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無疆》

《行者無疆》

《行者無疆》記錄了作者余秋雨走過歐洲26個國家96個城市的旅程中全部感受,為一部考察西方文明的隨筆集。書中分南歐、中歐、西歐、北歐4卷,收錄散文80篇。書的裝幀設計力求與內容諧調統一,配以精緻的裝飾圖案,給人以歐洲古典華美的感覺。《行者無疆》一書獲得2002年度台灣白金作家獎。

基本信息

全書簡介

《行者無疆》《行者無疆》

著名學者、作家余秋雨新著《行者無疆》一書,由華藝出版社出版發行,明日起在全國各地陸續上市。從去年8月到今年1月,歷時6個月,余秋雨走過了26個國家96個城市,《行者無疆》記錄了這一不同凡響旅程的全部感受。

據《北京晚報》報導,此次推出的新書《行者無疆》是作為考察西方文明的記錄。在《行者無疆》中余秋雨感嘆,“歐洲文明確實優秀而又成熟,能把古典傳統和現代文明、個人自由和社會公德融會貫通。”

《行者無疆》此書分南歐、中歐、西歐、北歐4卷,收錄散文80篇。全書在思考的完整性和深刻性、文體的張力和自由上,更勝余秋雨以前的幾部著作,筆觸比《文化苦旅》更優嫻、比《山居筆記》更開闊、比《千年一嘆》更從容。

全書的裝幀設計力求與內容諧調統一,特製的正文紙和書中的圖片,刻意做舊,配以精緻的裝飾圖案,給人以歐洲古典華美的感覺。
作為鳳凰衛視歐洲之旅的嘉賓主持,從去年8月到今年1月,余秋雨走過了26個國家,96個城市。《行者無疆》記

《行者無疆》余秋雨
錄了這一不同凡響旅程的全部感受。15年來,余秋雨開始以長途旅行方式實地考察文化,以《文化苦旅》和《山居筆記》作為考察中華文明的記錄,以《千年一嘆》作為考察伊斯蘭文明的記錄,以《行者無疆》作為考察西方文明的記錄。至此,意味著余秋雨對曾在人類歷史上發生過整體影響的三大文明關注的完滿。《行者無疆》分南歐、中歐、西歐、北歐4卷,收錄散文80篇。

社會評價

《行者無疆》一書獲得2002年度台灣白金作家獎。台灣報紙12月27日宣布了這一結果。
評審會認為,余秋雨的許多著作長期位居全球華文書籍排行榜,是目前世界華文社區中影響最大的作家之一。他的新作《行者無疆》透過文化的眼光,對歐洲文明作出了史詩般的深度解讀。在思考的完整性和深刻性,文體的張力和自由上,勝過他以往的作品。

作者簡介

余秋雨,浙江餘姚人,大陸著名美學家和作家,並曾獲“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的稱號,並擔任多所大學的教授。事實上,要談論余秋雨在中國文化界的地位,真是談何容易。
這位以《文化苦旅》和《山居筆記》聞名的中國美學家,有評論家譽之為左手寫散文,不落其淺薄,右手撰述藝術理論,也不失其艱澀難明。就以其《文化苦旅》為例,當中一篇《沙原隱泉》,僅兩千五百字,純粹寫景和抒情的散文,卻寫得如詩如畫。此文主要內容是作者在敦湟縣內沙漠地上,獨自一人爬人沙山,然後又下山欣賞一灣清泉的過程和所見所感。文中,余秋雨是如此描繪沙山之美:“光與影以最暢直的線條流瀉著分割,金黃和黛赭都純淨得毫無斑駁,像用一面巨大的篩子篩過了。日夜的風,把山脊,山坡塑成波盪,那是極其款曼平適的波,不含一絲漣紋……”在美學家和作家的筆下,“光”、“影”、“線條”不再是一些只純是理論沒有生命的字詞,而是能感應作者內心深處的字眼。至於余秋雨的藝術理論著作,亦備受學術界重視和尊崇。例如他在1983年出版《戲劇理論史稿》,此書是中國大陸首部完整闡釋世界各國自遠古到現代的文化發展和戲劇思想的史論著作,在出版後次年,即獲北京全國首屆戲劇理論著作獎,十年後獲北京文化部全國優秀教材一等獎,而另一本於1985年發表中國大陸首部戲劇美學著作獎,十年後獲北京文化部全國優秀教材一等獎,而另一本於1985年發表中國大陸首部戲劇美學著作——《戲劇審美心理學》,次年亦榮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著作獎。其學術可見一二。
作品包括:《千年庭院》《小人》《抱愧山西》《一個王朝的背影》《可憐的正本》《蘇東坡突圍》《這裡真安靜》《夜航船》《書海茫茫》《莫高窟》、《遙遠的絕響》《狼山腳下》《寂寞天柱山》洞庭一角》《江南小鎮》《柳侯祠》《流放者的土地》《西湖夢》《廟宇》《十萬進士》《酒公墓》《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山居筆記》《霜冷長河》《借我一生》《心中之旅》《亞非之旅》《中國之旅》《歐洲之旅》《蕭聲何處》《行者無疆》等等。

精彩賞析

二十年前,我在一部學術著作中描述過歌德在魏瑪的生活。那時尋找這方面的材料很不容易,但還是陸續找到了一些,知道歌德在那座美麗的小城裡一直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從二十幾歲到高壽亡故,都是這樣。那些平靜的敘述當時讀來總是疑惑重重,因為我們歷來被告知一切優秀的文學作品總與作家的個人苦難直接相關。也許歌德是個例外,但這個例外的分量太重,要想刪略十分不易。由這個例外又想起中國盛唐時期的大批好命詩人,以及托爾斯泰、雨果、海明威等很多生活優裕的外國作家,似乎也在例外之列,我的疑惑轉變了方向。如果一個文學規律能把這么多第一流的大師排除在外,那還叫什麼規律呢?今天到了魏瑪才明白,歌德在這兒的住宅,比人們想像的還要豪華。

整個街角一長溜黃色的樓房,在鬧市區占地之寬讓人誤以為是一個重要國家機關或一所貴族學校,其實只是他個人的家。進門一看裡邊還有一棟,與前面一棟有幾條甬道相連,中間隔了一個長天井似的石地空廊,其實是門內馬車道,車庫裡的馬車一切如舊,只是馬不在了。

車庫設在內樓的底層,樓上便是歌德的生活區,臥室比較樸素,書庫里的書據說完全按他生前的模樣擺放,一本未動。至於前樓,則是一個宮殿式的交際場所,名畫名雕,羅陳有序,重門疊戶,裝潢考究,好像走進了一個博物館。

腳下吱吱作響的,是他踩踏了整整五十年的樓板,那聲音,是《浮士德》一句句誕生的最早節拍。

我一間間看得很細很慢,夥伴們等不及了,說已經與歌德檔案館預約過拍攝時間,必須趕去了。我說我還沒有看完,你們先去,我一定找得到。

作品目錄

自序
第一卷 南歐
 南方的毀滅
 羅馬假日
 興亡象牙白
 點燃亞平寧
 尋常威尼斯
 稀釋但丁
 城市的符咒
 大師與小人
 圍啄的雞群
 流浪的本義
 只因它特別忠厚
 小巷老門
 死前細妝
 古老的窄街
 貝殼未碎
 我的窗下
 他們的麻煩
 古本江先生
第二卷 中歐
 仁者樂山
 懸崖上的廢棄
 醉意秘藏
 哈維爾不後悔
 黃銅的幽默
 追詢德國
 墓地荒荒
 黑白照片
 空空的書架
 慕尼黑啤酒節
 誰能辨認
 龐大的無聊
 學生監獄
 戰神心軟了
 阿勒河
 突破的一年
 希隆的囚徒
 瑞士手錶
第三卷 西歐
 河畔聚會
 懸念落地
 法國胃口
 馬賽魚湯
 遠年琥珀
 諾曼第血緣
 扼守秋天
 莊園裡的首相和公爵
 牛津童
 奇怪的日子
 兩方茶語
 都柏林
 都市邏輯
 誰的滑鐵盧
 藍旗和孩子
 海牙的老人
 自己的真相
 荷蘭水
 玲瓏小國
第四卷 北歐
 北歐童話
 漫漫長夜
 瑞典小記
 終極關懷
 砰然關門
 歷史的誠實
 冰清玉潔的世界
 生命的默契
 拍雪進屋
 議會—阿爾庭
 尼雅爾薩迦
 地球的裂縫
 北極印痕
 大雪小村
總結在寒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