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里人》[小說]

《西西里人》[小說]
《西西里人》[小說]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西西里人》不僅是普佐向其故鄉義大利的致敬之作,也包含了作者對歷史的思考與剖析,具有很強的文學性和思想內涵。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西西里人》是美國通俗小說教父作者馬里奧·普佐寫的又一部巨著,以《教父》中麥可的流亡生涯為背景,刻畫了西西里島一段錯綜複雜的動盪歷史。主要人物吉里安諾不但在《教父》中出現過,而且也有其真實歷史人物原型。普佐在小說中追溯了黑手黨在西西里島的歷史,以及島上農民苦難深重的原因,充滿濃郁的西西里風土人情氣息。

內容簡介

一九五○年,美國黑手黨教父之子麥可·科萊奧內即將結束在西西里的流亡生活,臨行前接到教父密令,要求他將一個名叫吉里安諾的人帶回美國。
吉里安諾是西西里島深受民眾愛戴的羅賓漢式俠盜首領。一九四三年的西西里民不聊生,農民只能靠黑市交易來生活。年輕的吉里安諾與好友皮肖塔因私運食品,在衝突中打死憲警,自己也身受重傷,大難不死後,被逼上梁山。從此以後,吉里安諾與皮肖塔召集人馬,深入大山,劫富濟貧,成為貧窮農民心目中的傳奇英雄。
在整整七年強盜生涯中,吉里安諾不僅和憲警部隊鬥智鬥勇,而且與以老謀深算的唐·克羅切為首的黑手黨一決雌雄。在黑手黨與羅馬政府的勾結之下,吉里安諾陷入一場政治陰謀。在最後的關頭,吉里安諾面臨著理想與自由、正義與友誼、情感與道義的生死考驗。

作者簡介

馬里奧·普佐(1920-1999)
世界著名的暢銷書作者,馬里奧·普佐出生於美國紐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服完兵役後,他進入紐約新校從事社會學研究,之後來到哥倫比亞大學學習。在兩部重要的小說《黑市》和《幸運的朝聖者》的基礎上,普佐完成了他最為暢銷的小說《教父》的創作。1978年,在《西西里人》之後相繼發表《愚人之死》、《第四K》,以及“黑手黨三部曲”的第二部《最後的唐氏家族》。馬里奧·普佐還創作了多部舞台劇,包括《地震》、《超人》以及電影《教父》三部曲劇本,並因後者而獲得了兩項奧斯卡獎。1999年,在完成小說《拒絕作證》的初稿後,普佐在紐約長島家中去世,享年78歲。

目錄

第一卷
麥可·科萊奧內
一九五○年
第二卷
圖里·吉里安諾
一九四三年
第三卷
麥可·科萊奧內
一九五○年
第四卷
唐·克羅切
一九四七年
第五卷
圖里·吉里安諾與麥可·科萊奧內
一九五○年

精彩書摘

第一卷
麥可·科萊奧內
一九五○年
第一章
麥可·科萊奧內站在巴勒莫港長長的木板碼頭上,目送那艘啟航前往美國的大型遠洋客輪。要不是父親給他來了新的指令,他此刻已隨那條大船啟程了。
他向那條把他送到碼頭來的小漁船上的人揮手告別,那些人在過去兩年中一直在保衛他。小漁船沖開遠洋輪的尾浪,就像一隻勇敢地跟在媽媽身後游泳的小鴨。船上的人揮手回應;他今後不會再見到他們了。
碼頭上一片繁忙。身穿寬大工作服、頭戴工作帽的工人正忙著從其他船上把貨卸下來,裝上開進長碼頭的卡車。這些人塊頭不大,但很精幹。雖然鴨舌帽掩蓋了他們的面部輪廓,但看長相他們不像意大利人,而像阿拉伯人。在他們中間,有人將成為他的新保鏢,在他見到唐·克羅切·馬洛之前,他們要確保他的安全。馬洛是“友中友”的龍頭老大。儘管報紙和外部世界稱他們為“黑手黨”,人們在西西里卻稱他們“友中友”。西西里的普通人從來不使用“黑手黨”這個詞。他們從來不稱唐·克羅切·馬洛“龍頭老大”,而是稱他“善人”。
在西西里兩年的流亡生活中,麥可聽到過不少關於唐·克羅切的故事,有的說得神乎其神,他簡直不相信會有這樣的人存在。從他父親那裡來的指令非常明確:他今天將與此人共進午餐,安排義大利頭號土匪薩爾瓦多雷·吉里安諾逃離西西里。如果麥可·科萊奧內帶不走吉里安諾,就不能離開西西里。
在碼頭另一端,不足五十碼開外的狹窄街道上,停著一輛大型黑色轎車。汽車前面站著三個人,就像是在耀眼的陽光形成的金色幕牆上剝離出來的三個黑色長條。麥可朝他們走去,接著停下來點燃一支香菸,審視著這座城市。
巴勒莫位於一座死火山形成的碗狀盆地的底部,三面是聳立的群山,一面瀕臨波光粼粼的藍色地中海。整個城市都沐浴在西西里島正午的金色陽光中。灑落在地面的陽光略略泛著紅色,仿佛在訴說西西里幾個世紀以來的流血衝突。太陽給希臘神廟雄偉的大理石柱、蜘蛛般的穆斯林塔樓、精雕細刻的西班牙大教堂的正面都抹上了一層金光。在遠處的山坡上,諾曼古城堡的垛口依稀可見。這些都是基督誕生之前各個時期統治西西里的殘暴軍隊留下的。在古堡城牆的另一側,圓錐形的山體緊緊環抱著有幾分溫柔的巴勒莫市,仿佛—道繩索緊緊地繞在這座城市的脖子上,群山和城市好像都優雅地跪著。再往上,無數小紅隼鷹正在蔚藍的天空中翱翔。
麥可朝站在碼頭另一端等候他的三個男人走去。他們的黑色身影逐漸清晰起來。他越走看得越清楚。他們似乎正在散開,拉大彼此間的距離,準備上來把他圍住。
這三個人都了解麥可的來歷。他是身在美國、勢力卻已延伸到西西里島的“教父”、赫赫有名的唐·科萊奧內最小的兒子。麥可殺死了科萊奧內帝國的一個敵人,同時還殺了紐約市的一名高級警官。由於這兩起命案,他一直在西西里島避風,過著流亡生活。現在終於有了“安排”,他準備返回自己的國家,繼續當科萊奧內帝國的王儲。他們打量著麥可,發現他走路步速很快,步履輕鬆,雖有些疲憊,但十分警覺,雙頰凹陷,使他看上去像個飽經苦難和危險的人。他顯然是一個“值得尊重”的人。
麥可走出碼頭時,最先迎上來的是一位胖胖的神父。此人頭戴一頂油膩膩的蝠形帽,身穿修士長袍,白袍的領子沾著西西里島的紅色沙塵。領子上面是一張肉墩墩的世俗面孔。
他就是龍頭老大唐·克羅切的胞弟本亞明諾·馬洛神父。他的舉止略帶靦腆與虔誠,不過他對自己聲名顯赫的哥哥忠心耿耿,對那個近在身邊的魔鬼從來沒有二心。一些居心不良的人甚至私下議論,說他把向他作懺悔的那些人的秘密都告訴了唐·克羅切。
與麥可握手時,本亞明諾神父的笑臉中透出幾分緊張,可是看見麥可抿著嘴的善意微笑,他似乎很驚訝,也隨之鬆了口氣,因為這不像著名殺手的微笑。
第二個人彬彬有禮,但不太熱情。他是整個西西里島的警察首腦弗雷德里科·韋拉爾迪警督。那三個人中,只有他臉上沒有絲毫歡迎的笑容。他人很瘦,但衣著講究,對一個拿國家工資的人來說,講究得有些過分。他有一雙湛藍的眼睛,目光冷峻——這是很久以前諾曼征服者的遺傳。韋拉爾迪警督不可能喜歡這個殺過高級警官的美國人。麥可可以在西西里碰碰運氣。跟韋拉爾迪握手就像握在刀刃上。
第三個人又高又壯,與那兩個人站在一起顯得很魁梧。他緊緊握著麥可的手,把他拉向自己來了個熱烈擁抱。“麥可老弟,”他喊了一聲,“歡迎你到巴勒莫來。”他隨後鬆開雙臂,用好奇而又審慎的目光打量著麥可。“我是斯特凡·安多里尼,和你父親一起在科萊奧內家族中長大的。我在美國見過你,那時候你還是個小孩子。還記得我嗎?”
說來也怪,麥可居然還記得。斯特凡·安多里尼的頭髮呈紅棕色,這在西西里人當中極為罕見。這也平添了他自己的煩惱,因為西西里人認為猶大也是紅頭髮。他的面孔同樣令人難忘。他的嘴形狀不規則,但是很大,血紅的厚嘴唇像剛切下的肉。嘴唇上方是兩隻毛茸茸的鼻孔。兩隻眼睛鑲嵌在深深的眼窩裡。雖然他面帶笑容,但是看見這張面孔的人肯定會做惡夢。
有那個神父在場,麥可立刻明白這是在接頭。但是韋拉爾迪警督到場使他感到意外。安多里尼盡一名親友的責任,仔細向麥可介紹了韋拉爾迪的官方身份。麥可非常謹慎。這個人來乾什麼?韋拉爾迪因追捕薩爾瓦多雷·吉里安諾而聲名大振。顯然,警督和斯特凡·安多里尼兩人相互之間都沒有好感。他們就像兩個準備決鬥的人表現出那種彬彬有禮。

馬里奧·普佐的黑手黨三部曲

美國著名作家馬里奧·普佐以創作黑手黨小說聞名於世,他在洞察社會中的種種惡行的同時,依舊抱持對生活的美好希望,帶給小說一抹浪漫的亮色。

《教父》 被認為是描寫資本主義社會中黑社會現象的最具權威的作品,後拍成電影。
《西西里人》 作者向其故鄉義大利的致敬之作,包含了對歷史的思考與剖析,後拍成電影。
《烏默它》 “烏默它”是黑手黨在西西里的榮譽守則,故事設在20世紀90年代,黑手黨衰落之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