基礎學》
《藥理學》
《中醫護理學》
《皇甫精神勵後人》
《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核輻射防護知識問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