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丹陽寄述古》

《行香子·丹陽寄述古》

《行香子·丹陽寄述古》是宋朝著名詩人蘇軾的一首詩。

原文

《行香子·丹陽寄述古》行香子·丹陽寄述古
行香子·丹陽寄述古

攜手江村,梅雪飄裙。情何限、處處銷魂。故人不見,舊曲重聞。向望湖樓,孤山寺,涌金門。

尋常行處,題詩千首,繡羅衫、與拂紅塵。別來相憶,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邊柳,隴頭雲。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子。嘉佑進士。神宗時曾任祠部員外郎,因 反對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職,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後以作 詩“謗訕朝廷”罪貶黃州。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等, 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北還後第二年病死常州 。南宋 時追諡文忠。與父洵弟轍,合稱“三蘇”。在政治上屬於舊黨,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少數詩篇 也能反映民間疾苦,指責統治者的奢侈驕縱。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代很 有影響。《念奴嬌·赤壁懷古》 、《水調歌頭·丙辰中秋》傳誦甚廣。 擅長行書、楷書,取法李邕、徐浩、顏真卿、楊凝式,而能自創新意。 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蔡襄、黃庭堅、米芾並稱“宋四家 ”。能畫竹,學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論畫主張“神似”,認為“論 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高度評價“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 造詣。詩文有《東坡七集》等。存世書跡有《答謝民師論文帖》、《 祭黃幾道文》、《前赤壁賦》、《黃州寒食詩帖》等。畫跡有《枯木怪石圖》、《竹石圖》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