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區故事》[音樂劇]

《西區故事》[音樂劇]
《西區故事》[音樂劇]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西區故事》是音樂劇史上另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由20世紀最傑出的指揮大師之一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作曲的,桑德海姆作詞,羅賓斯編舞。故事取材於莎士比亞的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只不過在劇中主人公的名字變成了托尼和瑪麗亞,他們分別來自紐約西區貧民窟兩個勢不兩立的幫派,雖然深深相愛,卻最終雙雙死於幫派間的仇恨中。影片多數場景都是從紐約街頭實拍的,羅賓斯設計的舞蹈充分融合了芭蕾舞、拉丁舞、爵士舞和現代舞的元素,遒勁有力,活力四射,完全調動了舞蹈的戲劇性功能,片中的不少插曲至今也成為許多歌唱家專輯或演唱會的保留曲目。

簡介

《西區故事》《西區故事》

音樂劇《西區故事》改編自莎士比亞的戲劇《羅米歐與朱麗葉》,故事背景設定在五十年代的紐約貧民區,講述了現代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悲劇。美國白人青年“托尼”與波多黎各姑娘“瑪麗亞”在紐約西區相愛,兩人分屬不同幫派,擁有不同信仰,最終瑪麗亞只能看著托尼在幫派武鬥中喪生,淪為紐約街道幫派鬥爭的愛情犧牲品,作品反映了生活在充滿暴力、憎恨以及偏見世界中的人性掙扎。根據音樂劇改編的同名電影還曾捧得奧斯卡獎。

劇情

《西區故事》詹妮弗·洛佩茲劇中舞蹈

西區是紐約的貧民窟集中地。那裡有兩個少年流氓集團。一個叫“火箭”,由白人組成,頭目是里弗;一個叫“鯊魚”,由波多黎各人,頭頭是貝爾納爾多。兩幫勢不兩立。經常挑釁格鬥,釀成流血事件。
一天夜裡,西區舉行了一場規模頗大的舞會。兩個團伙之間展開了一場獨特的“競賽”,在眾人的呼喊聲中,里弗的好友托尼和貝爾納爾多的妹妹瑪麗亞相遇。兩人一見鍾情,就象在夢中似的一起跳著舞。貝爾納爾多發現了他們,他暴跳如雷地撲過來,強行讓手下帶走了瑪麗亞。回到了家的瑪麗亞正準備上床,忽然聽見有人在呼喚她。她走近視窗,又見到了托尼。第二天,瑪麗亞聽說“鯊魚”將和“火箭”決鬥,便希望托尼去阻止他們。托尼答應了她。晚上,“鯊魚”和“火箭”在街頭相遇。兩伙人正準備動手,托尼匆匆趕到,他試圖阻止他們之間的鬥毆,但貝爾納爾多卻不理睬,還一拳把托尼打倒在地。里弗見狀,便動了手。當里弗用刀逼住了貝爾納爾多時,托尼要里弗停手。里弗稍一猶豫,但貝爾納爾多的刀先捅進了里弗的胸膛。托尼奔過去抱住了里弗。貝爾納爾多又持刀向他刺來,托尼眼明手快,拿起里弗的刀刺進了貝爾納爾多的胸口。
瑪麗亞對此十分傷心。貝爾納爾多的女朋友用最污穢的話罵她,責備她,但她始終忘不了托尼。托尼不知從哪兒獲悉瑪麗亞憂思而想輕生,便陷入絕望。貝爾納爾多生前曾希望妹妹嫁給他的好友奇諾。可奇諾看到瑪麗亞鍾愛的竟是殺兄的仇敵,一時狂怒之下,身藏手槍去找托尼算帳。瑪麗亞得知之後迅速趕到托尼處報信,但就在這一剎那間,奇諾的槍響了,無情的子彈奪去了托尼的生命。瑪麗亞悲痛欲絕……

音樂風格

劇中三位主演劇中三位主演

《西區故事》音樂風格獨特,伯恩斯坦以管弦樂團的編制,創作了他一貫在戲劇音樂中常用的交響爵士樂風格,其中還穿插有許多拉丁美洲和西班牙的民族樂器和音樂風格,使該劇呈現出豐富多彩的音響感受。伯恩斯坦為此劇創作的音樂,是音樂中的瑰寶,突破了傳統歌舞片的大片廠風格,注入現代年輕人熱情狂放的時代特色,與舞蹈場面的結合絲絲入扣。

評價

《西區故事》《西區故事》

《西區故事》是伯恩斯坦創作的著名音樂劇,是家喻戶曉的優秀作品。古典音樂與爵士樂的完美結合使《西區故事》的音樂成為同類作品中的典範之作。深情的情歌Maria、俏皮的America和Tonight都是經典的歌曲。它的原聲帶唱片曾雄踞最暢銷電影原聲帶排行榜冠軍寶座數十年。

復排

經過托尼獎提名編舞家卓依-馬可尼里(Joey McKneely)的重新創作,這部復排版《西區故事》於去年3月19日在紐約宮殿劇場(Palace Theatre)首度登入百老匯,由多次捧得托尼獎的阿瑟-勞倫茨(Arthur Laurents)擔綱執導。其中,馬修-海茲克(Matthew Hydzik)在劇中飾演男主人公“托尼”,女主人公“瑪麗亞”則由著名歌手約瑟芬娜-斯卡廖內(Josefina Scaglione)出演

獲獎

《西區故事》是第三十四屆奧斯卡獎評選的大贏家,奪得了包括最佳導演、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攝影在內的十個獎項。

視頻片段

tonight 今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